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賣房享受生活
Q:公婆把名下唯一的房子賣了,租房住,四處旅游,各種高消費。我們供房、供車、養兩個娃,他們從不幫襯。我讓老公去說,他根本不管。等老人把錢揮霍完了,還不是得找我們買單。我該怎么辦呢?
A: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來說,孝順對應的是養育之恩,而這個“恩”(責)指的是兒女一代,并不包括孫輩。你的公婆是不是含辛茹苦地把你老公養大?答案是肯定的,牢記這一點,也許你就不會這么生氣了。所以,你老公成人后,不管公婆如何消費,你們孝順他們都天經地義,以“將來不管老人”來威脅、撇清孝順的義務,當然也就是不成立的。想必你老公清晰地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沒有向父母開口提出非分要求。
至于有的公婆、父母退休后選擇照看孫輩,屬于超額的恩情,而非老人的義務。你只看到這些幫襯兒女的父母,心生抱怨和不平,怎么不想想,有的公婆體弱多病,早早就需要兒女照顧?你的公婆用自己賣房的錢瀟灑地旅游、愉悅了身心(肯定沒花你們的錢吧),沒有給兒女添麻煩、增負擔,你們難道不應該心懷感恩,偷著樂嗎?
從理財角度看,你的公婆在房價從高點開始下落的這兩年,果斷賣房改租房,其實也是很有商業頭腦和魄力的,既避免房價下跌的損失,又套現享受了人生。
每個人的人生觀和消費觀都不一樣,公婆決定這樣生活,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不能因為你們現在正處于奮斗階段,就要求他們繼續付出。因為他們如今的生活,也是年輕時奮斗的成果啊。
妻子要把侄女接過來
Q:妻子的哥哥病逝后,嫂子改嫁,留下一個10歲的女兒。岳父岳母都退休了,身體不錯,可以照顧孫女,但妻子執意要把孩子接到我們身邊來。我不同意,她就要離婚,我們是丁克。我要如何說服她?
A:多數人一聽到和自己意見相左的話,第一反應是本能反對,第二反應是想如何說服對方,第三反應是產生誤會、沖突甚至吵架。事實上,很多時候兩人未必立場完全對立、有根本性的分歧。你倆就是快速走過第一、第二反應階段進入第三階段—直接上升到威脅離婚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正確途徑。
首先,你要理解妻子為何執意這么做。我猜測她跟哥哥的感情深厚,失去哥哥的痛苦,讓她將對他的情感和遺憾都轉移到侄女身上,又因嫂子改嫁,沒帶走女兒,她對侄女更加憐惜、疼愛,想親自撫養。強烈的情緒、情感無處安放,她覺得唯有親身照顧孩子,才能讓自己的內心平靜、舒緩一些。
其次,她的舉動也許有創傷后應激反應的成分。在強烈的情緒刺激下,她怕失去哥哥后再失去侄女,所以必須將孩子放在身邊。這時候你越反對,她越激動,覺得你不理解她、沒有人情味,所以先安撫和等待妻子的情緒平穩后,你們再談這個話題會更好。
再次,你妻子只是想把孩子接來,并不是領養,本質上不違背丁克的初衷。而且,孩子已經10歲,不太需要過多照顧(甚至她未必愿意到你們家生活)。你妻子主要是想給侄女一個家的歸屬感,與她建立情感聯結,盡量彌補孩子被拋棄的傷痛。但如果你內心不歡迎孩子,她就白費心思了。
最后,我們談談你為何要反對。是擔心侄女到來會打擾你們的二人世界,還是嫌照顧孩子太麻煩,或擔心孩子分走妻子對你的關心?其實,這些都可以通過溝通、協商或其他方法來解決,如生活上,請岳父岳母搭把手;等孩子再大一些,安排住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