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理想信念”概念隱喻探析

2025-07-04 00:00:00岳金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5年3期
關鍵詞:概念教材

DOI:10.15938/j. cnki.iper.2025.03.014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5)03-0091-06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內容。概念是基本認知單元,也是教學的知識基礎,關于“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史[1]及科學含義[2],學界從哲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理論維度提出了許多代表性學術觀點。然而,由于理想信念概念本身的抽象性,致使學生對這一概念雖然耳熟能詳,但實質存在不少認知誤區。為深人剖析理想信念的核心要義,文章擬從隱喻學的視角,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與法治(2023年版)》(以下簡稱教材)為研究文本,對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表述特征、結構分類、功能運用等展開分析,為有效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內涵式發展夯實學理基礎。

一、“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表述特征

教材中“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章節關于理想信念的內涵界定如下:

① 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目標的向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3]

② 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移并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4]

從上述概念界定可以看出,理想信念作為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本身是抽象的,教材在概念界定時為了客觀科學地對其內涵進行闡釋,采用了嚴謹的學術語言加以說明。同時,為了使概念表述精準,教材使用了一系列的限定語,如“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等表述,進一步凸顯理想信念形成的本質要求和外在條件。然而精準表述的另一個側面實際影響了信息呈現的精煉性,進而也影響到信息接收者的認知效率和思維再提取的準確性,對于學生來說難以形成較為清晰牢固的長時記憶。這就是為何理想信念教育從小講到大,但是對于理想信念的概念理解直到大學階段一直處于模糊狀態。對于教師而言,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講好思政課意味著要將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即要求實現教材文字向教學語言的有效轉換。上述學術概念界定,不僅對于學生不容易識解和記憶,而且對于教育者也需要進行重新拆分和整理加工,才能進行有效教育輸出。如果遵循精簡原則,將復雜長句精簡化,隱去限定語將上述定義簡化為“理想是人們的向往與追求”“信念是人們的精神狀態”時,會發現從這些簡化句中獲得的客觀信息既籠統又模糊,很難區分理想信念與空想、幻想、信仰等相近概念。因此,概念界定往往成為了理論研究、教材編寫的重點和焦點,概念識解也是理論學習、教材閱讀的難點和痛點。

對比上述“理想信念”概念的學術定義,下面我們再來考察幾組教材中關于“理想信念”概念的隱喻表述:

③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5]

④ 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定向器。[6]

⑤ 理想信念是衡量一個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標尺。[7]

⑥ 科學的理想信念,既是指引人們穿越迷霧、辨識航向的燈塔,也是激勵人們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的風帆。[8]

從上述例句可以發現理想信念從原來抽象的精神現象變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具象實體,如“鈣”“定向器”“標尺”“燈塔”“風帆”等,這些實體物質的特性、結構以及功能為識解理想信念的內涵特征提供了多重信息。如“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非常形象生動地揭示了理想信念在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性,“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9]同理,用“定向器”“標尺”“燈塔”“風帆”來喻指理想信念,突出了理想信念所具有的指向性、多樣性、支撐性等特征。對比理想信念的隱喻表達和學術定義,我們發現理想信念概念隱喻呈現出具象性、具身性等顯著特征。

一方面,隱喻使概念由抽象變具象。早期對隱喻的研究主要從語言學出發關注其修辭性,隱喻的運用使話語更加形象生動,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從學習者角度來看,隱喻因其更具象、更貼近生活經驗而更易于被理解和掌握。正如美國學者喬治·萊考夫(GeorgeLakoff)和馬克·約翰遜(MarkJohnson)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指出:“不論在語言上還是在思想和行動中,日常生活中的隱喻無所不在,我們思想和行為所依據的概念系統本身是以隱喻為基礎。”[10]作為認知科學的重要范疇,概念隱喻是指通過一種事物或經驗概念化另一種事物或經驗。教材中使用多種隱喻解析理想信念的內涵,不僅使理想信念這一概念由平面變立體、由抽象變具象,而且使教材更生動活潑,更具可讀性。對于理想信念這種較為抽象的概念,通過概念隱喻將其轉化成具象的事物,有利于人們實現對抽象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概念隱喻使教師授課過程從學術敘事轉向故事敘事,從抽象說理轉向形象描述,增強了思政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隱喻使概念由離身變具身。抽象概念本質上是離身性的,理解抽象概念的途徑之一是將其還原到認知主體的具身體驗。如對于青年“價值觀”的養成教育,“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1]通過穿衣服扣扣子的體認,將價值觀這一抽象的概念具身化。另外一種通達抽象世界的方式就是找到抽象與具象之間的關聯度,通過認知聯想激活人的主觀感悟。如教材談到發揚中國革命道德時強調,“無論現在和將來,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種一代代傳下去,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12]句中引用“火種\"這一形象隱喻建立起理想信念和革命事業的內在關聯,通過人們對火種的顏色、亮度、溫度、功效等特質的主觀感受,進一步增進了對理想信念在革命事業發展中重要意義的理解。概念隱喻不僅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復合概念簡單化,也通過具身性增強認知體驗和認知關聯,提高了概念認知度。

二、“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要素結構

盡管理想信念概念隱喻比學術定義更生動形象,但不同類型的概念隱喻對于學生的認知理解實際存在難易差異。傳統概念隱喻理論將隱喻分為本體隱喻、結構隱喻和方位隱喻三類,其中本體隱喻主要是把事件、活動、情感、想法等看成實體和物質,如“大腦是機器”“大腦是脆弱的物體”,結構隱喻主要是以結構化的概念建構另一個概念如“論辯是戰爭”“時間是資源”,而方位隱喻是以自然和文化經驗為基礎,賦予概念線性組織的映射如“多是向上,少是向下”“好為上;惡為下”“道德為上;墮落為下”等。概念隱喻三分法的“最大的缺陷是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特別是以經驗為基礎的分類,很難確定各個類別是否重疊。”[13]為避免傳統三分法的類別界限不清,我們嘗試從概念隱喻構成要素出發,對其進行結構分類考查。因為無論何種隱喻,其基本構成要素均包括本體、喻體和喻底。其中,本體是認知對象,即認知主體要去識別理解的目標內容;喻體是認知本體的載體,即承載了與本體具有相關性或相似性的信息符號;喻底是隱喻所要傳達的內涵意義,即喻體與本體對應關系的具體指向內容。對于文章所研究的概念“理想信念”而言,根據隱喻基本構成要素是否出現及其明晰度,我們可以將概念隱喻分為以下幾類。

1.明喻型

明喻指隱喻各要素均直接出現。例如“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實踐才是聯系二者的橋梁。”[14]該隱喻句中本體分別是現實、理想、實踐,喻體對應為此岸、彼岸、橋梁,喻底則揭示了現實、理想和實踐三者之間的關系。由于明喻當中基本要素直接出現,概念明晰度較高,因此,明喻對于認知主體來說所付出的認知努力較少。上文關于理想信念的例句中,句 ⑤ 和句 ⑥ 也都屬于明喻型概念隱喻,其中句 ⑤ 中本體是理想信念,喻體是標尺,喻底是講用理想信念可以作為判斷標準衡量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高下;句 ⑥ 中本體是科學的理想信念,喻體是燈塔和風帆,喻底是說明科學的理想信念能為人們指引方向、提供動力。明喻在本體、喻體都明確的情況下,喻底顯示了教育者想要表達的教學思想,受教育者只需對喻底信息進行識解便可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內容。

2.間喻型

間喻指部分隱喻要素間接出現。與明喻型概念不同,間喻型概念中隱喻要素是通過表征其相關特點的詞語出現的,如“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本體理想、奮斗直接出現,喻體通過光、路代指出現,喻底揭示的是理想如同能發光的物體,奮斗仿佛是行進路程,理想可以為奮斗指明方向。間喻又可分為本體間喻、喻體間喻和整體間喻。如教材中下列幾個隱喻表述:

⑦ 樹雄心、立壯志,是關系大學生一生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15]⑧革命理想高于天。[16]

⑨夢在前方,路在腳下。[17]

句 ⑦ 中本體概念“理想信念”通過“雄心”“壯志”代指出現,喻體“重大課題”直接出現,屬于本體間喻,再如“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18]本體概念“信仰、信念”是通過限定其范圍,即用具體指向的部分代替整體概念而間接出現的,喻體“政治靈魂”“精神支柱”則直接出現,喻底揭示了具有特定內容指向的信仰信念對于共產黨人的重要意義。

句 ⑧ 按照概念隱喻理論傳統三分法來看屬于方位隱喻,而從隱喻要素的角度分析則屬于喻體間喻,因為“革命理想”作為本體概念直接出現,而喻體概念并沒有直接出現,“天”只是作為人們經驗中的高高在上的空間方位概念代指革命理想與之對比的參考物,喻底揭示的是革命理想的崇高性和重要性,超過我們習慣認知中所能企及的高度。再如教材中提到“同學們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為人生的發展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19],這段講話中包含了多個隱喻,“信仰、精神、思想”作為本體直接出現,而喻體“建筑、有機體、航船”是通過建筑物的基礎、有機體的要素、航船的方向盤間接出現的。

句 ⑨ 中本體和喻體均間接出現,屬于整體間喻。本體理想用夢代指,喻體用前方代指未來的事物,喻底揭示的是理想是關于未來的目標。再如“共產主義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么簡單,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們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就不去做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20]該隱喻中前半句中本體遠大理想用共產主義指代,喻體用土豆燒牛肉這一菜品代指簡單加工過程,喻底揭示的是遠大理想的實現是一個漫長過程,不像做飯燒菜那么容易,后半句喻體用海市蜃樓代指虛幻景象,指明遠大理想不等于渺茫的幻想。從上述關于幾種類型的間喻分析可知,由于間喻中隱喻要素部分(或整體)間接出現,致使明晰度較低,認知主體需要先判斷間接出現的隱喻要素所指代的內容,而后才能確立本體和喻體之間的對應關系,因此,間喻對于認知主體來說需要付出較多的認知努力。

3.暗喻型

暗喻是指部分隱喻要素沒有以直接或間接的概念出現,隱喻表達呈現出隱晦、模糊的特征。其中,較為常見的是喻底不出現的隱喻,例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本體“綠水青山”,喻體“金山銀山”,喻底揭示的是一種環保理念,強調保護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要還山水本色,才能實現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上文例句 ③ 和 ④ 也屬于喻底沒有出現的暗喻,盡管本體理想信念、喻體“鈣”和“定向器”都直接出現,但是喻底所包含的寓意需要人們對鈣和定向器本身的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夠揭示,因此,對于不具備相關認知基礎的人來說,理解暗喻的首要任務是搞清楚喻體的概念含義,而后尋找喻體與本體兩者之間相互映射的關系。

暗喻中本體不出現的情況,如:“打虎拍蠅”,喻體“老虎”喻指位居高層的腐敗官員,“蒼蠅”則指身處基層的腐敗官員。“打虎拍蠅”反映了黨中央在懲治腐敗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和政策措施,即“老虎蒼蠅一起打”。作為反腐熱詞,“打虎拍蠅”已經成為人們熟知的用語,本體不出現也不影響公眾對該隱喻的理解,就像“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隨著該隱喻的宣傳和普及,公眾自然會聯想到理想信念這一本體。但是,如果缺乏對相關表述的認知基礎和文化經驗背景,對于類似“打虎拍蠅”這種隱喻概念就無法獲得準確認知。

暗喻中喻體不出現的情況,如:“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21]該隱喻中喻體并沒有出現,我們只能通過“動搖”“滑坡”這類意向詞將理想信念與建筑物、山體等物象關聯。另如教材中提到:“理想和信念難以分割地緊密聯系在一起”,[22]該隱喻中“難以分割”一詞體現了將本體概念理想和信念視作一種實體的意指,但由于喻體沒有出現,這種具有難以分割特性的實體無法確證。

由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暗喻當中由于隱喻要素出現少,明晰度照比明喻低,特別是只出現本體或喻體的情況,明晰度比間喻還低,對于認知主體來說存在較大的認知困難,往往需要結合上下文語境或具備相應的文化背景及經驗常識才能獲得準確的認知結果。

三、“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功能作用

不同類型的概念隱喻在語言表達和文字表述中發揮著不同的功能,“隱喻的本質就是通過另一種事物來理解和體驗當前的事物。”[23]理想信念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疇,多種隱喻表達從多維度傳遞著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內核。傳統隱喻觀認為隱喻主要具有修辭功能,現代隱喻學則提出隱喻除了語言學功能,還具有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等。深人分析教材中理想信念概念隱喻除了具有一般隱喻的上述功能之外,實際還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功能。

首先,理想信念概念隱喻具有育人功能。“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概念本身即是隱喻,將人的成長比喻成植物的生長。青少年作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群體對象,教材中指出他們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好比小麥的灌槳期,這個時候陽光水分跟不上,就會耽誤一季的莊稼。”[24]那么理想信念對于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有什么作用,教材中使用了大量關于理想信念的概念隱喻,典型隱喻如“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鈣’”,詮釋了理想信念對于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滋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個人精神上“缺鈣”,就容易精神空虛甚至陷入精神荒漠,既不可能感受精神生活的豐滿充實,更不可能承擔時代所賦予的歷史重任。再如“使理想信念之花結出豐碩的成長成才之果”[25]等隱喻,理想信念概念隱喻圍繞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人的成長成才過程通過用種子、花、果實、土壤等植物生長發育階段及生存環境進行映射,深化對意識形態育人過程的理解。

其次,理想信念概念隱喻具有導向功能。一方面是關于理想信念的正向隱喻傳遞了正能量,激發了正向的道德認同和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教材中還采用了不少反向隱喻,以發揮概念隱喻的警示作用。如教材為闡釋“理想指引方向,信念決定成敗”這一觀點,使用了如下隱喻:“如果說社會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燈塔和遠航的風帆。沒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動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隨處漂泊,甚至會沉沒于急流之中。\"[26]該隱喻將社會、人生和理想信念之間的關系,用大海、小舟、燈塔和風帆進行了形象的喻指,揭示了理想信念的導向功能。另外,我們經常稱理想為“彼岸”,號召人們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這些實際都發揮著概念隱喻的導向作用。

再次,理想信念概念隱喻具有激勵功能。教材中不僅用隱喻說明理想信念昭示奮斗目標,而且用隱喻揭示理想信念能夠提供精神支柱,催生前進動力。如“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在亂云飛渡的復雜環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壓頂的巨大壓力下退縮逃避、在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下繳械投降。”[27]隱喻中通過使用“迷失方向、退縮逃避、繳械投降”等戰爭隱喻,為我們形象刻畫出在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理想信念的支撐性和戰斗力。正像教材中寫到的:“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28]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概念隱喻激勵人們不斷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斗。

最后,理想信念概念隱喻具有凝聚功能。教材在緒論中對中國夢的描述:“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29]通過人對夢的具身體驗映射國家發展目標和民族復興偉業是需要通過每個人為之奮斗,才能夠匯聚起實現夢想的磅礴力量。再如教材第一章在論述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時,運用了十分形象的擬人隱喻:“社會猶如一個有生命、有活力的有機體,個人猶如這個有機體中的細胞。只有有機體的所有細胞都充滿活力,這個有機體才能是生氣蓬勃的;細胞如果脫離了有機體,也將失去賴以存在的必要條件。”[30]該隱喻不僅闡明了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發展的有機聯系,而且為教材后續章節提出的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統一等內容做好了理論鋪墊。個人理想缺失會得“軟骨病”,社會有機體缺失理想就會產生“肌體病毒”,甚至形成“痼疾”,各個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夠實現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偉大復興夢想。

四、“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善用路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一次提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命題,理想和信念是辯證統一且相互交融的兩個概念。31]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修辭功能讓理論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認知功能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概念內涵,意識形態功能則發揮著樹立“三觀”激發情感與鞭策行動的重要作用。因此,為進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我們應學會善用理想信念概念隱喻,有效促進概念隱喻的功能發揮。

一是正確運用概念隱喻以求真知。使用概念隱喻是為了更準確地理解概念內涵,傳統隱喻理論從修辭學的角度把隱喻看做是對正常語言使用規則的偏離,隱喻理解的過程是對語言偏離的消除過程。現代隱喻學從思維、認知、經驗等層面對隱喻的認知功能進行了審視。理查茲(I.A.Richards)在《修辭哲學》中首次確定了隱喻的基本要素,并指出隱喻意義是在本體和喻體之間的互動過程產生的。而隱喻意義并不完全與本體或喻體的某一語義重合,因此可以說隱喻創造了意義。[32]從認知科學的維度出發,識解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過程就是對隱喻所包含的意識形態內容意義的理解過程。為使概念隱喻能準確傳遞意識形態內容,既要遵循修辭學語言偏離有度的原則,同時也要符合認知科學本體與喻體有效互動的要求。前文分析了概念隱喻的不同類型結構,不同概念隱喻的認知策略和識解過程具有差異性。準確運用概念隱喻就是要根據不同教育對象,采取不同類型結構的概念隱喻,如面向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需要采取明喻型概念隱喻才有利于教育信息的有效傳遞,而面向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采取間喻或者暗喻型概念隱喻有時更能激發學習者的探知興趣。我們強調的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實際就是要根據教育對象的認知階段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這是準確運用概念隱喻應該堅守的基本原則。

二是守正創新概念隱喻臻于至善。隱喻是人類概念系統的核心,人類概念系統是認知科學的核心。概念隱喻的系統性、連貫性、復雜性等特征源于人類文化與經驗的長期積淀。對于理想信念概念隱喻來說,從古時孔門言志暢言“大同”理想到近代仁人志士高呼救國理想,再到新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守正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既要深人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熟練掌握經典著作中的“批判的武器“灌輸論”“卡夫丁峽谷”等隱喻表述,以扎實的理論基礎奠基思維發展的高度。同時要認真學習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學經典,深刻理解國學經典中“水之喻”“山之喻”“君子之喻”等傳統譬喻思維,繼承“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中國思維傳統,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新型概念隱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善于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33]一方面我們要善于提煉標識性概念隱喻。中國共產黨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不同歷史時期,提出了許多標識性概念隱喻,如“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等,這些概念隱喻充分發揮了統一思想、澄清謬誤,凝心聚力、團結鼓勁的作用。進入新時代,我們要繼承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同時依據時代發展和受眾認知水平變化對以往標識性概念隱喻進行創新性轉化。如新時期提出的“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是第一動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等。另一方面我們要善于打造多模態隱喻。傳統隱喻是基于修辭學視角將語言作為主要載體,而隨著隱喻的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意識形態等功能的不斷發掘,現代隱喻形式已經突破了單純的語言文字框架,尤其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開發與廣泛運用,包括圖片、音樂、影像、動漫、虛擬現實等多模態隱喻呈現出的新質感為受教育者帶來全方位的具身體驗。加強概念隱喻創新能力就是要結合知覺隱喻、視覺隱喻等多模態隱喻理論研究成果,探索人工智能時代身體隱喻、符號隱喻、圖像隱喻等隱喻新質態與新功能,打造更多有利于理想信念教育提質增效的新型隱喻形式。

三是恰當運用概念隱喻美美與共。隱喻最早作為修辭學家研究的對象,是說話藝術的體現。亞里士多德曾把善于運用隱喻的人稱為是語言藝術的天才。盡管隱喻表達偏離了日常用法,使語言失去了清晰性,但隱喻卻使語言變得生動、新奇、婉轉或更具美感、更有氣派。首先隱喻使用應恰如其分。不為故意追求語言的新奇而嘩眾取寵,隱喻使用的初心和目的都應是為了使語言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使表達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尤其對于理想信念教育這種意識形態內容,“理想信念不是拿來說、拿來唱的,更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只有見諸行動才有說服力。”[34]理想信念概念隱喻的使用是通過發揮其修辭功能更好地服務于認知和意識形態功能。其次隱喻使用應恰逢其時。教材中提到“每一代青年都要面對和回答時代的問卷”,[35]喻底揭示了人的一生如同考試一樣,每一代人都是趕考人。理想信念概念隱喻隨著時代發展,必將在時代問卷中呈現出新的樣態。理想信念概念隱喻基于文化經驗交流,也隨著人類文明沖突的歷史演進打上時代的烙印。恰逢其時地運用概念隱喻既要求我們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地更新教育話語體系,也要求我們把準育人時機,提升隱喻表述能力。最后隱喻使用應恰到好處。這里的“好處”就要做到以喻達意、以喻導行,因為隱喻本身是“利用一種概念表達另一種概念,需要這兩種概念之間的關聯。這種關聯是客觀事物在人的認知領域的聯想”[36],聯想需要以客觀事物為依據,而不是隨心所欲牽強附會。相似性或相關性是概念隱喻得以產生的前提,通過人們熟悉的概念來映射抽象的事物,以使抽象事物變得生動具體,便于受教育者準確把握其實質。馬克思認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37]以喻導行是為了充分發揮意識形態育人、導向及激勵作用,隱喻作為一種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其效果最終體現在受教育者行為的踐履中。隱喻不僅要發揮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無聲潤物效能,引發學生認知層面的變革,也要體現顯性教育驚濤拍岸的聲勢,推動學生行為方面的創新,這才是教育之道。

參考文獻

[1]劉建軍.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史[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1.

[2]吳潛濤.正確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學含義[J].教學與研究,2011(4) :5.

[3][4][5][6][7][8][9][11][12][14][15][16][17][18]

[19][20][22][24][25][26][27][28][29][30][34][35]思想道德與法治(2023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43-44,45,47,47,49,43,43,133,159,61,67,55,64,54,49,56,46,21,49,47,49,61,3-4,15,64,1.

[10][23]萊考夫,約翰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何文忠,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1,3.

[13] 王任華,賴良濤.隱喻的認知符號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29.

[2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

[31] 劉建軍,特尼格爾.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5(1):1.

[32][36]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30,99.

[33]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35.

[3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責任編輯:張學玲]

猜你喜歡
概念教材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幾樣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高清| 色天堂无毒不卡|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乱视频网站|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a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毛片在线播放a|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18在线播放|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区|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91国内在线视频|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伊人成人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婷婷亚洲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亚欧美国产综合| 福利视频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日韩在线2020专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亚洲三级成人|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少妇精品网站|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欧美精品二区|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丝袜国产一区|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天天色天天综合|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成人精品亚洲| 亚洲第一视频网|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久久网综合|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播放国产99re| 欧美中文一区|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精品91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91 九色视频丝袜| 久久黄色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