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廣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以下簡稱:中國二十冶市政公司)團委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新時代共青團工作目標,緊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工作主線,通過“思政課、研學課、實踐課、責任課\"的實踐探索,扎實開展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為青年補足精神之鈣,夯實技能之基,引領廣大青年員工扎根一線、崗位建功,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彰顯青春擔當。
堅持思想鑄魂,上好“思政課”
中國二十冶市政公司團委牢固樹立“全團抓思想政治引領”意識,努力提升青年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厚度。結合建筑施工企業特點,讓“思政課”走進一線工地、走進項目部、走進云課堂,引領團員青年在深學細悟中堅定聽黨話、跟黨走。
以“第一議題”制度夯實青年政治素養。各級團組織通過“第一議題”“三會兩制一課”,開拓多樣的專題集中學習形式,如青年座談會、青年大調研、團干部競選大會等,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團委整理發布團十九大 *3 必學、2輔學、1選學”學習資料包,為團員青年“劃重點”,把廣大青年特別是項目一線青年員工凝聚在黨的旗幟下。
講好新入職員工“第一課”。公司團委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用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中冶精神、二十冶故事、市政風采鼓舞青年,在每年新員工見面會上,黨支部書記、項目班子成員為青年講授“入職第一課”,勉勵其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爭做一心向黨、一身本領、一貫擔當、一生奮斗的新時代國企青年。
用好指尖“云課堂”。組織團員青年通過“學習強國”、智慧團建、共青團中央“青年大學習”等新媒體平臺開展日常自學。針對涉及項目區域范圍廣的聯合支部,安排團支部書記線上專題領學,用“青言青語”深入淺出地解讀團十九大精神,通過觀看青年故事云展覽、聆聽團員之聲,幫助團員青年直觀鮮活地理解青年工作和共青團工作的成就,錨定新使命新定位,堅定續寫青春建功新篇章的決心和信心。
堅持英模育人,上好“研學課”
中國二十冶市政公司團委引領廣大青年在追尋足跡中學歷史、在互聯互鑒中共提高、在選樹表彰中學先進,在“研學”課上汲取精神滋養,讓紅色成為青春的底色。
在追尋足跡中學歷史。充分挖掘各團支部所在地的“紅色資源”,引導青年感悟初心使命。面向在滬團員青年開展“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黨史學習教育團日”“左翼作家聯盟會址‘覺醒青年’城市行走”等活動,引導青年團員追求真理、堅定理想信念;組織新入職員工尋訪上海團中央舊址,從團的百年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力量;滬外團支部積極“就近取材”,嘉興項目團支部前往南湖革命紀念館瞻仰“紅船”,武漢區域項目團支部走進漢口八七會議會址瞻仰革命先烈。開展研學實踐活動,召集青年入黨積極分子、團員隨黨員同往革命的搖籃—江西井岡山接受黨史學習教育,領悟紅色文化價值意蘊。
在互聯互鑒中共提高。充分發揮企業優勢,開展“接地氣”的榜樣教育。與區域化團建單位常走動、共學習、多合作,依托企業所在地寶山區“講紅色百年”黨史學習教育等大型活動,與同區企事業單位青年互學互鑒,交流新思路新做法,為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言獻策;與共建單位、業主方互學共進,發掘真實可觸的“身邊榜樣”,組織在滬青年與上海中冶醫院、江蘇銀行上海分行青年交流共建,激勵青年以理想信念為動力、以責任擔當為己任,譜寫新征程上更加壯麗的青春華章。
在選樹表彰中學先進。抓好典型選樹,領航青年成才。每年開展“五四”先進評選表彰,擇優選樹中央企業優秀團員、中冶集團青年崗位能手,用好“全媒體”平臺加強輿論宣傳,在人民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等媒體上傳播青年建設者風采;在企業LED展示屏、微信公眾號上展播優秀青年集體和個人事跡,激發標桿青年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引導團員青年對標先進,錨定目標,立足崗位、勤學奮進,積極投身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
聚焦崗位建功,上好“實踐課”
青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中國二十冶市政公司團委引領青年在優質履約、科研攻關、工程建設、生產一線、工作保障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挺膺擔當,以崗位建功彰顯強國興企的使命擔當。
聚焦崗位建功,打造創效標桿。大力推進“青春建功”行動,持續開展“號手崗隊”建設,瞄準生產經營任務、重點項目攻堅,以崗位建功擦亮青春底色。被選樹為“青年突擊隊”的夏津安置房項目部,依靠僅15個人的項目團隊,管轄、建設3個項目,在兩個月內保質保量完成集中供熱管網修建,確保群眾溫暖過冬,該項目被推薦為“棚戶區改造重點立功評先樹優”工程。被選樹為“青年文明號”的武漢區域青年經營團隊通過集約化管理等舉措,共計完成30個子項目竣工結算,大大提高項目履約能力和盈利水平。
聚焦創新引領,打造技術能手。開辦“青年夜校”,搭建開放、互助、創新的學習平臺,瞄準項目重難點和技術難題,通過研討交流、專家授課、視頻講解等形式,為青年答疑解惑,打牢業務功底。湖州快速路項目部的青年團隊在學習和實踐基礎上,整理出一套BIM技術在市政項目應用的標準及流程,獲中國二十冶“復興杯”BIM技術應用創效大賽二等獎及“五小成果”,QC成果先后榮獲冶金建設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交流一等獎及中央企業QC小組成果二等獎。
聚焦專項行動,打造安全標兵。以青年安全系列活動構筑嚴密堅實的工程安全防線。在重點工程開展“團員青年身邊無事故”專項行動,設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成立“青年督察隊”開展每日施工檢查,各支部以主題團日為活動載體,組織團員青年學習安全操作規程、深入現場排查安全隱患、應急演練實操,引導團員青年做安全生產的實踐者、監督者和示范者。以“看漫畫學安全”微課堂在團員青年中營造“學安全,懂安全,會安全,守安全”的濃厚氛圍。
聚焦國企擔當,上好“責任課”
青年強,則國強。中國二十冶市政公司團委大力推進青年志愿服務行動,以之為精神素養提升的實戰場,勉勵青年心懷“國之大者”,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使命擔當。
鼓勵青年在志愿服務展現責任擔當體現青春價值。在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持續發力,公司團委充分發揮紐帶作用,攜手慈善組織向困難學子捐贈線上學習終端,助力其暢享優質教育資源。武漢、無錫項目團支部積極參與項目周邊校園環境改善,修繕路燈、清理路面,為孩子們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山東區域團支部挑選課外讀物,捐贈體育用品,助力孩子們開闊視野、增強體質,以點滴善舉體現青年在傳承教育火種、促進社會和諧中的擔當作為。
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造黨的忠實助手和可靠后備軍。“五四紅旗團支部”陽邏項目支部青年突擊隊在關鍵時刻勇挑重擔,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嚴峻挑戰,與黨員突擊隊并肩作戰,以高標準、高質量圓滿完成了武漢軍運會三條極致標準保障路的升級改造,打造了向世界展示武漢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武漢多次暴雨暴雪期間,青年突擊隊奔赴現場搶險鏟雪、維持交通秩序,向所轄區域街道捐贈物資,以蓬勃的青年力量共同構筑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堅固防線。
推進基層團支部“企地共建”,貢獻社會治理“青年力”。推動湖州、嘉興項目團支部與毗鄰街道社區結對共建,通過開展愛心公益募捐、成立“城市啄木鳥”志愿服務隊、組建青年廉政監督員隊伍讓“青”廉進工地等行動,助力工程所在地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結合各團支部地域優勢開展學雷鋒、可持續環保行動等,組織號召青年團員在周邊步道、公園“袋”走垃圾,做講文明樹新風的倡導者,共同描繪新時代的國企青年擔當群像。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