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事件
3月7日,隨著最后一片嵌縫板順利越過北盤江,在六枝岸精準定位,花江峽谷大橋嵌縫板吊裝作業全部完成,實現全橋橋面貫通,距離建成通車更近一步。
花江峽谷大橋作為六安高速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其建設難度之大、技術之先進,堪稱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跡,可謂“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級工程。
該橋全長2890米,主橋為1420米鋼桁加勁梁懸索橋,橋面距水面的高度達到了驚人的625米。大橋建成后,不僅主橋跨徑居山區橋梁跨徑世界第一,橋梁高度更是刷新世界紀錄,成為“世界第一高橋”。
(選自“央廣網”2025年3月17日,有改動)
熱點延伸
這就是中國橋梁
當代中國繪就了波瀾壯闊的社會進步畫卷,橋梁建設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的長江滋養了兩岸人民,也阻隔著兩岸交通,使長江成為難以逾越的“天塹”。直到1957年10月15日,新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通車,拉開了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的序幕。大橋全長1670米,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連接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描繪了武漢長江大橋的宏偉畫卷。
1968年通車的南京長江大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后的第二座里程碑,大橋的橋頭堡和雕塑都極具時代特色,這座完全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橋梁工程入選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09年12月26日,中國首座跨長江高鐵橋梁——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通車,高鐵第一次跨越長江,大橋時速可達250公里,曾創下4項“世界第一”。
2011年,京滬高鐵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通車,大橋全長約9公里,是京滬高速鐵路“咽喉”工程,具有“體量大、跨度大、荷載大、速度高”的顯著特點,是世界首座六線鐵路大橋,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高速鐵路橋,設計時速300公里,位居大跨度高鐵橋梁中的世界領先水平。
大海之上,也是中國建橋人的戰場。2005年,僅用3年時間建成的東海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長橋,全長32.5公里,開創了中國外海超長橋梁建設的先河。
2018年,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新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誕生,在百萬中國橋梁中,港珠澳大橋堪稱佼佼者,以氣貫長虹的“中國跨度”,創造了眾多“中國之最”“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設計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標準,歷時6年籌備、9年建設,55公里的海上巨龍把香港、澳門和珠三角的九個城市串成了一條熠熠生輝的珍珠項鏈。從此,香港、澳門特區開啟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篇章。
距離寶島臺灣最近的平潭海峽是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巖硬,5000多名建設者用了整整7年時間,建成了這座我國目前施工難度最大的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一橋三十里,這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串起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我們跨越的不只是海峽,更將前往一個共同的未來。
2021年6月,伴隨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的通車,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也同步投入運營。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復興號”動車組跨越雅江阻隔,首次駛入世界屋脊。
2022年,和若鐵路開通運營。橋梁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為新疆多地帶來首班列車。
一座座大橋見證著交通強國建設的鏗鏘步伐,勾勒出中國發展的堅實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