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線與方程”的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設置單元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如理解本單元學習的數學概念,并根據斜率判斷兩條直線是平行還是垂直等;2.意義理解,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探索確定直線的幾何要素,理解直線的傾斜程度、傾斜角、斜率之間的關系等;3.思維遷移,掌握用方程研究圖形位置關系的步驟,形成數形結合思想;4.情感態度,從本單元的學習中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形成主動學習意識,優化解題意識,樹立嚴謹求實的學習精神。
(二)歸納單元整體教學內容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按照教材中的內容按部就班講解知識,將單元拆分成了多個聯系不密切的課時,從而導致課時與課時之間缺乏關聯性。學生難以建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課堂教學缺乏連貫性。而在單元整體設計中需要教師重構教學內容,將單元教學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并做到突出重點,合理整理與規劃單元教學內容,加強單元內各個教學內容的關聯性。
如在“三角函數\"這一單元中,教師應厘清單元內容,在單元內容的歸納中總結出教學重點與難點,如三角函數的概念、應用、拓展與延伸等,探索三角函數知識點之前的銜接,引領學生在單元整體學習中掌握任意角和弧度制、誘導公式、三角恒等變換等知識。教師將與“三角函數\"有關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整合起來,帶領學生感知三角函數知識內涵及實踐運用方法,利用思維導圖等工具梳理與三角函數有關的知識內容,提升數學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促進學生單元整體學習質量的提升。
(三)創新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優化教學過程的設計,選擇有助于發展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方法,創設可以促進學生理解的數學情境,幫助學生攻克單元學習的重點與難點。以“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的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提煉出與空間向量運算、基本定理、運算坐標表示及應用有關的場景,并以此創設情境,將理論知識與應用知識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激活學習思維。
尤其是在單元重難點的知識講解中,如利用坐標表示空間向量等,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結合數學思維、學習方法轉化等,引領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鍛煉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教師應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給學生布置略高于其現有數學水平、數學能力的學習任務,搭建合作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元引領學生進入到包含利用坐標表示空間向量的重難點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建立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形成數感、量感、數據意識、推理意識、空間觀念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四)檢驗單元整體教學成果
評價反思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以往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容易忽視的內容。在常規數學教學中,教師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后,就不了了之,既缺乏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又缺乏對教學成效的檢驗。為了促進單元整體教學的長效發展,教師需要優化教學評價與反思,發揮教學評價的功能,豐富評價手段。如在單元整體設計與教學實施中,教學評價反饋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采取過程性評價方法。在學生的課時學習活動及單元學習活動結束后,教師應采取終結性評價手段,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結果進行全面評價,檢驗“教”與“學\"的情況,為后續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提供參考性建議。
總之,單元整體設計理念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能夠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教師應充分地認識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優勢及內涵,掌握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方案,引領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本欄責編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