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阿克蘇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狀,剖析了制約阿克蘇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主要聚焦于果園栽培管理、果農技術水平、品牌建設與市場銷售、產業化發展水平、科技支撐能力等方面,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進產業發展的對策,旨在為阿克蘇市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問題對策
蘋果產業作為阿克蘇市的重要支柱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阿克蘇市憑借其獨特的自然條件,所產蘋果品質優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產業發展的深入,阿克蘇市蘋果產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深入分析其發展現狀、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對策,對于提升阿克蘇市蘋果產業的競爭力、實現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阿克蘇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狀
阿克蘇蘋果作為中國蘋果產業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口感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在追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阿克蘇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發現產業優勢與不足,為產業的持續升級提供參考依據。
(一)自然條件優勢
阿克蘇市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該地區屬暖溫帶干旱氣候,降雨量稀少,蒸發量大,氣候干燥,大陸性氣候明顯。年均氣溫為10℃左右,極端最高氣溫為42.3℃,極端最低氣溫-28.4℃。年降水量63.2毫米,年均蒸發量1897.2-2602毫米。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130-1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855-2967小時,無霜期205-219天。這種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阿克蘇市的蘋果能夠充分接受陽光照射,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實糖分的積累,從而形成了阿克蘇蘋果特有的冰糖心,果面光滑細膩、色澤光亮、皮薄、肉質脆、口感風味極佳。此外,阿克蘇地區是新疆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境內水系密布,有塔里木河、阿克蘇河、多浪河等,為蘋果種植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且天山雪水澆灌無污染,進一步保證了蘋果的品質。
(二)種植規模與產量
截至2024年,阿克蘇地區蘋果種植面積為51.49萬畝,掛果面積47.92萬畝,產量90.09萬噸。《阿克蘇蘋果產業擴面提質強品牌增效益指導意見》規劃,從2025年起,地區將利用5年時間,把蘋果種植面積由現有的51.5萬畝擴大至100萬畝以上,占全疆栽培總面積的20%,加上兵團栽培面積,阿克蘇蘋果栽培面積占全疆40%,阿克蘇地區已經成為新疆蘋果種植的新優勢區,全產業鏈產值由現在的50.5億元提高至128億元。全地區現有蘋果收購、銷售、加工企業33家,生產、服務、加工、銷售合作社113家。阿克蘇的林果企業和合作社數量已達到1168家,冷庫和貯藏保鮮能力顯著增強,有利于蘋果的保存與流通。
(三)品牌建設與市場銷售
阿克蘇蘋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通過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這一知名品牌。阿克蘇地區政府和企業積極組織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等活動,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使“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如今,“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已成為高品質蘋果的代名詞,深受消費者喜愛。品牌價值的提升不僅帶動了蘋果銷售價格的上漲,還促進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阿克蘇冰糖心蘋果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遠銷至中亞、西亞等海外市場。借助浙江援阿的“十城百店”工程,阿克蘇蘋果在大城市的超市和生鮮店中也越來越常見,形成了良好的銷售網絡。
(四)政策支持
阿克蘇市將蘋果產業納入產業發展規劃。《阿克蘇蘋果產業擴面提質強品牌增效益指導意見》的出臺,為蘋果產業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為促進阿克蘇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政府設立了蘋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吸引人才投身蘋果產業發展,開展蘋果品質優化、保鮮貯藏、功能成分提取等卡脖子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創新等。同時,組織專家團隊定期為企業提供加工、保鮮等方面的技術培訓,統一了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了生產管理水平。栽植密度由過去喬化大冠稀植轉向矮化小冠密植,土壤管理得到極大重視,施肥由單一施用氮肥變為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整形修剪不斷改革,做到整形結果兩不誤,克服大小年及提高果品質量等技術日益提高。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和銷售網絡。政府免費搭建交易平臺,讓果農、企業、消費者等共同參與交易;加大對蘋果產業的投入力度,提高蘋果產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強蘋果產業的市場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二、阿克蘇市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果園栽培管理問題
1.群體和個體結構與栽植密度不協調
阿克蘇市的蘋果園現階段普遍采用喬化栽培方式,增加栽植密度或密植稀管現象較為嚴重,株間交叉嚴重,有的甚至行間交叉,全園郁閉。這影響了果園的通風透光,造成了樹冠內膛中短枝枯死,結果部位外移,普遍存在色澤不勻、果面不光潔、優質果品比例低的現象。
2.整形修剪不當
目前許多果農還采用傳統的修剪方法,過分強調樹體骨架結構,多短截的修剪方法致使樹體約有60%以上的營養用于新梢生長,冠內一年生新枝多而旺,樹體密閉,內膛密擠,光照條件差,結果晚而少,進入盛果期后結果部位外移。果農對于果樹的修剪隨意性較大,沒有掌握果樹整形修剪技術,隨著果樹的生長,果樹枝條重疊,果園透光性變弱,生產出的蘋果質量隨著樹齡的增長而下降。
3.土肥水綜合管理跟不上
果園土肥水管理技術未引起果農的足夠重視。目前生產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偏施氮肥,微肥缺乏,并多采用清耕法和大水漫灌。不能根據果樹的生長發育特性,合理施肥,根本做不到三肥五水。尤其秋施“月子肥”不重視,春施促芽肥沒施,夏季果實膨大肥不定時、不定量,施肥量、施肥時間、施肥種類等隨心所欲。新疆地下水貧乏和溝渠灌水的不確定性,成為制約蘋果生產的客觀因素,除了冬季防凍大水和春季壓堿大水外,其他生長過程不確定的供水狀態直接影響了蘋果的產量和品質。
(二)果農技術水平和意識問題
阿克蘇市果農大多科學文化素質較低,技術管理水平懸殊,特別是一些新栽果區技術力量更薄弱,對采用新技術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的認識不足,缺乏急迫感。對果樹栽培新技術缺乏認識,我行我素,不能根據品種特性,因樹修剪。有的還在以短截為主,造成年年長枝、年年去枝、年年不見花。有的拉枝時機選擇不當,未能根據果樹的生長階段和品種特性進行合理拉枝,影響果樹的形態和產量。果農們往往不能根據果樹的生長需求進行精準施肥和灌溉,導致果樹營養失衡或水分過多或過少。對病蟲害的防治缺乏科學認識,往往依賴傳統方法或經驗,難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
(三)品牌建設與市場銷售問題
1.品牌保護與管理不足
雖然阿克蘇蘋果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也有眾多企業和合作社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商標,但在品牌保護和管理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市場上存在大量假冒偽劣的“阿克蘇蘋果”,這些假冒產品以次充好,嚴重損害了阿克蘇蘋果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同時,品牌管理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各企業和合作社之間的品牌宣傳和推廣缺乏協同效應,導致品牌影響力分散,難以形成強大的品牌競爭力。
2.市場銷售渠道單一
目前,阿克蘇市蘋果的銷售主要依賴傳統的批發和零售渠道,電商等新興銷售渠道的應用相對不足。這種單一的銷售渠道使得蘋果的銷售范圍受到限制,難以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此外,在銷售過程中,果農和企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對市場價格的話語權,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導致經濟效益不穩定。
3.市場信息不對稱
果農和企業對市場信息的掌握不夠及時、準確,缺乏有效的市場預測和分析能力。在蘋果種植和銷售過程中,往往盲目跟風,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價格波動較大。同時,由于缺乏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果農和企業難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無法及時調整種植品種和生產策略,影響了蘋果產業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
(四)產業化發展水平較低
1.加工企業規模小、實力弱
阿克蘇市雖然有一定數量的蘋果收購、銷售、加工企業,但大多規模較小,加工能力有限,技術水平較低。這些企業主要以簡單的初加工為主,如清洗、分級、包裝等,缺乏對蘋果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產品附加值低。同時,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難以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制約了蘋果產業的延伸和拓展。
2.產業鏈銜接不緊密
蘋果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和協同發展。在產前,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供應缺乏規范和監管,質量參差不齊;在產中,果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生產過程缺乏標準化和規范化;在產后,加工、銷售等環節與生產環節脫節,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導致產業整體效益不高。
3.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
果農、企業和合作社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機制。果農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在市場交易中缺乏話語權,難以分享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企業和合作社與果農之間的合作多為松散型,缺乏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難以形成利益共同體,影響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科技支撐能力不足
1.科研投入不足
政府和企業對蘋果產業的科研投入相對較少,導致科研設施和設備落后,科研人員不足,科研水平較低。在蘋果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進展緩慢,難以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
2.科技成果轉化慢
雖然在蘋果產業領域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轉化機制和平臺,這些成果難以及時應用到生產實踐中。科研與生產脫節的現象較為嚴重,導致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3.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
現有的技術推廣體系存在人員不足、素質不高、推廣手段落后等問題。技術推廣人員難以深入到田間地頭為果農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服務,導致果農對新技術、新成果的接受和應用程度較低,影響了蘋果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水平。
三、阿克蘇市蘋果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優化品種結構
1.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
加大對優良蘋果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力度,根據市場需求和當地自然條件,選擇適合阿克蘇市種植的早、中、晚熟品種,合理調整品種結構。重點引進和推廣一些早熟、優質、耐貯運的品種,如嘎拉、美八等,以填補市場空白,實現錯峰銷售。同時,加強對現有品種的改良和優化,提高品種的品質和適應性。
2.建立品種改良和繁育體系
建立健全蘋果品種改良和繁育體系,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開展品種選育和改良工作。建設高標準的良種繁育基地,采用先進的繁育技術,確保苗木的質量和純度。加強對苗木市場的監管,嚴格執行苗木生產和銷售標準,杜絕假冒偽劣苗木進入市場。
(二)加強果園栽培管理
1.合理規劃栽植密度
根據不同的品種和栽培模式,合理規劃果園的栽植密度。推廣矮化密植栽培技術,采用寬行窄株的種植方式,改善果園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果樹的光合效率。同時,加強對果園的整形修剪,培養合理的樹體結構,控制樹冠大小,促進果樹的早果、豐產和優質。
2.科學整形修剪
加強對果農的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的整形修剪水平。推廣以疏枝、拉枝為主的修剪方法,減少短截,避免樹體營養的浪費。根據果樹的生長階段和樹勢,合理調整修剪強度和方法,保持樹體的平衡和穩定。同時,注重夏季修剪,及時抹芽、摘心、扭梢等,控制新梢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3.加強土肥水管理
重視果園的土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推廣配方施肥技術,根據果樹的生長發育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確保果樹營養均衡。同時,加強水分管理,采用滴灌、微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結和水土流失。
(三)提高果品質量
1.加強標準化生產
制定和完善蘋果生產的標準化體系,涵蓋從果園建設、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到果實采收、包裝、貯藏等各個環節。加強對果農的標準化生產培訓,提高果農的質量意識和標準化生產水平。建立健全質量追溯體系,實現蘋果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和追溯,確保消費者能夠購買到安全、優質的蘋果。
2.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加強對蘋果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農業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如釋放天敵昆蟲、安裝殺蟲燈、懸掛誘捕器等。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測和預警,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確保果樹的健康生長和果實的質量安全。
3.加強采后處理
重視蘋果的采后處理,提高果實的商品價值。加強對果實的分級、清洗、打蠟、包裝等處理,提高果實的外觀質量和保鮮效果。推廣冷鏈物流技術,建立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確保蘋果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的質量穩定。
(四)提高果農技術水平和意識
1.加強技術培訓
加大對果農的技術培訓力度,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示范、發放技術資料等方式,向果農傳授蘋果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技術、新知識,提高果農的實際操作能力。
2.增強質量意識和市場意識
加強對果農的質量意識和市場意識教育,使果農認識到提高果品質量和適應市場需求的重要性。引導果農樹立品牌意識,注重品牌建設和維護,提高阿克蘇蘋果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強對果農的市場信息服務,及時向果農提供市場價格、供求信息等,幫助果農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
(五)加強品牌建設與市場銷售
1.強化品牌保護與管理
加強對阿克蘇蘋果品牌的保護和管理,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建立健全品牌管理機制,制定統一的品牌標準和規范,加強對品牌使用的監管。加強品牌宣傳和推廣,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品牌宣傳合力,提高阿克蘇蘋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2.拓展市場銷售渠道
積極拓展蘋果的市場銷售渠道,除了傳統的批發和零售渠道外,加大對電商、微商等新興銷售渠道的應用。鼓勵果農和企業開展網絡銷售,建立線上銷售平臺,拓寬銷售范圍。加強與大型超市、水果連鎖店等的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銷售關系。同時,積極組織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等活動,提高阿克蘇蘋果的市場占有率。
3.加強市場信息服務
建立健全市場信息監測和預警體系,及時收集、分析和發布國內外蘋果市場的價格、供求、質量等信息。通過政府部門網站、手機應用程序、短信平臺等多種渠道,將市場信息及時傳遞給果農和企業,幫助他們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計劃。同時,加強對市場信息的研究和分析,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和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4.開展精準營銷
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開展精準營銷活動。通過市場調研,分析不同消費群體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例如,針對年輕消費者,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等新興營銷手段,開展線上促銷活動;針對高端消費者,可以推出高品質、個性化的蘋果產品,并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此外,還可以結合旅游、文化等元素,開展蘋果采摘、蘋果文化節等活動,提高消費者的參與度和體驗感,增強品牌的吸引力和忠誠度。
(六)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
1.培育壯大加工企業
加大對蘋果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加工能力和技術水平。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蘋果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開發果汁、果脯、果酒、蘋果醋等系列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培育一批大型龍頭企業,帶動蘋果產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2.加強產業鏈銜接
建立健全蘋果產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銜接機制,促進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在產前,加強對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供應管理,建立質量追溯體系,確保生產資料的質量安全。在產中,加強對果農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蘋果的產量和質量。在產后,加強加工企業與果農的合作,建立穩定的收購關系,保障果農的利益。同時,加強物流、倉儲等配套設施建設,提高產業鏈的運行效率。
3.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果農、企業和合作社之間的緊密合作。例如,推廣“企業+合作社+果農”的合作模式,企業與合作社簽訂收購合同,合作社組織果農按照企業的標準進行生產,企業為果農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保障,實現互利共贏。此外,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等方式,讓果農參與到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分享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提高果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強化科技支撐能力
1.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要加大對蘋果產業科研的投入力度,設立專項科研基金,支持科研院校和企業開展蘋果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加工保鮮等方面的研究。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共同開展科研攻關,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和應用率。同時,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科研條件,吸引和留住優秀的科研人才。
2.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科研成果與生產實踐的有效對接。加強對科技成果的評估和篩選,選擇具有市場前景和應用價值的成果進行重點推廣。通過舉辦科技成果推介會、示范基地建設等方式,向果農和企業展示科技成果的應用效果,提高他們對科技成果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同時,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科研人員和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對轉化成功的項目給予獎勵和支持。
參考文獻:
[1]阿依娜西·加吾達提,加孜巴,張嬌,徐麗娜.阿克蘇地區蘋果電商發展現狀及優化路徑研究[J].北方經貿,2025,(03):80-83.
[2]瑪依拉·米吉提,李晶,趙向豪.新發展格局下阿克蘇蘋果產業集群發展路徑[J].北方園藝,2025,(01):137-143.
[3]蘇惠.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品牌建設現狀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3,(14):67-69.
[4]王嘉偉,馬召偉.新疆阿克蘇地區蘋果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新疆農墾科技,2022,45(03):25-28.
[5]王繼勛,梅闖,閆鵬,馮貝貝.新疆蘋果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村科技,2022,(03):65-70.
[6]王慧琳.阿克蘇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10):14-15.
[7]栗艷華.阿克蘇蘋果產品區域品牌發展研究[D].河北地質大學,2022.
[8]張振軍,宋衛,張潔,蔣琴.新疆阿克蘇蘋果產業的優勢、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1,(10):39-42.
[9]譚慧林,金永生,吳忠紅,牛貴洋,張志東.阿克蘇地區紅富士蘋果產業現狀及提高商品性建議措施[J].保鮮與加工,2021,21(02):140-144.
(作者單位:新疆科技學院)
責任編輯:李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