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潛山市融媒體中心(以下簡稱“潛山融媒”)為研究對象,結合媒體融合發展實踐,剖析其在文旅經濟賦能、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具體舉措與成效,總結其經驗與問題,探討縣級融媒體如何通過融合轉型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在數字經濟與媒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潛山融媒通過創新傳播形式、整合資源、強化服務功能,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其“媒體+經濟”融合發展的經驗模式,為縣級融媒體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地方經濟;媒體融合;傳播矩陣
在信息時代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媒體格局發生了深刻變革。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基層的主流媒體,是連接黨和政府與基層群眾的橋梁。其在信息傳播、輿論引導以及服務地方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h級融媒體中心處于媒體傳播的基層前沿,不僅承擔著信息傳遞的基礎功能,更在凝聚地方共識、激發地方發展活力等方面肩負重任。
通過媒體融合,能夠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有機結合,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傳播矩陣,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以及搭建有效的產業合作平臺。縣級融媒體如何整合資源、創新發展模式,進而助力地方經濟的發展成為當前的重要研究課題。潛山融媒在工作實踐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與嘗試,提供了有益的范例和宣傳思路,對于推動縣級融媒體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效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縣級融媒體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一)縣級融媒體在地方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地方信息傳播的重要樞紐,具有貼近基層、熟悉地方情況的獨特優勢。它不僅要及時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還要反映基層群眾的需求和訴求,在促進地方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
(二)媒體融合對地方經濟的影響機制
媒體融合能夠整合不同媒體的傳播渠道和資源優勢,提升信息傳播廣度和深度。通過創新傳播內容和形式,吸引更多受眾關注,為地方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等宣傳推廣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三)縣級融媒體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實踐路徑
縣級融媒體依托大數據分析,精準對接企業和消費者需求,為地方招商引資、產業升級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同時,通過組織創業培訓、就業信息發布等活動,激發地方創新創業活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潛山融媒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
(一)構建立體宣傳矩陣,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
潛山融媒以短視頻、直播、圖文為重點形式,打造“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平臺分發”的全媒體傳播體系。2024年,其發布文旅類視頻300余條,瀏覽量突破1500萬人次,圖文稿件280余篇,覆蓋新華網、人民網等主流平臺,成功將“天柱山”“黃梅戲”“非遺文化”等特色IP推向全國。例如,短視頻《“儂”在山野 濃情小居》以長三角一體化為主題,展現天柱山與上海游客的互動,凸顯了“小切口、大主題”的傳播策略,獲得長三角“酷炫融媒賽”中獲得二等獎。
(二)直播賦能文旅活動,激活消費新場景
通過實時直播,為文旅活動開辟全新傳播路徑,激活消費新場景。潛山融媒將“第十屆全國大眾冰雪季”“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等活動轉化為線上流量入口?;顒影褌鹘y黃梅戲與美麗景區相融合,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2024年累計直播文旅體活動11場,吸引18萬人次互動評論,推動“云旅游”與線下體驗深度融合,為潛山文旅消費市場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三)借勢熱點營銷,吸引年輕群體
結合“董宇輝小作文”“黑神話:悟空”等網絡熱點與本地特色,潛山融媒精心策劃制作了一系列充滿青春活力與趣味性的短視頻,在年輕人群體中掀起熱潮。特別是“黑神話:悟空”的獨特創意成為年輕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年輕網友在留言區積極互動,分享自己對天柱山的好奇與期待,提升了天柱山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三、潛山融媒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協同效應
(一)開展助農直播,推動特色產業振興
潛山融媒通過樹立“鄉村振興 融媒助農”黨建品牌,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公益直播。2022年以來,融媒中心黨員志愿者在龍潭鄉獼猴桃基地、痘姆鄉冬桃基地、黃柏鎮羊肚菌基地、五廟生姜種植基地進行直播帶貨,累計銷售農產品超500萬元,幫助農戶增收30%以上。同時,開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融媒助農》等專欄,發布短視頻、專題片70余條,重點介紹全市本土農特產品,精美的畫面、生動的解說,將天柱山瓜蔞子、潛山生姜等產品特質全方位呈現。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動這些品牌走向全國,讓更多人認識并喜愛潛山的農特產品,為潛山特色產業的發展拓寬了市場,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二)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工業升級轉型
在產業轉型方面,潛山融媒通過典型報道,推動傳統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例如,報道安徽鑫輝源儲能科技公司投資20億元的鋰電項目,年產8萬噸銅箔的安徽慧儒科技公司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晶優光伏項目,凸顯潛山在新能源領域的招商成果。同時宣傳“衛康”“北京銳業”“源潭制刷”等醫藥健康和刷業制造產業集群,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助力經開區打造“長三角創新政策接軌地”。融媒中心記者參與創作的系列報道《隱形冠軍》之《這家企業有“兩把刷子”》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新聞專題《一線調研:小刷子“刷”出大產業》獲安徽新聞獎一等獎。這些獲獎作品聚焦潛山市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潛山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吸引投資、促進產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優化網絡服務,拓展媒體創收渠道
廣播電視網絡公司通過出臺優惠活動穩定用戶。同時,完成多項網絡配套建設簽約工作,如高鐵新區等新建住宅小區廣播電視網絡配套建設,簽約共計200余萬元。此外,還開展頻道進入養老機構、鄉村線纜整治等工作,提升了網絡服務的覆蓋范圍和質量,為地方信息化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信息支撐與保障。廣視傳媒有限公司積極探索“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發展模式,逐步拓寬了創收渠道,增強了自身的“造血”功能,也為地方企業的宣傳推廣提供了平臺,促進了地方商業的發展。
四、潛山融媒賦能鄉村振興的多維路徑
(一)生態價值轉化與綠色發展
潛山融媒圍繞“生態立市”戰略,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成果。例如,報道“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等品牌創建經驗,推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的發展。2024年,潛山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競爭力百強縣,生態經濟貢獻率顯著提升。這些報道,不僅展現了潛山在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效,還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創新舉措和成功模式,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二)文化IP挖掘與鄉村文旅融合
積極發揮媒體的橋梁與紐帶作用,通過多元且創新的傳播形式,以“痘姆古陶”“桑皮紙制作”“舒席編制”等非遺的直播、“舞獅”“花燈表演”等民俗活動報道為主線,將古老的非遺文化切實轉化為經濟資源。同時,策劃“黃泥村BA”“全國槳板U系列賽”等體育賽事直播,促進“體育+旅游”消費。通過舉辦第五屆傳統村落保護暨鄉村振興論壇,積極探索鄉村文化振興路徑。
(三)數字化服務與基層治理創新
潛山融媒在各平臺開設《我為群眾辦實事》專欄,將鏡頭對準基層,將話筒交給群眾,報道全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89件,讓民眾切實感受到政府對他們的關切,增強了政府與民眾的互動,使得民眾更積極地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為城市發展出謀劃策。此外,通過智慧鄉村服務平臺,推動農家樂、民宿等場景的數字化升級,優化游客體驗,助力鄉村旅游經濟蓬勃發展。
五、潛山融媒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
(一)內容生產方面
1.專業人才短缺
內容生產是媒體融合發展的核心,但目前專業技術型人才,特別是采、攝、編、播等一體化人才匱乏。這限制了融媒體中心在內容創新與深度挖掘方面的能力,難以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受眾需求和媒體競爭要求。
2.創新能力不足
在從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理念轉變過程中,存在創新力瓶頸,部分新聞產品形式和內容較為傳統,缺乏吸引力和傳播力,影響了對外宣傳推廣效果。在運用新技術、提升新技能、實現新傳播等方面仍需加大力度。
(二)平臺影響力方面
1.受眾認知度低
融媒中心運營的多個平臺,如微潛山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受眾對其職能了解不夠清晰,導致平臺的傳播效果和互動性未能充分發揮。受眾參與度不高,影響了信息的傳播范圍和深度,不利于地方經濟相關信息的廣泛傳播與反饋收集。
2.正確看待行業競爭
自媒體蓬勃發展,信息傳遞平臺眾多,融媒中心面臨激烈的競爭。在新聞輿論傳播中,需要進一步抓住宣傳重點,擴大影響力,打造高質量精品,發出權威聲音,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六、潛山融媒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創新舉措
(一)加強理論學習,創新報道策略
1.深化理論學習與研討
通過專題培訓、專家解讀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并結合融媒工作職能開展研討交流,為宣傳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讓員工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指導意義,從而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能夠準確傳達相關信息,為地方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持續做好新聞報道
結合潛山實際,圍繞招商引資、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改革創新等方面開展新聞報道。例如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深入報道當地企業的創新實踐與成果,為企業提供展示平臺,吸引更多投資與合作機會;在農業方面,宣傳特色農業產業模式與農產品品牌,促進農產品銷售與農業產業升級,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結構優化與發展。通過宣傳推薦,全方位展示潛山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成果,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潛山,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二)緊緊圍繞中心,自覺服務大局
1.主題報道與跟蹤報道并行
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題開設專題專欄,深入宣傳政策舉措與發展成效。針對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持續跟蹤報道,及時展示新進展、新成果。如通過報道農民的創業故事和鄉村的新變化,讓更多人了解潛山鄉村的發展潛力,推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2.創新報道形式,增強傳播力
探索短視頻、直播、H5 等新媒體形式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如在報道地方文化旅游活動時,利用短視頻展示天柱山的壯麗景色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通過直播讓觀眾實時參與節慶活動,同時利用 H5 頁面設計有趣的互動游戲,提升地方文化旅游產業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帶動相關產業經濟增長。
3.深化助農助企服務
持續開展“融媒助農”“融媒助企”活動,加大對農旅產品和企業的宣傳推介力度。通過直播帶貨、專題報道等形式,幫助農旅產品拓展銷售渠道,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促進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為企業制作專題宣傳片,展示企業的產品優勢和發展歷程,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促進企業與市場的對接。
(三)鞏固意識形態陣地安全
1.落實責任制與創新工作方法結合
將意識形態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落實、同推進。持續開展新聞策、采、編、播業務培訓和能力水平提升活動,做好新聞好稿評選推優工作。在提升新聞質量、確保意識形態安全的同時,傳播正面的地方經濟發展信息,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2.強化審核制度守好安全底線
嚴格落實“三審三?!钡纫幌盗幸幷轮贫?,做到層層把關更嚴,工作閉環更緊。確保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不出現偏差,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輿論支持。
3.增強“自我造血”能力
拓展市場化思維與業務深化拓展并重,支持廣視傳媒公司拓寬經營業務,持續探索“政務+商務”發展路徑。在新媒體創新方面,開發更多具有商業價值的新媒體產品與服務;在產業拓展方面,挖掘地方特色資源與潛在商業機會,開展相關產業項目合作;在經營創收方面,通過活動策劃組織等多種方式增加收入。
七、結語
潛山融媒通過創新傳播手段、整合資源、服務實體經濟,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其“文旅融合+產業協同+鄉村振興”的多維模式,不僅提升了城市品牌價值,更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可以從多方面進行了針對性規劃,有效實施后將進一步提升融媒體中心在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h級融媒體中心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資源、創新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為地方經濟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同時也需要不斷探索與實踐,適應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和地方發展需求。
(作者單位:潛山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費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