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的代表法對加強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辦理工作作出明確規定。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認真落實代表法最新要求和市人大常委會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動\"部署,聚焦代表建議“提出、辦理、督辦”全鏈條,通過抓實\"三高”高質量提、辦、督),實現穩提“三率”解決采納率、公開率、滿意率),推動一批“金點子\"轉化為助推浦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區七屆人大常委會成立以來,共收到代表建議641件,均按時辦結答復,解決采納率由 76.1% 升至 84.4% ,公開率由81.7%升至 93.6% ,代表滿意率保持 97.0% 以上。
著眼服務發展大局,在“高質量提”上下功夫
區人大常委會注重抓好“前端\"服務保障。一是強培訓促“三懂”。常態化開展“懂人大、懂浦東、懂專業\"履職培訓,把“撰寫代表建議\"作為必修課。三年多來,緊扣中央賦予浦東引領區建設使命任務和市委、區委系列重要部署,組織代表知情知政報告會14場,定制科技創新、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專題培訓班,聚焦前沿話題開設人大代表論壇,不斷提升建言能力。二是建站點聽民聲。建好用好覆蓋全區的基層實踐站、基層立法聯系點,通過每月16日“人大代表聯系服務人民群眾日”“人民議事廳\"收集社情民意,梳理共性難題轉化為代表建議。在陸家嘴金融城、自貿區金橋片區設立基層實踐站及產業鏈聯絡站,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三是重聯審優激勵。完善基層實踐站、區人代會代表建議組“雙重聯審”工作機制,確保代表建議規范可行。通過實施代表履職積分制,選樹優秀案例,激發代表履職積極性。今年代表提出建議174件,較屆初增長了22.6% 。
著眼問題解決實效,在“高質量辦”上強舉措
區人大常委會會同區政府強化過程管理,壓實辦理責任,優化辦理機制。一是建立“快捷交辦、精準交辦\"機制。每年區人代會后,區人大常委會第一時間梳理代表建議,聯合區政府確定重點督辦件。推動建立“首議題制度”——在區政府常務會首個議題審議建議,并依托“智慧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實現全程線上辦理。二是建立“從解決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機制。區政府聚焦重點領域“從0到1\"的制度破冰,將代表建議“小切口\"系統集成為政策“大舉措”,發布“具身智能產業支持16條政策”,助推人形機器人產業,實現改革突破與行業發展雙贏。三是建立“人大代表全過程參與\"機制。通過座談、調研、聽證等方式加強辦前中后溝通。例如,人大濰坊新村街道工委建立聯合醞釀、聯手調研、聯名提出、聯動溝通、聯席反饋的“五聯工作法”;區生態環境局在辦理“上浦路西新港橋人行步道的建議”時召開聽證會優化方案獲代表和群眾高度認可。
著眼實質性滿意,在“高質量督”上出實招
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建立閉環督辦問效機制,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一是深化全維度分類督辦。健全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領導“雙牽頭\"重點督辦,專工委對口督辦,人事代表工委協調督辦,基層人大協同督辦的機制。本屆以來,圍繞金融、城建、教育、醫療等領域督辦72件重點建議,示范引領整體工作。二是優化全鏈條評價問效機制。開展“三步走\"工作法:“一對一\"集中聯系,全覆蓋征詢反饋;“面對面\"走訪傾聽,啟動“不滿意\"件“二次辦理”;“理總賬\"三次征詢,對歷年“回頭看\"件征詢督辦。例如,洋涇地區大陸家宅(城中村)改造相關建議經“回頭看\"督辦實現房屋征收 100% 簽約,破解了歷史遺留問題。三是督促全方位公開辦理工作。堅持“應公開盡公開”,“線下\"向代表進行答復,“線上\"通過履職系統實時公布辦理進展。推動區政府完善門戶網站公開答復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