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無疑是今年兩會期間的焦點話題。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將“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并公布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市場信心的具體舉措,凸顯出政府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
在政策利好和市場變革的雙重推動下,如何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找準產業升級方向,成為擺在民營企業家面前的重要課題。上海海企匯客企業管理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企匯客”)從大健康產業起步,發力數字化轉型升級,再到定制化電商探索,創始人付北方憑借獨特的商業思維和敏銳的商業眼光,帶領企業步入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快車道。在他看來,“商業的本質是供需匹配,而技術的進步不斷拓寬這一匹配的效率和精準度。企業只有順應時代需求,才能找到持續增長的動力。”
起步:立足銀杏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們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健康就會成為新的剛需。”付北方在談及創業初衷時說道。2017年,他察覺到國人的健康觀念正在從“被動治療”向“主動養生”轉變,市場對“治未病”健康產品的需求快速增長。然而,當時的大健康市場仍以標準化生產和大規模供應為主,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尚未被充分挖掘。面對這一行業痛點,付北方決定深耕大健康領域,探索行業的增量空間。
在眾多大健康賽道中,他選擇銀杏產業作為突破口。這不僅是因為銀杏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市場認知度,更因為這一產業缺乏品牌化運作,附加值較低,市場潛力巨大。他認為,如果能夠整合產業鏈資源,深耕品牌建設,銀杏健康產品完全可以被打造成高附加值的新消費品類。
為此,付北方深入江蘇泰興等銀杏核心產區,與當地種植戶直接建立合作關系,直接采購銀杏原料,優化供應鏈體系,并推出銀杏健康營養品、銀杏咖啡、銀杏健康護膚品等一系列產品,創辦了“沃相杏”“親杏”“記憶銀杏”等品牌。他通過推動健康食品品牌化,讓更多鄉村特色健康產品進入主流市場,不僅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市場認知度,還有效推動了當地銀杏種植業的產業化升級,促進鄉村振興發展。付北方深知,鄉村振興不能只靠補貼,更需要依托穩定、可持續的產業支撐。因此,他堅持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深耕鄉村健康產品的附加價值提升,讓農業資源與健康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了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向共贏,為商業模式創新奠定了基礎。
然而,他很快意識到,市場競爭不僅僅是產品之爭,更是文化價值之爭,消費者的健康認知,往往與文化認同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因此,付北方積極推動“沃相杏銀杏方”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5月,“沃相杏銀杏方”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使得企業銀杏產品具備了更強的品牌溢價能力,還增強了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從產品研發到品牌塑造,從文化賦能到鄉村振興,付北方不斷挖掘銀杏產業的市場價值。如今,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他將眼光放在了更遠處。
發力:數字化驅動,重塑商業鏈接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的今天,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付北方也深諳此道,開始著眼于更深層次的商業創新。“流量成本持續攀升,用戶忠誠度不斷下降,單純依靠‘以廣告換流量、以低價搶市場’的模式,已難以適應新一代消費者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未來的增長點不在于‘賣得更多’,而在于‘連接得更緊密’,在于‘賣得更精準’”。
基于這一判斷,付北方在2020年8月正式推出秀員APP,這是隸屬海企匯客公司孵化的一款集社交直播、短視頻購物、本地新零售于一體的應用軟件,主要以移動數字互聯為主體,將短視頻直播的主要公域流量通過數字互聯驅動分發打造主流直播私域新零售電商應用平臺。
秀員APP的核心價值,在于突破傳統電商的流量邏輯,用“精準匹配”取代“盲目推銷”,實現“人—貨—場”關系的重構。依托智能推薦,平臺能夠深入分析用戶的消費習慣和個性化需求,推送最符合其偏好的產品,提升轉化率。同時,社群裂變機制鼓勵用戶自發分享互動,使品牌傳播更具滲透力。
“數字化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商業邏輯的重塑。”付北方表示,秀員APP的推出,為未來定制化電商的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他也強調,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幾年將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多創新和機遇。對于普通創業者來說,盡早掌握和應用AI技術,將成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目前,海企匯客已經在“AI+大健康”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我們正將AI技術應用于銀杏提取物的研發與生產,通過智能算法優化工藝流程,降低能耗的同時提升產品純度。”付北方介紹道,此外,秀員APP平臺還整合了AI測膚、AI問診等健康管理功能,讓用戶在購買大健康產品的同時,享受更加個性化的服務體驗,使消費過程更加智能、貼心。
未來:定制化電商,引領新消費時代
如果說大健康產業是海企匯客的起點,數字化轉型是發展的加速器,那么定制化電商則是它未來的戰略方向。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如何構建差異化優勢呢?付北方的答案是:“讓消費者成為產品的創造者”。
隨著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市場消費需求也逐漸發生變化,他們不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標準化商品,而是更關注個性化表達和情感共鳴,希望商品能具有獨特性和情感價值。付北方敏銳地觀察到了這一趨勢,并認為未來市場將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轉變,品牌如果不能滿足這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則可能面臨淘汰,未來的商業將不再是“千人一面”的單向供需關系,而是以用戶需求為驅動,進入“千人千面”的發展模式。
對此,付北方計劃實施“定制化電商”的發展戰略,其核心在于讓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創造”。在傳統商業模式下,企業生產什么,消費者只能選擇什么。但在定制化商業模式下,消費者可以深度參與產品設計,決定產品的外觀、功能、包裝甚至與品牌聯名共同創作IP,這不僅增強了消費者的參與感,也讓品牌與用戶之間建立起更為緊密的聯系。同時,通過AI、大數據、柔性制造以及智能供應鏈系統等技術,企業可以精準預測用戶需求,實現個性化定制,降低小批量生產的成本,讓“按需生產”取代傳統的“先生產、后銷售”的模式,推動商業模式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供給”演進。
“未來的商業不再是簡單的買賣,而是人與品牌的共創關系。”付北方表示,真正理解消費者需求,并用科技賦能定制化生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創造更大價值。定制化電商不僅是趨勢,更驅動了消費者的自主創新能力。當每位消費者都能擁有符合自身需求的專屬產品,品牌與用戶的關系將從交易升級為共鳴,整個商業生態也將迎來深刻變革。
結 語
回顧海企匯客的發展路徑,不難發現,它的每一次轉型都精準契合了市場趨勢,從健康消費升級到數字化用戶經營,再到定制化消費的構想,每一步都順應了產業升級的大方向。
“商業的本質,是不斷縮短人與需求之間的距離。”付北方總結道。技術的進步,讓供需匹配更精準;數字化手段,讓品牌與用戶連接更緊密;定制化模式,讓消費體驗更具個性化。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定制化、智能化、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將成為市場主流。
海企匯客的探索,或許只是個開始,但它所展現出的商業邏輯,無疑為中國民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借鑒。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順應技術浪潮,把握消費趨勢,也將成為每個企業需要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