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雜志串起兩代人的幸福,讓愛與希望在歲月中延續、升華。
我家和《婚姻與家庭》雜志的緣分,還要從我的父母說起。
我媽曾是一位中學老師,我爸是她當年的學生。后來,我爸沒能考上高中,選擇回家務農。之后,他開始追求我媽,竟然成功了,真是考場失意,情場得意。
我媽挺喜歡我爸,但姥爺堅決不同意。一來,兩人相差8歲,不符合傳統觀念。二來,姥爺從教幾十年,想找個學習好的女婿。很顯然,未能考上高中的爸爸并不在他的擇婿范圍內。三來,我爸家境貧寒,他擔心我媽嫁過去后受苦。
為了說服姥爺,我媽想了很多辦法,其中之一便是不斷地給他看《婚姻與家庭》雜志,通過美好的名人婚戀故事改變姥爺對婚戀的認識:婚姻不能只看經濟條件和年齡,只要感情好、人好,就能把日子過好。最終,姥爺點頭同意了這門婚事。
《婚姻與家庭》雜志不僅捍衛了我媽的愛情,也成就了我的幸福婚姻。
大學畢業后,我被我爸安排相親。對方工作穩定,收入也高,可我毫無感覺,自己找了個家庭條件差、長期兩地分居的對象。我爸嫌他窮,我卻覺得他能干又溫暖。
我倆誰都不肯讓步,最后,我媽出面說服我爸,“救”下了這段姻緣。受《婚姻與家庭》熏陶多年,我媽始終相信只要感情好、人好,就能幸福,非常尊重我的選擇。
婚后,我和老公感情真的很好。孩子出生后,我辭職成了一名全職媽媽。我爸和我姑覺得大學白上了,而我眼看著同學們在職場步步攀升,也感到了自卑和恐慌。
我媽鼓勵我,說家庭主婦也能活得有價值。在她的影響下,我關注了婚姻與家庭雜志公眾號,準備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優勢寫稿。
我加了方方編輯的微信,前幾次報的選題都沒通過,但努力被看見了。一次,方方主動問我要不要寫一個選題。我特別激動,很想試試,但仍有些猶豫。老公知道后,鼓勵我勇敢嘗試。那晚,哄睡孩子后,我熬通宵寫完了那篇稿子。抬頭看見天已亮,仿佛人生也跟著亮起來了。
稿子順利發表,閱讀量和點贊量都很不錯。接下來的日子,我成了婚姻與家庭雜志公眾號的上稿常客。方方編輯指導我寫出了多篇10萬+爆款,而我收獲的不只稿費,還有靈魂的肆意生長。寫別人的婚姻與家庭,品自己的人生。有一位明星的妻子和我的經歷很像。婚后,她退居幕后,成了全職寶媽。她專注于自己的家庭分工,夫妻關系和睦,親子關系和諧,幸福又美好。這給了我很大鼓勵。當我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后,自卑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成就感。
我媽不幸身患癌癥,我爸暖心寬慰、貼心照顧。前幾天,我媽去醫院復查,醫生連連驚嘆“恢復得太好了”。生活雖然很苦,但愛情很甜。感謝《婚姻與家庭》指引我和我媽兩輩人找到幸福之光。我知道,未來,她還會照亮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