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永久基本農田;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耕地保護;生態補償;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中圖分類號:F323.2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0.006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如何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成為我國各級政府面臨的重要問題[1。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是農業生產安全的基礎,也是城鄉統籌發展中的重要一環[2]。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作為一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區域,如何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有效保護永久基本農田,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筆者基于渾南區的國土調查數據,分析永久基本農田的空間分布特征,探討其保護面臨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保護策略。
1渾南區永久基本農田的空間分布特征
1.1 數據來源與處理
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工作是自然資源監測工作的一部分。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4年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4門20號)要求,以2023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底圖,依據2024年6月底之前的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和最新的相關專題資料,開展2024年渾南區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工作。同時,結合實地調查,掌握其城市建設總量、用地結構、基礎設施及服務功能等情況,支撐城市建設用地細化、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及實施監督、城市體檢評估和用途管制等國土空間治理工作。
收集時間為2024年1一6月,獲得 1m 分辨率或者更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遙感影像、傾斜攝影影像等,綜合分析選擇時相較新、分辨率更優的影像制作正射影像圖,用于城市國土空間監測。最終整合處理成渾南區土地利用數據圖層,該結果為渾南區提供了詳盡的土地利用數據。
1.2空間分布的主要特征
由表1可知,渾南區的國土調查總土地面積為80309.14hm2 ,包含濕地、耕地、林地、園地、草地、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及交通運輸用地等多種土地類型。
1)耕地。渾南區的耕地總面積為 30715.13hm2 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 38.25% ,是渾南區最主要的土地類型。其中,水田面積為 726.86hm2 ,水澆地面積為533.02hm2 ,而旱地面積最大,達 29455.25hm2 。這表明旱地是渾南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地類,主要用于種植耐旱的糧食作物。水田和水澆地主要用于水稻等需水量較大的作物種植。總體上,耕地在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供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旱地的廣泛存在也可能意味著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依賴較低。
2)園地。渾南區的園地面積為 1465.90hm2 ,占全區土地面積的 1.82% 。園地主要用于經濟作物的種植,尤其是水果種植。果園面積為 1 431hm2 ,占園地總面積的 97.62% ,而其他園地面積為 34.90hm2 ,相對較小。園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農田和居民區的周邊,用于種植果樹等經濟作物。雖然園地面積相對較小,但其經濟效益較高,尤其是在果品生產、市場銷售、農業產業鏈中的作用顯著

3)林地。渾南區的林地總面積為 18022.88hm2 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 22.44% ,是區域內的第二大土地類型。其中,喬木林地占 11970.07hm2 。喬木林在生態保護、環境調節和木材生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灌木林地的面積為 880.23hm2 ,而其他林地面積為5 172.58hm2 。林地在渾南區的生態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及生態屏障等方面。大量的喬木林地為區域提供了豐富的綠色資源,而灌木林和其他林地則提升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4)草地。渾南區的草地面積為 871.90hm2 ,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 1.09% ,主要分布在自然保護區和區域邊緣地帶,具有較高的生態和景觀價值。同時,草地是區域內部分牧業發展的基礎,雖然面積不大,但對區域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發展仍有重要貢獻。
5)水域。渾南區的水域總面積為 3401.79hm2 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 4.24% 。其中,河流水面面積為 1 628.74hm2 ,是水域的主要組成部分,水庫水面為 472.12hm2 ,坑塘水面為 684.42hm2 ,溝渠面積為616.51hm2 。這些水域資源為區域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必要的灌溉水源,并在調節區域氣候、蓄水防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
6)城鎮村及工礦用地。渾南區的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總面積為 21 025.63hm2 ,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26.18% 。其中,城市用地 8 351.63hm2 、建制鎮用地2 940.88hm2 、村莊用地 9041.44hm2 ,反映了該地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隨著城市用地的擴展,農業用地面積受到了壓縮,這對區域的土地資源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同時,采礦用地為215.46hm2 ,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為 476.22hm2 ,說明該地不僅有大量的城鎮建設用地,還包括了一些特殊功能用地,適應了多樣化的土地需求。
7)交通運輸用地。渾南區的交通運輸用地總面積為 4558.55hm2 ,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 5.68% 。交通運輸用地以公路用地和機場用地為主,其中鐵路用地 402.67hm2 、鐵道交通用地 215.66hm2 、公路用地2 507.93hm2 及機場用地 475.17hm2 。
8)其他用地。渾南區其他用地面積總計 203.69hm2 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 0.25% 。這些用地主要為農業生產服務,雖然面積較小,但對于區域內農業設施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渾南區的土地利用類型豐富多樣,其中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的土地類型,分別占總面積的 38.25% 和22.44% 。耕地中,旱地占據絕大部分,成為農業生產的核心資源,而林地則主要由喬木林地構成,在生態保護和環境調節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占比較大,反映出該區域在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快速發展趨勢。
2渾南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臨的挑戰
2.1 城市擴展壓力
渾南區作為沈陽市的重要發展區域,近年來城市擴展迅速,特別是城市用地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增加,給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數據顯示,渾南區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 26.18% ,表明土地的非農業用途快速增長。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耕地特別是旱地的保護面臨較大的挑戰。
2.2 土地利用沖突
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與城市開發之間存在明顯的土地利用沖突[3。渾南區的耕地面積較大,但其部分區域已經與建設用地相鄰,且面臨被占用的風險。特別是在交通運輸用地和城市擴展帶來的土地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如何平衡耕地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2.3生態保護與農田利用的協調
盡管林地和草地在渾南區的土地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這些區域與耕地有時會出現重疊或相鄰的情況。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確保永久基本農田不被破壞或減少,成為渾南區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3渾南區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策略
3.1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約束力
國土空間規劃是保障永久基本農田不被隨意占用的最有效手段[4。渾南區應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管理制度,將耕地特別是旱地納入重點保護范圍。規劃中應確保基本農田的保護優先性,禁止或限制非農業用途對永久基本農田的占用[5]。
3.2增強動態監測能力
渾南區應建立完善的耕地動態監測系統,應用高分辨率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實時監控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的利用狀況[。通過動態監測,及時發現非法占用或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從而有效保障基本農田的數量和質量。
3.3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高耕地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的重要措施[。渾南區應加大對現有旱地的改造力度,建設更多高標準農田,確保其在糧食生產中的長期貢獻。通過升級改造灌溉設施、加強土壤改良等,提高耕地的生產效率。
3.4加強生態保護與農田利用的協調
在土地利用過程中,渾南區應注重生態保護與農田利用之間的協調。特別是在林地和水域較為集中的區
域,土地利用規劃應考慮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的平衡,確保農田不被無序開發,同時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3.5制定生態補償政策
對于因城市發展或生態保護需要而占用的永久基本農田,渾南區應制定合理的生態補償政策。通過在其他區域進行土地復墾或新增基本農田,確保全區耕地的總量不減少[8]。此外,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土地的生態補償和修復工作,以促進區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渾南區作為沈陽市的重要發展區域,在城市化進程中面臨著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諸多挑戰。通過采取科學的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生態補償、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多種措施,渾南區可以有效保護耕地資源,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同時,生態保護與農田利用之間的協調將是未來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于曉秋,王玉倩,吳紫薇,等.東北三省糧食生產影響因素的關聯分析[J].農機化研究,2025,47(2):254-261.
[2] 陳志遠.耕地保護補償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24.
[3] 譚倩倩,畢凌嵐.城市密集建成區生態安全格局演變特征及優化研究:以成都市中心城區為例[J].城市建筑,2024,21(15):96-100.
[4] 楊柳.“湖城共榮”視角下的自然保護區實驗區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以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為例[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21.
[5] 楊巨聲,蘭雨瀟,閆茹.分權時序對耕地保護的影響:基于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的視角[J].地理研究,2024,43(10):2558-2579.
[6] 姜文聰,張建新,吳天覽.安徽省基本農田專項監測地理信息框架建設研究[J].智能城市,2022,8(8):30-32.
[7] 張慧,劉倩倩,李詠雪.東北黑土區耕地系統健康評價及障礙因子分析:以肇源縣為例[J/OL].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1-14[2025-04-12].https://doi.org/10.13254/j.jare.2024.0293.
[8] 肖順武,董鵬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耕地保護制度的體系化[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23,25(6):3-1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