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對施工企業基層項目而言,具有凝聚人心、引領方向、激發潛能的獨特價值,是促進項目管理規范化、高效化的重要手段,它不僅能為施工企業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和組織支撐,還能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強大動力。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速推進,施工企業既面臨重大歷史機遇,也需要應對復雜挑戰,在此背景下,施工企業更需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高質量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本文系統分析施工企業基層項目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構建“四化協同”黨建工作模型,以期為施工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施工企業基層項目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國有企業加強黨的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國有施工企業基層項目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精神,深刻認識加強施工企業基層項目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黨對基層項目建設工作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強化政治引領,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以政治引領把牢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牢牢掌握在國家和人民的手中,才能保證國有企業始終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國有施工企業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力量,承擔著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和管理任務,在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條件、增強社會福祉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施工企業基層項目黨建工作,能夠確保基層項目毫不放松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壓實黨建工作責任,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項目上得到有效貫徹落實,使項目建設符合國家整體規劃;能夠引導項目全體干部員工在施工過程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在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立場,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以管理賦能構建提質增效的融合樞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把企業黨建有機融入公司治理之中,把管黨治黨的責任體系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是建設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時代要求。新征程上,國有施工企業必須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堅持黨對企業全面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將改革觸手延伸至基層項目這“最后一公里”,確保在項自施工的關鍵崗位有黨員領著、關鍵環節有黨員把著、關鍵時刻有黨員撐著,有效提升以黨

■中鐵十二局集團川藏鐵路項目公司開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更好建設川藏鐵路”黨建聯建活動
組織為核心的項目管理功能,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工程項目高標準建設與高品質管理的發展優勢。
以作風培塑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么、怎么抓的問題,為國資央企抓好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國有施工企業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自覺站位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把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作為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將作風建設深入推進至每個基層項目中去,引導基層項目中的每一名黨員、干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持續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自覺把加強和改進作風的過程,轉化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過程,轉化為全力以赴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的過程,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四化協同”加強基層項目黨建工作的方法
黨建興則企業興,黨建強則企業強。國有施工企業基層項目黨建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項目建設的進度和質量。筆者結合自身在國有施工企業項目一線的工作實踐經驗,提出“構建戰略化推進體系、打造敏捷化治理模式、建設多元化融合平臺、構建協同化發展格局”的“四化協同”黨建工作模型,以切實舉措推動國有施工企業基層項目黨建工作落到實處。
推進體系。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施工企業要通過思想理念上的進步和革新,為基層項目黨建工作構筑堅實的思想基礎。一是從思想上引導。定期舉辦黨建工作專題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或資深黨務工作者進行授課,深入淺出地講解黨建工作的意義、作用以及與企業發展、項目管理的緊密聯系。組織基層項目的領導和員工開展黨建工作交流研討會,分享各自在黨建工作中的經驗、心得和體會,讓施工企業基層項目的領導和員工充分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推動項目發展、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關鍵環節。二是從目標上推動。可根據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基層項目的特點,將施工項目中的重難點工作進行清單式梳理,列為黨建工作目標,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實現黨建與施工工作的互融互促。在隊伍建設工作中,實施黨員“登高計劃”,制定清晰的計劃目標,切實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在考核上督促。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以多種多樣的考核方式督促、激勵基層項目做好黨建工作。以中鐵十二局集團川藏鐵路項目公司為例,重點實施對各黨支部進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通報、一年一總結”的全覆蓋檢查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先此激發黨員和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力推動項目黨建工作高質量開展。
通過組織優化,打造敏捷化治理模式。結合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可從以下幾個層次進一步完善黨組織設置,以確保黨的領導力和組織力在基層項目中得到充分發揮。一是搭建“蜂巢式\"黨組織架構。鑒于施工項目的動態性和流動性,黨組織設置須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可針對施工項目的具體特點和黨員分布情況,采取“黨員下沉”的策略,立足項目中的各施工單元建立微型黨支部或黨小組,實現“項目推進到哪里,組織覆蓋到哪里”,確保每個關鍵班組或作業團隊中都有黨員的身影,形成“黨員 + 群眾”的緊密合作模式,確保黨組織的影響力能夠滲透到項目管理的各個層面。二是優化黨務干部隊伍結構。優化黨務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堅持老中青結合,統籌優化黨務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充分發揮不同年齡段干部的優勢,使整個干部隊伍更有干勁、有擔當、有作為。優化黨務干部隊伍學歷結構,注重知識化專業化黨務干部選用,優化黨務干部隊伍學歷結構,提高黨務干部隊伍的整體學歷水平。優化干部隊伍專業結構,加強對專業型、復合型、數字型黨務工作者的選拔培養,實施“金種子”培養計劃,向政治覺悟高、專業本領強、綜合素質好的年輕人壓擔子。
通過方法創新,建設多元化融合平臺。在施工項目中,要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關鍵在于創新融合方法,豐富融合載體,構建更加多元化的融合平臺。一是建設“黨員先鋒”平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緊密結合基層施工項目技術攻堅、安全生產、質量管控等重點工作開展技術攻堅,組建黨群服務中心、黨員突擊隊、黨員示范崗等“黨員先鋒”平臺,鼓勵和引導黨員勇挑重擔,在關鍵崗位和重難點任務中沖鋒在前、攻堅克難,確保項目能夠順利推進。如中鐵十二局集團川藏鐵路項目公司在面對隧道施工反坡排水難題時,組建成立黨員攻關小組,對該項難題進行立項攻關,最終成功破解難題,有力推動項目進展。二是打造“黨建 + 技術創新”平臺,激發創新活力。在基層項目創設“黨建創新實驗室”,建立“問題發現-方案設計-試點驗證-推廣復制”的閉環機制,推動孵化創新項目,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三是完善“黨建 + 群眾工作”機制,增強群眾基礎。在基層項目建立“黨員聯系群眾”制度,讓黨員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和訴求,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健康義診、心理輔導等志愿服務,提升群眾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通過黨建聯建,構建協同化發展格局。針對施工項目黨建資源相對薄弱的實際情況,可通過與兄弟單位、屬地政府相關部門等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推動企地共建、文化共融,形成“黨建引領、優勢互補、多方共贏”的黨建工作新生態。一是開展企地黨建聯建,打造民生共富共同體。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推動建立“項目 + 政府”聯席會議機制,將地方發展規劃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如中鐵十二局集團川藏鐵路項目公司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建立“項目 + 政府”聯席會議機制,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地方發展規劃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在工程建設中創新實施組織聯建、人才聯育、產業聯促、生態聯治、文化聯創的“五聯”計劃,通過定向招錄屬地大中專畢業生、聘用當地技術工人、租賃當地機械設備、設立村級食材直供點等舉措,形成“項目建設帶就業、產業延伸促增收”的良性循環,與屬地政府形成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彰顯出黨建工作的強大生命力和引領作用。二是在黨建聯建中推進文化共融,締造精神家園聚合體。在黨建聯建的深入實踐過程中,可積極組織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并將其作為加強基層項目與兄弟單位、地方政府及管理社區聯系的重要橋梁。地處民族地區的項目,還可以在民族融合上多下功夫,聯合組建藝術團,共同演繹經典劇目、民族歌舞等節目,持續增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擇機開展“國企開放日”活動,以及助學幫扶、生態修復等公益活動,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彰顯國企的責任與擔當。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一座連接項目與兄弟單位、地方政府的橋梁,形成協同化的發展格局,實現項目建設和地方經濟的互幫互促、共贏發展。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加強基層項目黨建工作,是深化內部管理、激發組織活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面對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與新挑戰,國有施工企業需緊握黨建工作這一“金鑰匙”,以思想引領為先導,以組織建設為基石,以方法創新為動力,以共建共享為橋梁,不斷開創基層項目黨建工作新局面,以更加堅實的步伐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前行,為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責任編輯: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