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社會治理是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社區警務作為基層治理的關鍵力量,肩負維護治安、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等職責。為調研社區警務工作實效、警民關系建設及跨部門協作情況,近期,寶山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區人大代表開展社區警務融入基層治理情況調研,推動社區警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高效賦能織牢共建共治網。
“警民智聯\"平臺聯結社區治理需求
在寶山區“警民智聯\"平臺控制室內,跳出的一條消息吸引了正在調研的區人大代表、顧村鎮星星村黨支部書記劉俊芳的注意:“我發現有人囤積了大量的煙花爆竹,感覺很危險,是不是該管管啊。”“平臺的實際使用效能如何?平臺消息能及時回復并獲得民警的處理嗎?\"劉俊芳表示疑問后,治安支隊馬上展示了當時后臺的消息接收情況及轄區民警的回復。這是在除夕前夜收到的一條消息,獲取相關人員信息后,平臺迅速調度警力查處80余箱涉案物品。
自2020年起,寶山區創新搭建集信息收集、隱患治理等功能于一體的“警民智聯\"平臺,打破警務時空限制,實現警民“24小時連線”。自前,平臺已牽引聯動基層23個派出所綜合指揮室、500余名社區民警,回應居民求助23萬余次,研判處置各類隱患信息4.9萬余條,收集反詐勸阻、治安打擊、隱患清零、糾紛化解等各類基層治理典型案例2.4萬件,構建起線上線下融合共治共建的新格局。“平臺提升了‘線上見警率‘,群眾安全感顯著增強。\"對此,劉俊芳建議進一步細化民警職責,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筑牢公共安全防線。
“三所聯動”機制融合多元解紛力量
“我們社區的矛盾糾紛解決效率明顯提高了!多虧了人見人愛的王警官。”一步入大場鎮聯建居委會辦公室,居委會主任便高興地向前來調研的區人大代表們介紹了社
區民警王作欽依托由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和平安寶山建設協調小組成員單位聯動形成的“ 3+N′ 矛盾化解機制,高效解決老舊小區改造引發的停車位糾紛案例。同樣生活在大場地區的區人大代表、上大附中黨總支書記王坤玉感受頗深:“社區民警是基層治理矛盾糾紛的‘解題達人’,能為社區治理注入強大活力。\"針對警力配置問題,王坤玉代表建議,科學劃分警務區、推動警力下沉社區,培養更多“王作欽式\"專業型民警。
寶山區在原有“三所聯動\"的基礎上升級打造的\" 3+N ;矛盾多元化解機制,從2023年至今,已聯動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近7萬起、重點矛盾糾紛500余件,化解率達 99.9% 。
“多格合一”實踐凝聚區域治理合力
為破解基層治理力量分散難題,寶山根據市級部署推動“多格合一\"新舉措,促進警務網格與城運、綜治、黨建網格協同聯動。例如,清美鮮家淞濱路店空調擾民問題,經管段民警聯合街區黨支部召集相關商鋪、社區居民代表、居委會及物業代表等多方議事協商,最終通過民主調解圓滿解決。區人大代表、吳淞街道第一街區黨支部書記郁金秀在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居村負責人座談會上表示:“民警是社區工作的堅強后盾。實施‘多格合一'之后,我們第一時間邀請社區民警加入街區治理委員會,推動形成街事共議共管共辦新格局。”
目前,全區通過優化調整城市運行責任網格,劃分65個綜合網格,通過統籌調度、督促落實、聯勤聯動、協調救濟、社會動員和應急處置六大功能,加快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網格。社區警務堅持“警格 + 網格\"雙網融合,積極落實“事在格中辦、難在格中解\"的基層治理要求。談到如何更好發揮社區警務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郁金秀建議“要深化社區民警‘兩兼'機制,搭建社區警務與居委會、業委會及物業等方面的信息互通平臺,強化應急聯動機制,凝聚起基層治理更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