在教育這條路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從來都是看不見的,那就是為師者對教育的堅定信念:用愛引領學生感悟生活、發掘自我,與學生共同成長,讓他們站在教師的肩膀上發現世界,體驗花期綻放的喜悅。在此,我就依托三維共同體構建“三好”班級談談自己的探索和實踐。
一、育人理念
孔子言:“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這12個字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凝練,也是其“立己達人”精神的寫照。它為我的班主任工作帶來深刻啟發: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肩負培育國家棟梁的重任;班級則是實施自我教育、發揮育人功能、培養全面發展建設者的重要場所。在班級管理中,我堅持文化引領,聚焦多元活動,構建學生發展共同體,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全面成長。
我秉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理念,以高遠志向引領學生,以美好德行熏陶學生,以仁愛之心關懷學生,以高雅志趣滋養學生。在平凡細微的班級管理中,尊重、關注每個生命個體,助力學生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二、育人目標
通過多元育人途徑,我希望學生能夠:熱愛集體,性格開朗,具有強烈的集體認同感;善于發現生活之美,對人生有清晰規劃;具備吃苦耐勞的品質,能以積極心態應對困難,最終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班情分析
我班共有53名學生(女生26人,男生27人),自三年級起我擔任班主任,與學生共同學習生活已2年有余,師生關系和諧,家校配合融洽。學生整體單純善良、團結友愛,但存在以下特點:個性不夠張揚,自我展示意識較弱;學習態度端正,但閱讀積累不足,部分學生存在“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傾向;衛生、紀律等常規習慣基本養成,但個別學生規則意識淡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四、班級發展目標
我將班級發展目標定位為:秉承“三懂三心”理念,構建“三好”和諧班級。其中,“三懂”是懂學生、懂家長、懂學校;“三心”是讓學生暖心、讓家長放心、讓家校齊心;“三好”是打造好班級(建設書香濃郁、凝心聚力、勵志篤行的集體,形成優良班風學風,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培養好學生(尊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充盈知識、愉悅身心、張揚個性,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營造好共同體(通過活動育人、實踐育人、協同育人,推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構建成長共生體)。
五、實踐做法
為激活學生內生動力,打造班級正能量磁場,我從以下三個維度開展工作。
班主任維度:循循善誘,在“引”
上下功夫。一是成長有規劃,梯度推進。我為班級制定了三年培養計劃:四年級注重培養團結互助、積極進取的團隊精神,五年級注重提升獨立求知、自我管理的自主能力,六年級注重營造比學趕超、爭創佳績的學習氛圍。三年計劃目標清晰、梯度推進,引領班級有序發展。二是文化育人,軟硬兼修。在硬文化建設上,保持教室衛生整潔,優化環境布置,搭建圖書角;在軟文化培育上,塑造班級精神,涵養學習風氣與價值取向。三是思想內化,自我成長。引領學生自定班規、自我約束,培養獨立思考與明辨是非的能力。每日分享經典語錄,引導學生撰寫成長反思,以文字促進師生心靈共鳴。
學生維度:多元育人,點亮理想信念。一是精準觀察,喚醒成長。通過作業、課堂表現發現學習中的問題,通過交往細節察覺心理動態。對進步學生給予擁抱鼓勵,對犯錯學生耐心談心,以細致關愛喚醒成長內驅力。二是閱讀浸潤,厚植根基。我與學生開展閱讀競賽、分享會,以經典誦讀為學生打好人生底色,讓書籍成為滋養心靈的養分,塑造人格,提升精神氣質。
家校維度:協同育人,歷練實踐能力。一是班級責任崗,人人參與:設立多元崗位,讓每個學生承擔班級職責(如圖書管理員、衛生監督員等),培養主人翁意識與責任擔當。二是家庭勞動,提升技能:要求學生承擔一項固定家務(掃地、洗碗等),在勞動中增強生活能力,培養家庭責任感。三是社會實踐,知行合一:組織學生走進研學基地(體驗仰韶文化、黃河文明)、參與社區志愿服務、開展田園采摘活動等。同時調動家長參與,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六、特色與成效
科學管理催生良好班風:課堂上學生樂學善思,生活中熱情友善,活動中團結合作,班級逐漸成為充滿活力的成長樂園。多元育人促進個體發展,學生在知識積累、個性舒展、實踐能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步。
七、自我反思
班主任工作是一條需要不斷探索的漫漫長路。教育需遵循規律、靜待花開,教師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成長歷程,以愛關懷、以智引導。面對新時代班級管理中的新問題,我將持續提升自身素養,探尋更有效的育人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