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0-0121-03
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是幼兒教育的關鍵環節,傳統建構方式存在不足,課程游戲化理念的融入帶來了新的教育契機。這就要求在建構班本課程時,采取合適策略,如結合幼兒興趣點、整合游戲素材庫、規劃游戲環節鏈和構建游戲評價制等,并結合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提升班本課程質量,為幼兒提供更優質的教育體驗。
一、課程游戲化對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的教育意義
(一)增強幼兒探索欲
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中對增強幼兒探索欲有著重要價值,從幼兒發展角度來講,游戲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具有天生的好奇心,游戲化課程能滿足幼兒對世界認知的需求。游戲化的班本課程為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探索的方向。課程游戲化能激發幼兒的認知欲望,促使幼兒主動思考,有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游戲中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會不斷吸引幼兒深入探索。從教育目標來看,課程游戲化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幼兒在游戲化課程中探索欲增強,能促進其對知識的主動建構,而不是被動接受。
(二)提升幼兒認知度
在當前幼兒園教育中,課程游戲化與班本課程建構的融合存在一定的挑戰。從認知發展理論角度來講,游戲化的課程能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刺激,促進其感知覺發展。幼兒在游戲化課程中,能直接接觸豐富的教具和場景,刺激大腦神經發育,從而提升認知能力。在概念形成方面,游戲化課程為幼兒提供了具體的情境,有助于幼兒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游戲中的數量關系能讓幼兒直觀感受數字的意義。同時,游戲化課程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幼兒主動參與游戲過程中,不斷嘗試解決問題,這一過程能強化其思維能力,拓展認知邊界。而且,在班本課程建構中融入游戲化元素,可以依據幼兒的認知特點進行個性化設置,滿足不同幼兒的認知發展需求,從而整體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
(三)豐富幼兒想象力
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中能夠豐富幼兒想象力,游戲是幼兒心理發展的內在需求,班本課程的游戲化能給予幼兒自由探索的空間,激發其潛意識中的想象潛能。在班本課程建構里融入游戲化元素,有助于幼兒突破常規思維限制,提升其想象的獨特性。基于幼兒認知發展理論,游戲化課程能提供多感官刺激,讓幼兒在班本課程學習中構建多元想象情境。在課程游戲化的班本課程中,幼兒能自主設定游戲角色和情節,自主創造的過程是想象力發展的關鍵,有助于幼兒想象的邏輯性構建。同時,游戲化的班本課程還能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情感與想象相互促進,從而提升幼兒想象力的深度與廣度。
二、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的教學策略
(一)結合幼兒興趣點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圍繞幼兒興趣點具有重要意義。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幼兒興趣是其內在學習動機的關鍵要素。2班本課程建構聚焦幼兒興趣點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幼兒在自身感興趣的內容上更易從現有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過渡。興趣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這是主動學習的開端。同時,以興趣點為核心構建班本課程遵循蒙臺梭利的兒童自主發展理念,幼兒可在興趣主導下自主選擇活動材料、方式等,有助于其專注力與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在課程設計方面,依據幼兒興趣點有助于課程目標的精準定位,使自標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與適宜性。
例如,在某幼兒園的班本課程建構中,教師發現幼兒對昆蟲表現出濃厚興趣,于是以昆蟲為主題開展班本課程。在課程目標上,定位于讓幼兒了解昆蟲的基本形態、生活習性以及昆蟲與環境的關系等。課程內容包括認識常見昆蟲、制作昆蟲標本、觀察昆蟲活動等。教師在教室設置昆蟲角,擺放昆蟲模型、繪本等資料,幼兒可自主選擇在昆蟲角進行探索。有的幼兒專注于對比不同昆蟲的翅膀形狀,有的幼兒對昆蟲的筑巢方式感興趣并進行模擬。在課程評價時,教師關注幼兒在昆蟲主題學習中的知識掌握情況,如是否能準確說出昆蟲的特征,同時也關注幼兒在探索昆蟲過程中的積極態度與專注程度等,以此判斷課程的效果。
(二)整合游戲素材庫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中整合游戲素材庫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游戲素材庫是多種游戲資源的集合,其整合有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從教育目標維度看,游戲素材庫的整合能實現多元智能理論的滲透,不同類型的游戲素材可針對幼兒不同智能發展需求,如邏輯數學類素材對應數理邏輯智能。從課程內容的系統性角度,整合后的素材庫可提供豐富且相互關聯的內容,避免課程內容的碎片化。例如,以自然主題的班本課程,整合自然生物、自然現象等素材,形成完整知識體系。從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言,整合游戲素材庫能提供多樣化刺激,依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合適的游戲素材能激發幼兒挑戰自我。
以某幼兒園的“小小建筑師\"班本課程為例,在建構游戲素材庫時,收集了各種建筑材料的實物模型,如積木的不同形狀和顏色,這對應幼兒空間認知智能發展。同時有建筑圖片、視頻等素材,展示不同風格建筑,如哥特式建筑的尖頂特色等,為課程內容提供豐富視覺資料。在素材庫整合過程中,教師按照建筑結構、建筑風格等分類。在課程實施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素材,有的幼兒利用積木搭建出簡單的哥特式建筑輪廓,還有的幼兒參考圖片素材在沙池中構建出類似城堡的建筑。這表明整合后的游戲素材庫,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探索欲和創造力,有效推動班本課程的開展。
(三)規劃游戲環節鏈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中規劃游戲環節鏈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3從教育目標來看,游戲環節鏈的規劃有助于明確課程的導向性。合理規劃的游戲環節鏈能依據幼兒發展的不同領域目標,如認知、情感、動作技能等,將教學內容以游戲形式逐步推進。從幼兒學習特點而言,幼兒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且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游戲環節鏈的精心規劃能契合這一特點。例如,以遞進式的游戲環節鏈,先設置簡單的認知類游戲,再到復雜的合作性游戲,能有效吸引幼兒參與并逐步深入學習。從課程的系統性來講,游戲環節鏈可將孤立的游戲活動整合成連貫的課程體系。每個游戲環節都承擔著不同的教育功能,如游戲環節鏈開端的導入游戲可激發幼兒興趣,中間環節的游戲能深入探究知識或技能,結尾的游戲可鞏固所學。而且,規劃游戲環節鏈時要注重游戲的多樣性,涵蓋角色游戲、建構游戲、規則游戲等不同類型,以滿足幼兒多元發展需求并豐富課程內涵。
以“植物的生長\"班本課程為例,在課程游戲化理念下,游戲環節鏈規劃得較為完善。首先是探索游戲環節。教師在教室里設置了一個小型植物角,放置不同生長階段的植物樣本,幼兒可自由觀察并記錄植物的外觀特征,這一環節旨在激發幼兒對植物的初步認知興趣。接著是模擬游戲環節。教師提供各種材料,幼兒分組模擬植物的種植過程,從選擇種子、播種到澆水施肥等,這是對植物生長過程的深入體驗。然后是競爭游戲環節。幼兒分組比賽誰的植物在一段時間內生長得更好,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競爭意識。最后是創意游戲環節。幼兒利用植物材料制作手工藝品,將對植物的學習拓展到藝術領域,實現多領域發展目標。
(四)構建游戲評價制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中,構建游戲評價制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游戲評價制應秉持多元性原則,涵蓋對幼兒游戲過程、游戲成果以及游戲中所展現能力的綜合考量。從幼兒發展理論來看,每個幼兒都具有獨特的發展軌跡和學習風格,多元評價能更全面地捕捉幼兒在游戲中的成長。例如從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出發,游戲是幼兒在社會交往中學習的重要途徑,評價應關注幼兒在游戲里與同伴互動、與環境交互的質量。同時,游戲評價制應注重動態性。幼兒的游戲狀態和能力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評價不應是一次性的固定評判,而是要貫穿游戲的各個階段。根據蒙臺梭利的敏感期理論,幼兒在不同階段對不同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性,游戲評價要能適應變化,及時發現幼兒在游戲中新的興趣點和能力提升之處。
以建構游戲為例,在幼兒園班本課程建構中,建構游戲評價制發揮著獨特作用。在某幼兒園的建構游戲區,教師設計了一套評價體系。在評價游戲過程時,會從幼兒搭建的技巧多樣性、對材料的利用效率等方面進行考量。例如,有的幼兒能夠巧妙地將不同形狀的積木組合,創造出獨特的建筑結構,這體現了幼兒較高的空間認知能力,教師在評價中給予肯定。在游戲成果評價方面,不僅僅看最終搭建的建筑物是否美觀牢固,還會關注幼兒在成果中體現的文化元素和想象力。如有的幼兒搭建的建筑融合了本地特色建筑風格,反映了幼兒對本土文化的感知,這在評價中會得到重視。同時,評價具有動態性,隨著游戲的進行,教師發現幼兒從簡單的堆疊積木發展到設計復雜的建筑藍圖,這一變化在評價中得到及時反饋,促使教師調整班本課程內容,以更好地滿足幼兒發展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幼兒興趣點符合幼兒學習心理,能精準定位課程目標;整合游戲素材庫可實現教育目標滲透,避免課程碎片化;規劃游戲環節鏈有助于課程系統性與幼兒參與度。構建游戲評價制秉持多元性、動態性且以幼兒為中心。以上策略從不同角度推動班本課程建構,有助于發揮課程游戲化在增強幼兒探索欲、提升認知度和豐富想象力等方面的價值,提升幼兒園班本課程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田宇.基于游戲精神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J].好家長,2024(90):78.
[2]董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和區域活動有機結合的策略探討[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4(43):42-43.
[3]袁媛.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教學策略[J]家長,2024(32):89-91.
[4]寧一靜.幼兒園實施課程游戲化的困境及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24(3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