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治理現代化是推進檔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工作責任制對確保檔案管理的高效性、規范性和安全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落實檔案工作責任制的過程中,應運用現代化的治理理念、方法和技術,明確行政檔案管理部門、其他相關部門以及檔案管理人員的具體責任,通過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加強監督檢查等多種方式,調動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做好組織保障工作;同時要加強宣傳與培訓,進一步提升公眾對檔案的重視以及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為檔案工作責任制的具體落實創造有利條件。
一、檔案治理現代化在檔案管理中的體現
檔案治理現代化是指將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與檔案管理深度融合,從而實現檔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新時期對檔案治理現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站在檔案事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分析和探討檔案治理現代化在檔案工作中的多重體現,為構建和實施檔案工作責任制奠定堅實基礎。
(一)現代管理理念
1.多元主體共同參與
檔案治理現代化強調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往往只有單一主體——檔案管理部門,在管理過程中難免存在監管空白和工作不到位之處。而在現代化治理模式下,除了檔案管理部門,企業、社會公眾等也都成為檔案管理的重要主體。例如,一些企業為了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會與檔案管理部門合作,建立檔案管理系統,成為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公眾也會通過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到檔案管理之中,使檔案管理主體更加多元,形成管理合力。
2.以服務為導向
檔案治理現代化要求以服務為導向,滿足不同主體對檔案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在新時期,檔案不僅是保存歷史信息的重要載體,更成為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重要資源。檔案管理部門堅持“開門辦檔案”的思路,主動了解社會公眾需求,對檔案資源進行開發,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化的檔案服務。例如,舉辦檔案展覽、開展檔案文化活動等,讓檔案信息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進一步提升檔案的社會價值。
3.可持續發展
檔案治理現代化注重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圍繞檔案管理現狀制定合理的檔案資源開發規劃,加大對檔案資源的保護力度,通過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確保檔案的可持續利用。
(二)現代管理方法
1.協同合作
檔案治理現代化強調多方協同合作,以協同管理的方法來推進檔案治理現代化進程。例如,與文旅部門共同開展檔案文化建設,將檔案文化建設作為滿足廣大公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與教育部門合作,推進檔案教育進課堂,讓學生從小就能夠學習檔案知識。通過協同管理,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效能。
2.績效管理
檔案治理現代化應用績效管理方法,提升檔案管理質量。檔案管理部門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和績效指標,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量化考核。例如,在績效指標體系建設上,將檔案查詢利用服務滿意度、檔案數字化率納入其中,并定期對檔案工作進行評估。
3.風險防控
檔案治理現代化重視采取風險防控措施。檔案管理部門對檔案管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和評估,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例如,在檔案數字化進程中會出現各種數據安全風險,應采取加密技術、備份措施等加以應對。而針對可能出現的人為影響因素和自然影響因素,則應有相對應的應急預案,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風險應對能力。
(三)現代管理技術
信息技術是檔案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檔案管理部門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價值,主動將其融入檔案管理全過程,推動紙質檔案資源的數字化。
1.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技術為檔案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檔案管理部門借助大數據技術對海量的檔案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和挖掘,方便公眾對檔案信息進行利用。
2.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在檔案治理現代化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例如,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對檔案信息的自動分類,將冗雜的檔案信息進行明確劃分,提升檔案管理效率。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用于檔案修復,通過對受損檔案進行圖像識別和修復,可以恢復檔案原貌,完整保存檔案信息。
二、檔案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檔案工作責任制的構建路徑
檔案治理現代化是新時期檔案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而檔案工作責任制的構建則是實現檔案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明確責任主體以防止出現權責不清問題,同時建立考核評價與監督機制以調動檔案管理人員參與檔案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保障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一)明確責任主體,夯實檔案管理基礎
檔案治理現代化離不開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明確各主體的責任十分重要。
1.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引領者和監督者
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檔案管理工作中要發揮好引領和監督作用。一方面,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和檔案事業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明確本地檔案工作的未來發展規劃和近期工作任務,為本地檔案工作提供指導方向,通過科學規劃,使檔案工作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另一方面,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各單位檔案工作的指導,定期對各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和檢查,以進一步提升各單位的檔案管理水平。
2.各單位檔案管理部門:具體實施者
各單位檔案管理部門應是檔案管理工作的具體實施者。一方面,各單位檔案管理部門要根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要求,完善本單位的檔案管理機制,明確檔案工作的各項流程和具體標準。從檔案的收集、整理到保管、利用、共享,每一個環節都應有詳細的規范,確保檔案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各單位檔案管理部門要積極為本單位和其他主體提供高質量的檔案信息服務。建立檔案查詢利用機制,明確檔案利用權限和具體流程,根據用戶需求提供豐富多樣的檔案信息服務,更好地發揮檔案的價值。
3.檔案管理人員:一線執行者
檔案管理人員作為檔案管理工作的一線執行者,其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一方面,檔案管理人員在落實具體工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檔案管理的各項規范和要求做好每項工作;另一方面,檔案管理人員要加強學習,提升創新意識,積極參與本單位的檔案信息化建設,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和方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關注檔案工作新動態、新技術、新方法,從中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圍繞當前檔案工作管理實際,探索新的工作方法,為檔案治理現代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建立健全考核評價與監督機制,激發檔案管理活力
1.建立考核評價機制
為確保檔案治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有必要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時應注重檔案管理規范化、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安全管理、檔案智能服務等多個方面。其一,從檔案管理規范化角度看,要對檔案管理機制是否健全進行考查,對檔案收集、分類、整理、保管是否規范進行評價。其二,從檔案信息化建設角度看,要考查有關檔案信息化的硬件設施配置情況、檔案數字化程度、電子檔案管理水平、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情況等相關指標。其三,從檔案安全管理層面看,要考查檔案安全機制執行情況、檔案庫房的硬件設施和安全保護措施執行情況、檔案信息安全防護情況等。其四,從檔案智能服務層面看,要對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檔案查詢利用的便捷性、檔案管理人員服務態度等進行考量。
2.定期開展考核評價
在考核過程中,可以采用日常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日常考核主要通過檔案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方式進行,而定期考核可以每年進行一次,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檔案采集、整理、存儲等工作進行全面考核。
3.開展動態評估工作
應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動態評估,通過定期工作考核、業務能力測試等多種方式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工作能力、工作水平進行評估。對表現優秀的工作人員要適時給予嘉獎,鼓勵他們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同時也能夠對其他人產生積極影響,形成“先進帶后進”的良性工作氛圍;對存在問題的工作人員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培訓,補齊檔案管理人員短板。
4.將考核結果與獎懲掛鉤
一方面,對在考核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一定獎勵,可以設置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等獎項,進一步調動單位和個人參與檔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對檔案工作建設不力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批評和處罰。例如,對考核不合格的單位,要結合具體問題進行限期整改;對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要給予相關責任人相應處罰。
5.持續監督檔案管理流程
通過全過程監督,查看檔案各個環節是否有違規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確保檔案管理工作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確保檔案管理工作質量。
6.跟蹤政策執行情況
隨著檔案治理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不斷有新的政策和規范出臺。要對這些政策和規范在實際工作中的執行情況持續進行跟蹤,查看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是否有執行不到位或未執行的情況。對執行不力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督促整改,確保檔案管理政策和規范真正落實到位,為提升檔案管理效能提供保障。
7.建立反饋機制
要建立反饋機制,讓檔案管理人員能夠將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情況及時反饋上來,使檔案管理部門精準掌握當前檔案工作具體情況,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
三、檔案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檔案工作責任制實施的保障措施
在檔案治理現代化的視域下,檔案工作責任制的構建與完善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在實施過程中要實行多方面的保障措施。具體而言,應通過加強組織領導為檔案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提供組織保障,同時加強宣傳與培訓,通過業務培訓增進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工作的認知與理解,提升其工作能力。
(一)強化組織領導
在檔案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加強組織領導是確保檔案工作責任制落實到位的重要前提。其一,應成立專門的檔案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由單位主要領導擔任,相關部門責任人充當成員。該領導小組負責檔案工作的具體籌劃與推進,制定明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協調解決檔案管理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二,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檔案工作會議,聽取各部門檔案工作開展情況,研究部署新時期檔案工作重點任務。其三,要建立健全的檔案工作責任制,要求各部門將檔案工作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并將檔案工作作為單位整體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確保檔案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二)加強宣傳與培訓
為更好地落實檔案工作責任制,必須重視宣傳并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一方面,要做好宣傳工作,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檔案工作取得的成就、與檔案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檔案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廣泛宣傳,讓公眾認識到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公眾對檔案的重視。另一方面,要做好檔案業務培訓。組織檔案管理人員參加各類檔案業務培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例如,邀請檔案管理專家進行授課,使檔案管理人員學習檔案管理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還要針對單位全體人員開展檔案基礎知識培訓,普及檔案管理各方面的知識,讓全體人員都對檔案工作基本流程有所了解,調動全體人員參與檔案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四、結語
總之,在檔案治理現代化的視域下,檔案工作責任制的落實非常必要。只有明確責任主體,各單位、各崗位才能夠各司其職,共同推進檔案管理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加強組織領導,重視宣傳與培訓,多措并舉,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檔案在記錄歷史、服務社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檔案事業邁向新臺階,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王萍,李依凝,張衛東.檔案治理現代化視域下的檔案工作責任制:基礎架構、影響要素與實施策略[J].檔案學研究,2024(05):14-22.
[2]張衛東,高夢凡,房姝含.檔案工作責任制構建:內涵、理念與路徑[J].檔案學研究,2024(01):28-36.
[3]連華才.楚雄州“四張清單”強化檔案工作責任制落實[J].云南檔案,2024(03):10.
[4]佚名.浙江檔案工作責任制納入法治建設規劃中期評估內容[J].浙江檔案,2023(08):7.
[5]靳玉婷.檔案工作責任制構建探索[J].山西檔案,2022(03):150-154.
(作者簡介:張曉晨,男,本科,中共洛陽市委黨校,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