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小學語文課堂正邁向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培養的新階段。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如何實現“教一學—評”一致性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探索的重點。對此,本文以《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教學實踐為例,細致剖析新課標背景下這一策略的實施方法,探討如何提升教學水平,營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新課標理念下“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內涵
構建協調一致的課堂生態系統,關鍵在于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要求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四個要素形成閉環,相互配合、相互呼應,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教學目標是引領教學活動的燈塔和評價的依據,必須明確具體、切實可行,與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緊密結合,確保所有教學活動和評價都圍繞統一目標展開。教學內容是連接教學目標與學生的橋梁,必須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嚴格遵循課程標準。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通過多樣化和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興趣,引導積極參與學習。教學評價是全面了解學生發展過程和學習水平的手段,需要具有多樣性、過程性和激勵性,以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實施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引領教學方向
新課程標準下,教學目標的設定至關重要。首先,明確性與具體性是基礎,確保“教”“學”“評\"高度一致,提升教學質量。其次,教師需深入理解課程標準,增強意識,以發展性為核心,組織教學活動。最后,注重個體差異,摒棄“一刀切”,依據學生語文基礎,豐富情境教學目標,引導每位學生,促進全面成長。
2.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在實現教學目標與貫徹“教一學一評”一致性中占據核心地位。在新教學標準下,需精心選擇內容,注重思想性、時代性、基礎性和趣味性,使課堂高效而充滿趣味。內容應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連,滿足教學要求。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此外,教學內容需具備系統性和連貫性,助力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為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3.合理運用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下,教學方法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確保“教”“學”“評”一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注重自主學習,結合多媒體手段。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講授、討論、探究等多樣化方法,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深層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效果。
4.完善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下,教學評價是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核心。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應關注目標達成、方法效果及學生參與度。采用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形式,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狀態,促進“教”“學”“評\"高度一致,提升教學效果。
三、《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實踐貫徹“教一學一評”一致性方案的分析與探討
1.明確教學目標
教授《吃水不忘挖井人》時,教師先明確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和課文內容特點,確立具體教育方向。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大意,并感悟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精神。
過程方法目標:借助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培養學生探究、合作能力;通過朗讀、討論等活動,增強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技巧。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毛主席的敬仰,明白飲水思源之理,同時培養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擔當。
2.優化教學內容
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和課文特色,精妙調整教學內容。針對生字詞,采用多元教學法,幫助學生扎實掌握。通過深入探究課文主題,結合朗讀與討論,讓學生體會毛主席的高尚情操。同時,結合課文巧妙拓展知識,深化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及人物故事的理解。
3.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中,教師秉持學生主體、積極參與的理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深入挖掘課文精髓,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習熱情。此外,注重提升口語表達能力,通過朗讀、討論等實踐活動,增強表達能力。在教學環節,教師深知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通過提出引導性問題,激發深入思考,使學生在探究中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主旨和內涵,從而有效鍛煉并提升思維能力。
4.完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環節,教師積極實踐多元化、過程性和激勵性評價理念。結合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全面了解學生學習動態與發展水平。教師著重關注學習過程,細致分析學習態度與方法,以精準引導學習方向。同時,采用激勵性評價,點燃求知欲,促進全面發展。特別地,注重學生自評能力的培養,鼓勵深入反思學習情況,提出改進策略。這不僅讓學生明了自身學習進展,更提升其自我反思與自我提升能力。
5.案例分析與反思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實踐,深入貫徹“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理念,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知識技能目標方面,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和情境教學,不僅熟練掌握了課文中的生字詞,還能準確理解課文的核心思想,體會到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過程方法目標方面,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和課堂討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方面,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深刻理解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寓意,培養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參與度不夠高,需要教師進一步優化引導策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此外,在教學評價環節,雖然采用了多種評價方式,但對于個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關注還不夠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
綜上所述,通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實踐,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應從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評價的完善等方面入手,使“教”“學”“評”三者達至有機統一,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需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策略與方法,以契合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成長需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