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勞動者素質的競爭,進一步強調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高度,強調了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必要性。作為職業院校教師,在專業學習中貫徹勞動教育,增強學生勞動素養,對于學生的終身成長大有裨益。本文旨在探討在服裝設計專業班級中以刺繡為勞動實踐科目,開展“賞、悟、踐、思\"的勞動教育探索,提升勞動教育的針對性,改善勞動教育的時效性,促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
一、賞大秀激興趣,改善勞動教育的針對性
通過調研,發現學生對普通勞動接受程度不高,同時學生干部也反映,普通勞動對于這個年齡段來說,勞動強度遠遠不夠,形式也很單調。為此,根據學生平時對服裝專業實訓課感興趣的實際情況,選擇勞動教育與專業實踐結合開展創造性勞動。
巴黎國際服裝展可謂是世界服裝潮流的風向標,中國國際服裝周是中國服裝設計師的頂尖舞臺,這些都是學生心中的向往,欣賞大展大作是他們的興趣所在。于是,組織學生尋找巴黎國際服裝展和中國國際服裝周的心儀作品,自行制作成課件,開展佳作欣賞主題學習。
學生整理的心儀作品很快出爐,包含中國元素的服裝受到青睞,巴黎時裝周中國設計師關淑敏、郭培的作品廣受歡迎,他們充分運用了大量使用了中式錦緞、提花羅紗、極品真絲、繡花釘珠等高端面料,采用刺繡、重工刺繡以及編織、盤花、流蘇等元素貫穿交織,讓設計圖案呈現出更加生動的狀態。這些采用東方美學彰顯文化出自信,自然是參展的大熱門,從學生的熱情高漲中,改善勞動教育的針對性目標得以達成。
二、析大作悟美德,落實勞動教育以勞樹德
學生對設計師的設計作品中刺繡的運用印象非常深刻。刺繡部分是從一針一線體現出來的,是設計、技能、藝術,也是體力的付諸。這一針一線的工藝,在我們國家經過了兩千年的流傳,通過一針一線的勞動,古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我帶領學生從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研究開始學習。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從歷史記錄中可見一斑,廣州南越王墓中有成捆的織物,還有很多器物也是用織品包裹捆扎的。大量整匹整卷的織品已經炭化,其中絕大多數是絲織品,有絹、羅、紗、錦、麻五類織物。唐開元年間,廣州設立市舶使,民間海外商貿活動逐漸興盛,廣州設立“蕃坊\"供外國商人居住。絲綢刺繡作為重要的傳統貿易物資隨著商船漂洋過海。當時,中國除了外銷繡品,還把刺繡材料、繡繃、繡架以及技藝傳播到西方,促進了西方刺繡技藝的發展……
學生同樣開展了刺繡的歷史、發展、貿易的研究,了解這項勞動帶給我國人民巨大的藝術享受,創造巨大價值,達成以勞樹德的教育目標。
三、實際做躬身行,落實勞動教育以勞增智
精美的作品,悠久的歷史,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勞動欲望直線上升。抓住時機帶領學生躬身入局,親自體驗。我們在學校廣繡大師工作室的指導下,開展勞動學習。
大師工作室的導師帶領學生從認識制作工具開始學習,有繡線、繡針、花架、絲綢底料、搭手竹等,廣繡品種齊全按刺繡材料分,主要有真絲絨繡、金銀線繡、線繡和珠繡四類,我們的學習作品是廣繡經典選題《荔枝圖》,選擇金銀線繡。
勞動過程按照刺繡的步驟進行,首先是準備工作;第一步是打底,選擇刺繡的花樣,用鉛筆、水彩打底,這一步驟就充分用到了平時學習的素描和線條的功力;第二步就是定繡布,用花架把繡布固定,用針線把繡布縫起,繃緊,以便繡的時候繡布平整花樣不變形,學生在這個步驟干得津津有味;第三步是準備各種針、各色絲線,取線,做完這步就可以靜心開繡了。
導師穩定準確的基本功,精湛的技法,讓學生對刺繡充滿了崇敬之情,對勞動如何創造價值有了深刻的體會,他們作品可能顯得粗糙、幼稚,也有可能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但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的理念在學生心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四、得成果深反思,落實勞動教育以勞育美
學生的勞動課程《荔枝圖》結束了,從刺繡的發展史中得到了文化的滋養,樹立了文化自信,從大師工作室的花架上拿起了絲線穿過了繡花針,深刻體會到什么是真正的繡花功夫的魅力,回想起巴黎國際服裝展中國國際服裝周上引發巨大關注的國潮服飾,小小的點綴就產生大大的魅力所在,對自己從事在服裝的設計上底氣明顯足了,自信明顯增強,設計的視野開闊了。不少學生提出,在圍巾、披肩、甚至牛仔服上大膽采用刺繡的點綴,設計作品大放異彩。
刺繡,托起色彩斑斕的繡線,指尖在細密的絲線間輕盈穿梭,勾連著真實與想象,編織著當今與過去的橋梁。勞動教育,寄托著傳承和發展,踐行著美好和未來。
在服裝專業中開展“刺繡”項目式的勞動教育課程,著眼于創造性的勞動教育的開展,小小的刺繡,可以滿足勞動教育“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要求,同時,作品形成的過程也是讓學生接受鍛煉,磨煉意志的教育。
在開展勞動教育時,還要考慮處理勞動與學習的辯證關系。一方面是在勞動教育中強調價值觀念的引領,那就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在本質上的一致性,同時加強同學們對勞動創造一切美好生活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勞動教育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求知欲,激發個人成就感。這兩個方面在本次項目化勞動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勞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教師是實施勞動教育的主力軍,只有深入理解新時代學生的身心狀況,深入理解勞動教育的目的作用,利用專業教育的環境和條件,便可以在勞動教育中讓學生感受勞動的魅力。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