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價持續沖高、屢創新高的關鍵節點,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簡稱“亞瑪芬”)的股東卻釋放出減持信號。
亞瑪芬在近期發布公告顯示,公司主要股東方源資本(FountainVest Partners)尋求出售其一半持股,以37.20美元-37.73美元的價格,出售3500萬股亞瑪芬股票,套現約13億美元(約人民幣93億元)。
這一操作不僅讓方源資本在6年前46億歐元聯合收購的投資中收回成本并實現超額收益,更引發市場對“中產三寶”之一始祖鳥未來增長可持續性的擔憂。
投資方在企業市值高點選擇退出是正常的資本循環,還是對公司前景有所疑慮?南都灣財社記者針對該事件分別向方源資本、亞瑪芬方面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
有媒體引用流行的說法:“只要穿上始祖鳥的沖鋒衣、lululemon的瑜伽褲、Salomon的運動鞋,就能被認證為一名精致中產。”
對于中國戶外運動品牌市場而言,亞瑪芬(Amer Sports)的名字或許尚未家喻戶曉,但這家被稱為“體育用品界勞斯萊斯”的芬蘭巨頭,旗下卻藏著一張令中產圈層瘋狂的高端品牌王牌矩陣:始祖鳥(Arc'teryx)、薩洛蒙(Salomon)、威爾勝(Wilson)、Atomic等一眾國際頂流IP。
回溯方源資本與亞瑪芬的故事,這場始于2018年的跨國收購堪稱中國資本全球化布局的典型案例。
2018年12月7日,安踏體育發布公告稱,公司聯合私募基金FountainVest Partners(方源資本)、ChipWilson(加拿大瑜伽運動品牌lululemon創始人)及騰訊組成投資者財團向芬蘭體育用品集團——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發出收購其全部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要約書。
記者查閱到天風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這場交易中,安踏領頭財團以要約價40歐元/股現金收購,總收購價46億歐元,交易規模預計26億歐元。
交易完成后,安踏體育持股58%、方源資本和Anamered Investments(Lululemon創始人ChipWilson擁有)各占21%,騰訊通過方源資本參與。
然而收購初期,亞瑪芬因業務龐雜、疫情沖擊等因素連續三年虧損,2020-2022年累計凈虧損達6.16億美元。據亞瑪芬財報顯示,2018年1-6月,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1.07歐元,同比下降5%,凈利潤為-430萬歐元,上年同期的凈利潤為-500萬歐元。
轉機源自旗下品牌始祖鳥在中國市場的現象級爆發。這個被稱為“戶外界愛馬仕”的品牌,憑借“硬殼”“軟殼”系列的饑餓營銷策略,一度被稱為中產的社交貨幣。
2024年,亞瑪芬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上市首年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51.83億美元,同比增長18%,營業利潤4.71億美元,同比增長56%。分業務看,始祖鳥所屬的戶外功能性服飾業務貢獻營收21.9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38%。中國市場更成為增長引擎:2025年一季度大中華區銷售額4.46億美元,同比激增43.1%。
伴隨業績上漲,亞瑪芬市值從收購時的約46億歐元躍升至2025年6月的超200億美元,漲近4倍。
為何選擇在品牌估值登臨歷史高點時套現?有分析認為這是資本對市場周期的精準把控。此次方源資本出售一半持股后,仍保留6.2%股份,既鎖定13億美元現金收益,又留存未來增長紅利。
但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方源資本的減持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在消費分級與宏觀經濟波動的雙重作用下,高端品牌的資本估值與“市場真實需求”之間的鴻溝正在顯現。
事實上,后疫情時代高端消費市場結構正在發生轉變:當資本市場仍在為戶外奢侈品的社交貨幣屬性賦予高溢價時,真實消費端已開始對“千元外套褪色”“品牌短袖不能水洗”等產品力短板提出質疑。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截至2025年6月6日,涉及始祖鳥的投訴達2657條,多數指向質量問題。
有消費者反映自己在線下門店購入2000元級的gamma hoody外套,在穿著1個月左右的時間后,出現前胸后背等部位顏色明顯變淺的問題,聯系售后維修,客服卻給出無法更換或維修,因為產品無異常的答復;還有消費者在線下專柜購買的KRAGG SL COTTON EMBLEM CREW短袖T恤,穿著一次水洗后出現嚴重起毛起球和縐印質量問題,但專柜拒絕退貨和更換。
亞瑪芬旗下另一高端品牌薩洛蒙(Salomon)同樣陷入質量爭議漩渦。在黑貓投訴平臺,涉及該品牌的投訴超800條。有消費者在官方網店購入一雙售價1298元的運動鞋,累計穿著不足10次便出現鞋底開裂;更有消費者反映,其在專柜購買的1498元限定款鞋履,僅穿過兩三次后送正規干洗店清洗即發生嚴重掉色。
這些投訴引發消費者對產品耐用性的質疑,千元級產品難以經受日常使用考驗,所謂“奢侈品級品質”的承諾正遭遇現實拷問。
在社交平臺,“始祖鳥平替”的話題成為熱點,隨著凱樂石、北面等品牌推出性價比更高的同類產品分流年輕消費者,高端品牌始祖鳥也引發部分消費者關于“性價比”的討論。
而在品牌認可度受到部分質疑時,更深層的挑戰則來自市場趨勢的微妙變化。
中信證券近期發布研報指出,在經歷了2024年年末的復蘇曙光后,全球奢侈品行業2025Q1再度承壓。基于中信證券統計,行業平均增速同比持平(vs.24Q4增速為+3%,24Q3增速為-4%),同時品牌、品類間業績持續分化。在消費者愈發理性、講究“質價比”的背景下,行業大幅提價與創意提升并不匹配,疊加當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中信證券認為行業短期壓力將持續。
盡管當前全球消費市場面臨宏觀經濟波動、高端消費承壓等多重挑戰,但亞瑪芬近期業績卻展現出較強的韌性。
5月20日,亞瑪芬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3%,歸母凈利潤為1.3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10萬美元,同比增超25倍。
實際上,上市一年來,亞瑪芬的業績遠超資本市場預期。2024年,公司曾三次調整全年收入預期,最終定格在16%-17%,而實際增速更是高于預期,達到了18%,全年營收攀升至51.83億美元。
步入2025年,市場環境與增長預期出現變化。年初,亞瑪芬將全年收入預期下調至13%-15%,這一調整引發行業關注。不過,得益于一季度營收佳績,亞瑪芬隨之將全年收入增長預期上調至15%-17%。即便如此,相較于2024年18%的實際增速,2025年的預期增速仍稍顯遜色,顯示出亞瑪芬對增長節奏的審慎判斷。
與此同時,在高端戶外服飾領域,原本由始祖鳥主導的局面正悄然生變,如今已演變為一片競爭激烈的紅海。
今年2月,Lululemon官宣F1傳奇車手劉易斯·漢密爾頓為品牌大使,此前也已簽約中國首位F1車手周冠宇。通過與頂級男性運動明星合作,Lululemon試圖借助他們的影響力,打破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偏女性化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男性消費者;與此同時,迪桑特、可隆、伯希和等競品也在中國市場大力加碼營銷。值得一提的是,4月28日,伯希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于香港主板上市。
面對內外部壓力,亞瑪芬正啟動多維度轉型。
安踏集團執行董事、亞瑪芬首席執行官鄭捷曾表示,“始祖鳥將在2025年推出更多鞋類產品,該品類將成為品牌重要的盈利性增長動力,無論是在零售還是特定的批發領域。”
據公開報道,始祖鳥已在近期宣布成立鞋履業務部門,由裝備戰略與企業項目管理辦公室副總裁Renée Augustine領導。
資料顯示,Renée Augustine曾在耐克工作超過10年,擔任增長主管和業務發展總監等職務;并曾任安德瑪的企業戰略高級總監,負責領導品牌全球消費者戰略制定。
此外,亞瑪芬也提到,始祖鳥將向女性市場發力。
在2024年業績電話會議中,亞瑪芬CEO鄭捷透露,始祖鳥第四季度女裝在各地區市場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超過了男裝和品牌整體增速。
但在性價比至上,高端品牌逐漸“祛魅”的浪潮下,“一鳥難求”或將成為過去時,始祖鳥能否穿越周期,仍有待觀察。而對方源資本而言,剩余6.2%股份的價值,或取決于亞瑪芬能否持續打造出第二個、第三個“始祖鳥級”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