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數字化與智能化背景下,智慧圖書館建設已成為圖書館的重要發展趨勢,RFID(無線射頻識別)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FID是一種高效、精準的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無線射頻實現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對電子標簽進行讀寫,達到識別目標與數據交換的目的。近年來,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不僅實現了對圖書信息的數據采集和自動識別,更極大地推動了圖書館管理的智能化進程,為智慧圖書館建設筑牢了根基。[1]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討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現狀,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對策,旨在為智慧圖書館建設提供理論參考。
二、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現狀
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圖書館建設的加速,RFID在圖書館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眾多圖書館已認識到RFID的優勢并成功實施了技術改造,實現了圖書資料管理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在國外的一些圖書館,RFID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圖書館利用RFID實現館藏書籍實時追蹤和定位,為讀者提供精準查找服務,并通過數據分析為讀者推薦更加合適的圖書。在國內,自2006年廈門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圖書館、深圳圖書館率先應用RFID以來,該技術逐漸被更多國內圖書館應用。[2]
(一)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優勢
1.提高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效率
在建設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智慧圖書館是目前圖書館建設和轉型的重點方向。[3]現階段,RFID在智慧圖書館中的應用顯著提高了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效率。其一,傳統的人工盤點方法耗時長、易出錯,而采用RFID電子標簽和閱讀器,圖書館工作人員能迅速、準確盤點館藏書籍,減輕其工作壓力,使其更專注于讀者服務。其二,RFID還能實時追蹤和精確定位館藏書籍,便于圖書館工作人員查找圖書位置,進一步提升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效率。以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圖書館為例,自引進RFID后,該圖書館實現了圖書自助借還、精準定位、快速查找和自動盤點等功能,圖書館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這種高效的圖書資料管理方式節省了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圖書資料管理方面的時間,優化了圖書館的運營模式。
2.增強館藏書籍的安全性
在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應用RFID顯著增強了館藏書籍的安全性。其一,當館藏書籍被帶出圖書館時,安全門能夠感應圖書上的電子標簽,檢測圖書的借還狀態,若檢測到未被借出的圖書被帶出,則能發出聲光報警。其二,該系統能夠快速檢測館藏書籍擺放情況,包括錯架、缺失等問題,并及時生成盤點報告,提醒圖書館工作人員圖書缺失,保障館藏書籍的安全。這種全方位、智能化的安全保障體系,為智慧圖書館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館藏書籍創造了一個更加安全的存儲環境。
3.提升服務質量
圖書館應用RFID自助借還系統,顯著提升了圖書館服務質量。其一,這一舉措極大地簡化了借還流程。讀者只要將圖書放置于掃描區,系統即可自動讀取圖書信息并完成借還,全程無須人工干預。應用自助借還系統后,人工操作減少,借還時間由平均5分鐘縮短至2分鐘以內,讀者排隊時間顯著縮短,人為錯誤率降低,圖書館運轉更順暢高效。[4]這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還大幅縮短了讀者等待時間,使借閱程序更便捷。其二,傳統圖書館的固定開放時間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讀者借還,而設置應用了RFID的24小時自助借還機,實現了“一站式”自助服務,不僅方便了讀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也進一步提升了圖書館服務水平和讀者滿意度。這種自助服務模式的變革,極大地優化了圖書館服務流程,為讀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借閱體驗,更好地滿足了讀者需求。
(二)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困境
1.成本較高
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引入RFID,為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帶來了變革,但其成本較高的問題不容忽視,主要體現在初期實施及后續運營兩方面。一方面,RFID要有一系列軟硬件設備支持,如服務器、后臺管理系統、電子標簽、讀寫器等,購置費用高昂。例如,為實現數據的有效交互,要有高性能且功能全面的RFID圖書館應用軟件,實現射頻系統與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連接,提升整個系統的穩定性與效率。[5]這對資金有限的中小型圖書館構成了較大壓力。另一方面,軟硬件系統的后期維護同樣要有資金的支撐,聘請專業的技術團隊維護或維修系統進一步提高了應用RFID的成本。因此,如何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中合理控制RFID的應用成本,實現投入與效益的平衡,成為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數據安全風險大
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RFID的廣泛應用為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同時也引發了數據安全風險問題。一方面,RFID標簽中存儲著圖書信息和讀者借閱記錄等敏感數據,若保護不當極易遭受黑客攻擊。一旦數據泄露或被篡改,會威脅讀者的隱私安全,還會損害圖書館的信任基礎。另一方面,RFID系統在與后臺數據庫進行數據交換時,若未采取足夠的安全措施,如數據加密、訪問控制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也可能被截獲或篡改,從而影響數據完整性和真實性。[6]因此,如何在保障RFID在智慧圖書館中高效應用的同時,加強數據安全防護,確保圖書館數據安全是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3.技術標準不統一
RFID雖然為智慧圖書館建設帶來了諸多便利,但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這成了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技術標準的不統一導致各廠商生產的RFID設備和系統間存在顯著的兼容障礙,數據無法順暢流通與共享。這不僅增加了圖書館采購與部署RFID設備的難度,還可能帶來系統維護方式復雜、升級成本高昂等一系列后續困擾。另一方面,技術標準的不統一還制約了圖書館未來技術升級與擴展的潛力,導致圖書館難以靈活調整RFID系統的功能與規模,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如何推動RFID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促進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順利推進,成為圖書館管理者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4.對RFID的應用意識不強
盡管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具有諸多優勢,但在實際應用中有些圖書館工作人員對RFID的應用意識并不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缺乏主動應用意識。部分圖書館工作人員對RFID的了解有限,沒有充分理解其提升圖書資料管理效率、改善讀者體驗的重要性,導致部分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應用該技術時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影響了該技術的普及和深入應用。其二,對RFID的應用僅限于表面。雖然一些圖書館已采用RFID,但多局限于圖書借還、盤點等基礎功能,未能深入挖掘其應用潛力。其三,忽視對讀者的宣傳推廣。圖書館在應用RFID時,常忽視對讀者的宣傳,導致一些讀者對RFID了解有限,難以充分利用該技術并享受其帶來的便利,進而影響了實際應用效果。
三、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對策
(一)控制運營成本,拓寬籌資渠道
針對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應用成本較高的問題,可從以下五個方面解決:其一,圖書館應合理規劃RFID系統建設,分階段實施。先進行試點,后逐步推廣,以控制成本。其二,圖書館應積極尋求外部資金支持,通過與企業合作等模式拓寬籌資渠道,以減輕經濟負擔。其三,推動合作采購,多個圖書館可聯合采購RFID設備,以降低成本。其四,實現資源共享,探索與學校、研究機構共享資源的模式,減少重復投入,實現資源高效利用。[7] 其五,優化系統配置,提升設備利用率。在構建RFID系統時,應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配置,避免過度配置,通過技術優化和合理布局提高設備利用率,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降低維護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二)加強數據安全保障
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RFID面臨數據安全風險。RFID標簽中存儲大量讀者隱私數據,數據外泄或遭篡改將嚴重威脅讀者信息安全。圖書館應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其一,應采用前沿加密技術,確保RFID標簽數據傳輸安全。其二,應構建嚴密的訪問控制體系,限制數據訪問權限,僅授權人員可訪問,防范非法訪問及篡改數據風險。其三,圖書館應定期調整安全策略,以應對技術發展和黑客攻擊方式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包括更新加密算法、訪問控制規則,定期備份數據等,確保防護措施的有效性。其四,應建立應急響應機制,一旦發生數據泄露情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封鎖泄露源,恢復被篡改數據,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網絡信息安全突發事件,并降低其造成的影響。
(三)統一技術標準
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統一技術標準是確保系統高效運行和數據共享的關鍵。其一,圖書館應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與各方協作,將自身需求融入技術標準,提升RFID應用水平。其二,選擇兼容性強的RFID設備與系統,以減少兼容難題,提升系統整體性能和穩定性,并與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確保技術支持。[8]其三,圖書館應推動數據接口開放和標準化,實現RFID系統在各圖書館之間的互聯互通,消除技術壁壘,提高系統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促進圖書館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升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整體水平。其四,加強RFID研發和創新,鼓勵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解決技術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推動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廣泛應用與深入發展。
(四)增強對RFID的應用意識,推動RFID的深度應用
在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為增強圖書館工作人員對RFID的應用意識,圖書館要多措并舉。其一,加強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確保培訓計劃覆蓋基礎知識、操作流程、維護技巧和問題解決方案等各方面,通過系統培訓,幫助圖書館工作人員全面掌握RFID相關知識。其二,組織圖書館工作人員參與專題研討會、在線學習等活動,提升其RFID應用能力。其三,深入挖掘RFID潛在的應用價值,拓展應用場景,如與智能導航、個性化推薦等相結合,滿足讀者多樣化需求。其四,與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合作,推動RFID在圖書館領域的創新發展。[9]其五,加強面向讀者的宣傳與培訓,通過多種渠道宣傳推廣,增強讀者對RFID的認知與興趣,提升讀者使用RFID的能力。其六,持續改進與優化RFID,構建讀者反饋機制,定期匯總并分析讀者反饋,迅速解決技術難題,總結經驗,為RFID的持續優化與創新提供重要參考。
四、結語
綜上所述,RFID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具有顯著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本文提出了控制運營成本拓寬籌資渠道;加強數據安全保障;統一技術標準;增強對RFID的應用意識,推動RFID深度應用等措施,進一步優化RFID在智慧圖書館中的應用。隨著RFID功能的不斷完善,智慧圖書館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圖書館管理者應積極探索RFID的應用潛力,不斷優化和完善圖書館智能管理系統,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
參考文獻:
[1]李成淵.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6(20):146-148.
[2]王愛姣,郭渝碚.圖書館應用RFID書刊定位的問題及對策——以中國農業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22,44(12):55-58.
[3]陳秋華.智慧城市背景下RFID技術在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23,9(09):78-80.
[4]陳丹,崔明.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以山東大學(威海)圖書館為例[J].科技資訊,2023,21(24):217-219+223.
[5]樊紅俠.RFID標簽定位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探析——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2(22):109-111.
[6]馮太琴,秦天宇,桑海風.RFID在圖書精細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北京化工大學圖書館RFID應用為例[J].辦公自動化,2023,28(22):59 - 61.
[7]陳定權,王孟卓,錢海鋼.圖書館實施RFID
的技術與管理問題[J].圖書情報工作, 2020,64(21):
34 - 41.
[8]蘇麗宣,徐方亮.探討數字化體驗系統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21(16):57-59.
[9]盧葆華.數字化體驗系統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2(08):108-110.
(作者簡介:白萬英,女,本科,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朱麗嫻,女,本科,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