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條例》讓準新人直呼便捷,也勾起了不少過來人的回憶。
看到登記結婚可以“全國通辦”的新聞時,周林忍不住給妻子楊雪發了條微信:“還記得咱們當年為了登記結婚跑斷腿嗎?”20年前,夫妻倆的戶籍一個在云南山村,一個在海南小鎮。為了登記結婚,周林請了三天假,兩人輾轉火車、大巴,花了2000多元路費才趕回老家。
聽說閨蜜在婚姻登記處咨詢婚前輔導服務,35歲的蘇雯想起了自己8年前的閃婚經歷。“我們認識4個月火速登記結婚,第一年就差點兒離婚。”蘇雯苦笑著回憶,“要是當時有人提前教教我們,至少能少吵100次架吧?”
得知登記結婚取消戶口簿要求的政策時,李芳紅了眼眶。當年,父親強烈反對她嫁給趙志明,以戶口簿丟了為由,硬生生將兩人的結婚計劃拖了兩年。趙志明嘆氣:“結婚像打游擊戰,還沒開始就累了。”
這些過來人的故事背后是中國婚姻登記制度的變遷。新《條例》不僅解決了“在哪兒結”的難題,更關注“怎么過好日子”的命題。或許,這就是新規最溫暖的意義—讓相愛的人少走彎路,把更多精力用在經營幸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