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視聽有聲語言作品,體育賽事轉播的細節尤為重要,體育賽事解說員在有聲語言創作過程中對于細節的把握更是影響作品質量、傳播效果的關鍵。本文通過總結不同媒介傳播時代體育解說員是如何注重對細節的把握,以創作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優秀作品;從對解說語言細節的刻畫,對專業細節的掌握,對比賽進程細節的分析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了解說員應當如何在有聲語言創作中把握細節,創作出高質量的體育賽事轉播節目。
【關鍵詞】體育賽事轉播;體育解說員;細節;高質量節目
“細節是藝術的全能之神”——這是著名劇作家王興東先生在為北京電影學院校史館撰寫校友感懷時所用的標題。他在文章中將“細節”形容為“一把打開電影劇作之門的鑰匙”;一把“解惑的”“真正管用的”金鑰匙,并斷言——“不管今后遇到什么樣的鎖,我都會深信這把鑰匙是管用的”。
正如王興東所言,細節對于文學、影視劇作品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工作,尤其是筆者所從事的體育賽事轉播報道工作,細節更是提升作品內容表現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體育賽事轉播節目的創作主體,體育賽事解說員在進行有聲語言創作過程中,對于各種細節的把握將會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觀眾的情緒以及節目的轉播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細節決定成敗”。筆者結合自身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分析和總結體育賽事解說員如何在解說過程中更好地把握細節,創作出高質量的有聲語言作品,為觀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一、體育解說員需要注重對細節的把握
在體育傳播過程中,體育賽事轉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通過有聲語言對體育賽事現場進行描述,對體育賽事進程進行解析,使受眾身臨其境地感受體育賽事現場魅力,體育賽事解說員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賽事的傳播手段、傳播途徑、傳播方式在發展變化,但體育賽事解說員在有聲語言創作中發現細節、注重細節、把握細節的要求始終沒有變。
(一)廣播時代,解說員是受眾在現場的眼睛
在廣播時代,受到傳播媒介的限制,受眾只能通過音頻來收聽比賽,無法看到現場的畫面,這時候體育解說員就成為受眾在現場的眼睛。如何能盡可能用自己的有聲語言將賽況生動地描述給受眾,讓受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答案在于細節。比如我國體育賽事解說的代表人物張之老師,曾經為廣大受眾奉獻過精彩而細致入微的足球比賽解說,他在解說中這樣描述:“中鋒史萬春用越過對方頭頂的妙傳,把球送到禁區空當,左邊鋒叢者余單刀直入飛步趕上抬腿猛射,球像炮彈出膛,對方守門員來不及補救,球已經飛進網窩。”這樣的解說讓受眾的腦海中馬上產生生動的畫面,甚至連力量感和表情都能夠刻畫出來,究其原因就在于抓住細節、突出細節。
(二)電視時代,解說員要發現觀眾看不到的細節
到了電視時代,體育賽事轉播載體從聲音發展到了聲畫結合,對于體育解說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王群教授在其所著的《電視體育解說》一書中,明確地對電視體育解說員做出了定義——“電視體育解說是以電視為媒介,依靠畫面語言和有聲語言對體育活動進行敘述、介紹、講解、評論和烘托的應用語言藝術。” 其中的任何一項要素要做好,都離不開對細節的把握。2024年巴黎奧運花樣游泳集體技術自選決賽中,中國隊以絕對優勢獲得金牌,實現了在該項目上的歷史性突破。在頒獎儀式的轉播中,央視解說員張萌萌這樣說道:“今年是中國花樣游泳隊誕生第41年,1983年北京陶然亭公園的室外游泳池邊上,誕生的中國第一批花樣游泳選手一定想不到,她們和她們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們,只用了15000個日夜,就將所有人的夢想照進現實!”這樣的細節表述,讓受眾產生了深深的共情,更加理解了這枚金牌的分量。
(三)全媒體時代,解說員要通過細節打造高流量產品
進入融媒體或全媒體時代,體育賽事呈現出了多平臺互通互融的發展趨勢,傳播手段更加多樣,傳播樣態更加豐富。體育解說員被賦予的職能變得更多,與觀眾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這些都促使體育解說員要轉變思維、轉變工作方式甚至是轉變表達形式,打造出爆款視頻產品。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之下,“細節”依然是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金鑰匙”。 2022年北京冬奧會,當谷愛凌身穿“金龍服”在首鋼大跳臺一舉奪冠的時候,央視解說員于嘉這樣表述:“玉汝于成,踏雪尋龍。谷愛凌是今天首鋼大跳臺的玉蛟龍!號碼牌被風吹起,背后的金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18歲的谷愛凌站在最高領獎臺上,她用實際行動告訴全世界,自信的中國人是最美的。”號碼牌、風、金龍,這些細節被準確地抓住并加以放大,成為奧林匹克轉播中的經典時刻。2021年東京奧運會首金時刻,楊倩的發卡通過轉播畫面和解說員的解讀迅速成為熱賣的爆款;2024年巴黎奧運會首金時刻,黃玉婷的卡通掛件也以同樣的方式登上熱搜。細節,在全媒體時代依然是體育解說員需要牢牢把握的流量密碼。
二、體育解說員如何更好地把握細節
不同的媒介傳播時代,體育賽事解說員要打造出優質的有聲語言作品,都離不開對于細節的把握。究其原因,是因為體育賽事解說的服務對象始終是受眾,體育賽事解說的宗旨始終是如何讓受眾看懂比賽、看好比賽。無論是廣播時代的收聽率,電視時代的收視率,還是互聯網時代的點擊率、流量;無論是受眾來信、來電還是網上的留言、評論,其本質都體現了受眾對體育賽事解說員有聲語言作品的滿意程度。那么體育賽事解說員如何用好“細節”這把“金鑰匙”,打造出高質量的有聲語言作品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對解說語言細節的刻畫
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要刻畫出讓受眾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語言細節至關重要。同樣,語言細節對于體育比賽解說來也是重中之重,運用好了可以錦上添花。
電視體育解說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在形式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宋世雄老師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電視體育解說員,依靠扎實的業務基本功以高亢的聲音、激昂的情緒和極快的語速征服了全國觀眾。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觀眾對于體育節目解說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他們希望在欣賞體育比賽的同時還能得到美的享受,這就對新一代體育節目解說員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在保持體育比賽激烈的氛圍中還能滿足觀眾對于美感的需求呢?在不斷探索中,體育節目解說界的同仁們發現,只有加強對于解說語言細節的把握才能在繼承中發揚老一輩的體育解說風格并滿足當代觀眾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新生代的體育解說員逐漸摒棄了老一輩“機關槍”式的解說方式,代之以娓娓道來、夾敘夾議的聊天型解說方式,并能夠根據比賽的進程和節奏作恰當的介紹和引用,為解說增加更多的人文性和趣味性,讓觀眾在欣賞比賽的過程中能夠“廣納博收”,讓體育比賽轉播成為一面折射歷史、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鏡子。以1998年法國世界杯1/8決賽英格蘭和阿根廷的經典對決為例,比賽解說員在球員入場的時候這樣說:“潘帕斯草原的風讓阿根廷人把熱情奔放的性格融入了極富創造性的足球技術之中,他們的進攻能力足以讓世界上任何一支對手膽寒;英格蘭人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后裔,他們是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鋼鐵般的意志背后是他們對勝利的無限渴望。而1981年英格蘭人與阿根廷人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所爆發的那場馬島戰爭也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對17年后的這場比賽無比關注。”優美的語言將地理、歷史和體育相結合,加上對于語言細節的精妙處理,讓觀眾在觀看激烈的體育比賽之余獲得了一種詩歌般的美的享受,這就是當代觀眾所尋求的解說風格,而這一切都源于解說員對于語言細節的刻畫,體育賽事解說的語言藝術很大程度上就是細節的語言藝術。
(二)對專業信息細節的掌握
要傳遞體育資訊,必須得先掌握豐富的體育知識,任何與專業信息相關的細節都不能放過,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會成為解說員征服觀眾的法寶。
一名優秀的體育解說員要熟悉足球、排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徑、游泳等項目的規則、賽事歷史等相關知識,要了解各個國家體育的歷史成績、賽事舉辦情況,甚至連體育項目的贊助商都應該心中有數。此外,解說員還應該熟悉基本的體育學理論、體育學科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對參賽的隊伍、重點運動員、教練員的背景資料、歷史戰績、身體情況、技術特點,甚至他們訓練生活中的小故事都能有充分的了解掌握。這些都是體育解說員應該掌握的專業信息細節,只有這樣解說員才能適應電視體育比賽轉播工作專業化的要求,才能為觀眾傳遞更多的有效信息。
打個比方,電視足球解說員應該像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球迷隨時可以從中“查詢”到各種需要的信息。例如,1997年在解說一場甲A北京國安的比賽時,一名球迷打來電話,詢問解說員國安隊是否準備簽下一名外援、是不是“水貨”?解說員馬上回答說:“北京國安隊的確有意簽下一名外援,這個人是貨真價實的巴拉圭國腳,1995年參加過美洲杯賽,與墨西哥隊比賽時首發出場,穿11號球衣,打左邊鋒,其個人實力打甲A絕對沒問題。請關心北京國安隊的球迷放心。”這樣的現場解說讓球迷大呼過癮,球迷既了解了自己喜愛的俱樂部的動態,又清楚了“未知”外援的信息,一舉兩得,這都得益于解說員對于細節的掌握。后來的事實也驗證了這名解說員所傳遞的信息,國安隊簽下的外援“岡波斯”在中國賽場上表現十分突出,被評為中國甲A聯賽年度最佳球員,并代表巴拉圭隊參加了1998年法國世界杯。由此可見,體育賽事的每一個細節對于電視體育解說員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掌握了這些細節,才能更加有深度、建設性地為觀眾解說比賽。
2022年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中國短道速滑隊在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決賽中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金,在武大靖和意大利運動員幾乎同時撞線的那一刻,在咪咕平臺擔任解說嘉賓的前冬奧冠軍王濛便果斷地說道:“首金誕生了!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緊接著技術分析系統印證了王濛的話,這句經典的解說詞也沖上熱搜,這是體育解說專業細節和語言細節相結合的優秀案例。
(三)對比賽進程細節的分析
“細節是結構中最好的鏈條”。對于一場體育比賽來說,解說員對比賽進程細節的分析是連接整場比賽結構最好的鏈條。
解說比賽進程是電視體育解說員最為重要的功能。解說員通過有聲語言的表達對瞬息萬變的體育比賽進程進行解說和評論,使觀眾更好地欣賞精彩的體育比賽。著名球員、教練瓜迪奧拉在他的個人傳記中寫到——“沒有兩場足球比賽是一模一樣的”。這固然說的是足球比賽的進程、結果,足球隊員的表現等,但是這句話在體育賽事解說中也完全適用。雖然體育賽事轉播的鏡頭切換有其相對固定的腳本,運動隊、運動員在一個時間階段內陣容、打法、技術特點也保持著相對穩定,但這并不意味著體育解說是重復性工作,因為體育解說員的有聲語言創作從本質上看,是對實時變化的賽場新聞事件作即時的評論報道。在一場比賽的進程中,時刻都會有新聞事件產生,一張紅牌、一次受傷、一次換人等,這些細節很可能會影響比賽結果,甚至產生蝴蝶效應。這也使得體育賽事解說員必須抓住細節,第一時間對其分析并展開評論。以2012年亞冠聯賽的廣州恒大隊和東京FC的亞冠比賽直播為例,比賽的下半時,接手恒大教鞭之后第一次帶隊打亞冠的名帥里皮將孔卡換下,這位阿根廷人沒有像之前被李章洙換下時那樣表達出強烈不滿的情緒。解說員在直播中分析道:“兩次換人事件相同,戰術意圖基本相同,但被換下的人情緒卻有很大反差。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里皮這樣的世界級名帥對于球隊中的大牌球員是有著很強的震懾能力的。”再以2006年世界杯預選賽阿根廷隊與玻利維亞隊的比賽直播為例,解說員在比賽的評論中指出,實力遠勝對手的主隊想盡早破門,但打得過于急躁,同時又有天降大雨這個客觀不利因素,上半場無功而返可以說是必然的結局。在對下半場的預測中解說員提到,阿根廷隊不應該和對手一味在中路或邊路過多糾纏,應該邊中結合以拉開邊路的空當,從而為邊路傳中、中場隊員包抄射門提供機會,只要打開了局面,進球肯定會接二連三地出現。下半場主隊果然適時地調整了戰術,解說員也結合場上局勢著重介紹了阿根廷新星達歷桑德羅最近在其效力球隊的出色表現,結果正是他利用任意球為主隊首開紀錄,其后阿根廷隊又在6分鐘之內兩度攻破對手大門,最終以3球擊敗對手。這種根據比賽進程的細節精辟到位的評論解說,自然會讓觀眾信服,同時觀眾也能夠在解說員的引導下更好地欣賞比賽。
三、結語
本文的開篇提到的王興東先生撰寫的那篇感懷中還有這樣一句話:“細節雖小,生命力是巨大的。細節雖細,征服力是強悍的”。對于體育賽事解說有聲語言作品來說,細節就是它的“靈魂”,抓住了細節就抓住了體育比賽解說的根。無論是對體育解說語言細節的刻畫,對體育專業信息細節的掌握,還是對體育比賽進程細節的分析,它們的基礎都來自解說員自身能力的提升。無論在怎樣的媒介傳播時代,體育解說員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文化底蘊,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都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受眾意識和創新思維,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唯有如此,才能把握好細節這把“金鑰匙”,創作出更好的體育賽事解說有聲語言作品,把更多更好更加精彩的體育比賽獻給廣大受眾。
參考文獻:
[1]魯景超.廣播電視即興口語表達[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2]岑傳理.金話筒的訴說——電視體育節目的解說與主持[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3]劉伶.語言學概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4]王群.電視體育解說[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北京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中心主持人,主任播音員)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