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亂交織的中東,不時出現一輪又一輪暴力循環,充分暴露出地區穩定的脆弱性。近日,以色列對伊朗突然發動大規模襲擊,伊朗隨即發動反擊,雙方出現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伊朗更是直接宣布退出與美國的核談判,超出了相關各方的戰略預判。盡管全球注意力都集中在以色列與伊朗的攻防戰上,但歷史經驗反復證明,訴諸武力可能會產生短期結果,卻無法清除雙方根本分歧,甚至還會埋下更大沖突的種子,增加地區再次陷入重大戰爭的風險。事實上,今天的中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超越“襲擊—報復”邏輯的政治理性,建立全面的共同安全愿景。地區國家和相關各方都應充分認識到和平發展不是通過武力強加得來的,而是通過諒解協商建立的。
第一,以色列和伊朗的軍事沖突升級是雙方深層矛盾的一次集中爆發。以色列一直將伊朗視為最大的地緣政治威脅,特別是伊朗核計劃出現后,以色列的地緣戰略焦慮持續上升。伊朗也一直視以色列為地區“頭號敵人”,長期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等抵抗運動。歷史上,兩國關系經歷了多個緊張階段,包括通過雙方盟友進行間接打擊、暗殺、電子戰和零星的空襲,但也經歷了相對平靜的時期,特別是在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下稱“伊核協議”)簽署之后。但是,2018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后重啟并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使中東地區局勢重回緊張態勢,也為新沖突埋下禍根。
近年來,伊朗鈾濃縮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濃縮鈾豐度已達60%,接近武器級水平,而以色列作為中東唯一擁核國,始終將伊朗核計劃視為“生存威脅”,試圖通過摧毀伊朗核設施、殺死伊朗核科學家等手段阻止伊朗擁核。伊朗則將核能力視為政權存續的核心保障,通過加速鈾濃縮進程予以反制。目前,以伊雙方已陷入“轟炸核設施—加速鈾濃縮”的惡性循環。此次以色列在美國的默許和支持下大規模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和軍事目標,并且暗殺伊朗多名軍事領導人與核科學家,不但導致兩國走到全面戰爭的邊緣,而且可能將整個中東地區卷入其中。
第二,軍事對抗存在局限性且后果嚴重。歷史教訓反復證明,軍事沖突無法徹底摧毀對方的抵抗意志,更不能為地區帶來持久和平。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長期“影子沖突”從未給兩國帶來安全,反而導致兩國的報復與反報復不斷升級,雙方力量平衡和立場也未因此改變,地區局勢陷入持續動蕩。以伊雙方的每一次軍事打擊都招致對方的報復回應,甚至出現過螺旋式升級。在這種“回合制”互動模式中,以伊兩國的平民成為第一受害者,彼此的理解不斷減少、相互仇恨持續攀升。
訴諸武力助長以伊兩國的極端民族主義傾向,使雙方政府難以在不被指控軟弱或叛國的情況下采取和解措施。軍事沖突升級還為域外國家干預兩國關系和地區局勢打開大門,并可能導致更廣泛的地區沖突,特別是安全局勢十分脆弱的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和也門等國將會首當其沖,而地區局勢惡化也會給極端組織帶來可乘之機。鑒此,即使軍事打擊取得暫時的戰術收益,也往往以犧牲長期戰略穩定為代價。基于武力的威懾邏輯并不能緩解以伊之間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反而會加深雙方的敵對狀態。當前以色列與伊朗的沖突,本質是民族矛盾、教派分歧、大國博弈交織的復合型危機,絕非導彈與無人機能夠解決。
第三,解決沖突需要相關各方付出更多外交努力。這次以色列襲擊伊朗正值美國與伊朗核談判進入關鍵時期,這反映出以色列對伊朗擁核的戰略焦慮不斷增長,其囿于國土狹小一味追求自身絕對安全,希望通過先發制人的打擊把伊朗核設施“清零”,一勞永逸地解決伊朗核威脅。然而,以色列的這次軍事冒險招致伊朗的迅速反擊,雙方沖突短時間內快速升級,如不盡快剎車,很可能會把整個地區拖入戰爭的深淵。


事實證明,武力從來不是化解安全困境的正確道路,零和思維也無法帶來持久安全。要從根本上化解分歧,以伊兩國必須放棄武力,重回談判桌,通過外交對話解決問題。這個過程盡管會很漫長,卻是目前雙方能夠擺脫困局、建立互信和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唯一選擇。
實際上,中東既是全球治理赤字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應用全球安全倡議最有效的場景區。2023年,伊朗和沙特在北京實現歷史性和解,就是通過對話來建立互信、管控分歧,這才是地區國家間實現持久和平的根本路徑,其中所蘊含的東方智慧,正是化解當下危局的寶貴參照。以色列須放棄絕對安全幻想,通過安全對話減少伊朗敵意,攜手探索共同安全新路。伊朗則應通過透明化核活動重建國際信任,通過對話實現自身利益訴求。可以說,當前中東地區最需要的不是“雄獅崛起”的武力打擊,而是超越零和博弈的外交智慧。對以伊兩國來說,盡管通過外交對話解決沖突困難重重,但相比于持續沖突邏輯更現實、更管用,也能夠讓中東地區人民有機會擺脫暴力和報復的惡性循環。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承認彼此利益訴求與合理安全關切是以伊兩國開啟談判進程的重要切入點。
從根本上說,解決中東地區的安全困境,需要沖突各方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照顧到彼此的合理安全關切,而不是肆意追求本國絕對安全或者把本國絕對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之上。為此,各國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以更大智慧推動外交努力。對沖突方有特殊影響的大國絕不能火上澆油,而是要為恢復和平作出切實努力。與沖突方有良好平衡關系的地區國家,如土耳其、卡塔爾和阿曼等國都可以在緩和局勢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