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1月生,福州市人,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顧問、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福州畫院名譽院長。作品曾被中國國家畫院、上海美術館、廣州美術館、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城樓等機構收藏。出版有個人專集《百鳥圖譜》《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畫家叢書·新文人畫王和平》《王和平作品集》《澄懷味象》等十余種。
題記
王和平先生作為寫意花鳥畫家、“中國新文人畫’的代表畫家之一,詩、書、畫、印俱佳。他的寫意花鳥畫洋溢著恬靜、溫潤之韻,狀物清新自然,筆力圓融渾厚,風格豪放卻不失細膩,將八大山人的放逸與惲南田的灑脫融于一體。其畫作如春日流云、潺潺流水般含蓄蘊藉,一位現代文人的曠達情懷盡寓其中。筆墨中蘊含的平淡天真,正是畫家性格與心境的直觀呈現。其畫風簡約而遒勁,俊逸且清雅,優美而不俗氣。
此外,王和平先生的詩文、書法與篆刻同樣令人贊嘆。他投入大量時間用于讀書和詩文創作,題畫詩達數百首,楹聯有百余副,篆刻作品亦有數百方。鈐于畫上的印章,諸如“詩懷”“花間詩人”“吟詩作畫”“以文為富”等,足見他對詩歌的重視。他秉持畫家須有詩懷的理念,認為如此畫作方具詩意、方有高的格調。其詩文、書法、繪畫、印章風格高雅雋永且高度統一,超然脫俗,盡顯平和之氣。
《藝品》:當今中國寫意畫式微。您是長期從事寫意畫創作的畫家,請談一談您對這一現狀的看法。
王:中國畫強調寫意的藝術觀,這在宋元時期便已得到共識。明末清初,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等將寫意畫的特點詮釋得淋漓盡致,把中國畫藝術推向了高峰。清代近300年間出現的揚州畫派、海派,大多畫家都是寫意畫家。然而,20世紀初,國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質疑,改革派企圖將中國藝術全盤西化。他們狹隘地認為,寫意畫是在玩弄筆墨,清雅閑逸是脫離現實生活。他們不提倡養心悟道,而是重視西方寫實技法,導致作品喪失了中國畫的特性,缺乏真性情與筆墨美感,無法帶給人們遠離功利、遠離世俗的高尚境界,只剩下浮躁的情緒和平庸的匠氣。但藝術需要天真、個性與高品質,只有具有崇高境界的藝術,才能提高人們的素質,助力社會文化發展。


松林棲雀68cm×34cm 2023年
《藝品》:寫意畫有哪些特點呢?
王:中國寫意畫有兩個不同于其他繪畫的特點:其一,具有中華文化性質;其二,注重筆墨。
《藝品》:寫意畫如何表現中華文化特性?
王:寫意畫重在表現意趣,表達對文化的認知,其文化特性是藝術本質。畫家通過繪畫探索,提升對事物的認識。寫意畫不僅承載著畫家對技藝的認知,還能表現意境、人生感悟,體現對天地萬物“道”的認知。所以說,藝即是道。“道”是中國哲學的基本范疇,儒、釋、道三家皆言“道”。孔子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老子認為“道”的極高境界是自然,故曰:“道法自然。”禪講究悟道,畫與禪有著不解之緣,以禪趣入畫,將畫意與禪心相結合,能使其意趣深邃。中國畫通過筆墨承載“道”,“道”也通過筆墨得以體現。蘇東坡說:“有道而不藝,則物雖形于心,不形于手。”寫意畫能表現出詩的意境,這是畫家的詩性表達。畫家的詩懷是通過讀書和觀察自然事物,窮理悟道、修煉形成的,不斷實踐學習,便能逐漸進入詩的境界,再通過筆墨表達內心意趣,水墨間便自然流露出高雅氣息。畫家養心悟道,不斷超越自我,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會有新的領悟,從而達到新的藝術高度。這就是齊白石、黃賓虹古稀之后才達到藝術高峰的原因。黃賓虹說:“其美在內,不在外觀。”畫家塑造的景觀只是載體,其中所表達的心境和筆墨間流露的氣息才是藝術的本質。寫意畫不拘泥于物象,而注重真情。一味求似,缺乏寫意精神,就喪失了中國畫的特性。古人說:“度物象而取其真。”觀察物象要看到生命的真實。物象只是外在形象,而精神生命才是物的真實。對外在形象的描繪只是表面相似,表現其內在精神才能反映生命的真實。以畫反映自然物象的生命品質,是畫家追求的意境、創造的理想世界。寫意畫家為物寫真,借物抒情,作品常常是行筆草草,不求形似。蘇東坡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不重寫實,而重寫“真”。借物抒情是中國畫的藝術取向。深受中國哲學思想影響的中國畫,展現出其獨特的中華文化性質。

《藝品》:什么是寫意畫的筆墨特性?
王:寫意畫通過筆墨造型,表現畫家的意趣。畫法與書法相通,強調“骨法用筆”,注重線的力度與韻律。畫家揮毫時沉浸于節奏韻律之中,心無旁騖,心手相暢,畫家的氣息就會自然地留在筆墨間。

這種氣息就是“書卷氣”“清氣”,游離于形象之外,具有高雅的品質。筆墨成為生命氣息的載體,蘊含無限生機。古人說:“夫畫者筆也,斯乃心運也。”畫即為“心畫”。黑白、虛實、疏密的合理安排,體現了畫家的學養和對辯證關系的理解。宋元之后,大量文人參與繪畫,增強了繪畫的書寫性,豐富了繪畫內涵,令繪畫展現出高品質。筆下物象是畫家心中的物象,與眼中所見之物有所不同,并非實物的再現,畫家塑造的形象具有生生之氣。運用書法的靈動水墨,能使畫面氣韻生動,充分表現物體的本真氣象。回顧歷史上的經典作品,無一不是表現心象的。它們的筆墨各具特點:黃公望渾淪雄厚、倪云林恬淡閑逸、文徵明清雅雋秀、徐渭酣暢灑脫、八大山人凝練沉毅、齊白石爛漫天真、黃賓虹渾厚華滋。他們以各自不同的筆墨特征,表達各自不同的意趣。筆墨風格與畫的內容相得益彰,創造出各自不同的高雅境界。中國畫的筆墨特性,不僅能塑造形象美感,還具有筆墨自身的美感。有時筆墨所呈現出的氣象比畫的形象更為可觀。這就是中國畫不同于其他繪畫所具有的筆墨特征。
《藝品》:學習寫意畫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王:剛才談到,寫意畫有兩個特性。畫家要注重文化修養和筆墨修養。平時要多讀書、常吟詩,心中有詩意,筆下方見詩境。同時,要重視書法學習,提高筆墨質量。當代許多畫家還沒有認識到筆墨的重要性,只是通過筆墨來描繪物象,單純地表現物象的美,這是不夠的。其實筆墨本身就具有美感,筆墨美感比表現的物象美更為重要。
當代寫意畫家作品沒有達到前人的藝術高度,其差異不在于表現物象的能力,而在于他們文化修養薄弱,對筆墨的認識不足,畫面的筆墨品質不高。

富貴白頭68cm×34cm 2021年

中國畫作品不只是把對象的美感表現出來,筆墨還應表現出游離于形象之外的美感。中國畫的筆墨要求和書法是一致的,強調線條美和韻律美,且這種線條美和韻律美與內容無關。
《藝品》:寫意畫如何創新呢?
王:年輕畫家沒必要刻意去追求創新,刻意追求往往是徒勞的。因為藝術的“新”不是刻意臆造出來的,新的藝術形式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好作品是情感的真誠流露。刻意造出來的作品往往不是真情流露,顯得空泛、虛偽,算不上好作品。好作品不但要有新意,還要有高品格。作為畫家,要不斷學習前人的優秀作品,在生活中提高認知,然后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思想與他人不同。作品是畫家自身情感的流露,所以好的作品必定是真性情的體現,必定與眾不同,必定有新意。畫家以獨特的表現形式表達其認知,體現其品格修為,作品內涵豐富,才值得品味。畫家的認知要脫俗,才能創作出高品格的寫意畫。

《藝品》:請談一談您的寫意花鳥畫學習歷程。
王:明末出現了徐渭、八大山人,其后吳昌碩、齊白石等花鳥畫大家,使中國畫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峰。福州先賢陳子奮、鄭乃瑞也是全國著名的花鳥畫家。因此,我年輕時就將花鳥畫作為研究和創作方向。我向沈覲壽先生學習書法,向藩主蘭先生學習詩文,向鄭乃先生學習繪畫。1982年,我調入福州畫院任專職畫家。當時,鄭乃先生是福州畫院院長,沈覲壽先生、潘主蘭先生是副院長,因此我得到了很好的學習機會。

《藝品》:沈覲壽先生是如何教您學習書法的?
王:沈覲壽先生擅長顏體,我學書也從顏體開始。當時社會批判儒學,書店買不到顏真卿字帖。沈先生用顏體寫了一本《學習顏書舉例》,并用曬圖方法影印一份給我。臨習一年后,書店有了顏真卿字帖,我便按先生要求臨習《麻姑仙壇記》。每天上午工作前,最少臨寫半小時,每字兩寸見方,從不間斷。兩年后臨習季北海的《麓山寺碑》《云麾將軍碑》,又過兩年開始臨習王羲之的《蘭亭序》《圣教序》,前后共十多年。1981年之后,沈先生幾乎每天都到福州畫院,我耳聞目染,受益匪淺。顏體結構方正茂密,筆力雄強圓厚,氣勢端莊雄渾,寫大字最為可觀。季北海字的結體介于楷書與行書之間,筆力遒勁。王羲之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世人譽其作品《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古人書法造詣很高,不斷臨習會有很多收獲。如果脫帖太早,就很難進步。
《藝品》:潘主蘭先生對您的詩文學習有哪些幫助?
王:潘主蘭先生認為要當好畫家,得先當詩人。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也體會到,要提高繪畫品質,首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因此,我拜潘主蘭先生為師,學習詩文。近體詩用平水韻,先生推薦了《詩韻合璧》《佩文韻府》。先生還強調要研究宋詩,推薦了《宋詩精華錄》。初學詩時,我帶著詩作到先生家請教。先生總是細心引導、修改。我家離先生寓所很遠,騎自行車需要50分鐘。先生見我辛苦且花費時間,便囑咐我將詩作郵寄給他,然后他回信給我。先生對后學關懷備至,讓我更加勤奮。后來安裝了電話,我的詩寄出幾天后再打電話請教,先生總是認真地對每首詩進行分析點評。在先生的教導下,我學會了吟詩。畫上題詩可以拓展意境,提高畫的品格。我寫了數百首題畫詩。吟詩時,留意世間萬象,結合讀書體會,推敲字句,人生仿佛開辟了一片詩的天地,所以我十分感激潘主蘭先生。

《藝品》:鄭乃瑞先生對您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王:我初學花鳥畫時,經常攜帶作品向鄭乃先生請教。先生擅長工筆重彩畫,有著很強的造型能力和構圖能力,對我啟發很大。1983年,鄭乃先生應邀到北京為國務院紫光閣、人民大會堂作畫。我隨鄭先生到北京,與黃胄、何海霞、謝雅柳等十幾位名家共處了4個月,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讓我這個懵懂青年明晰了藝術方向。1984年,鄭乃瑞先生又帶我到南京作畫,拜訪了亞明、喻志高、宋文治等名家,還去黃山寫生。鄭乃先生不僅提高了我的繪畫能力,還拓寬了我的視野,對我的藝術追求產生了極大影響。

《藝品》:您對當代年輕畫家有何建議?
王:年輕畫家要注重作品品質,擺脫西方明暗素描造型的束縛,重視寫意,提高自身修養,繼承傳統并開拓創新。年輕畫家是中國畫發展的希望,任重而道遠。
王和平詩五首
客桂語山房
清曉惺松客忘家,
長風排閥卷窗紗。
掠眸玉屑稠如雨,
灑向湖山是桂花。
上天都峰
白云扶我上天都,
松籟振衣幽壑殊。
已脫凡塵三萬里,
一時眼下是非無。
松
凌風負雪自從容,
黛色參天百丈松。
枝下懸崖添壯麗,
拂云身在最高峰。
蘆荻 蘆荻花飛日色曛,
綺霞映水蕩輕紋。
晚風如笛聲聲曲,
吹動籠溪一片云。
盤根峭壁老松孤。
蒼鷹獨立虬枝上,
高喚一聲云壑呼。
蒼鷹天半曉峰淡欲無,
作者單位:閩江學院責任編輯:魏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