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就像是“法律醫生”既治病,也防病,他們用法的溫度,讓青少年少走彎路......近日,為進一步促推“六大保護\"融合發力,上海檢察機關發布\"滬未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同步啟動“滬未來\"品牌推進年行動。活動中,學生、社工、律師等分享了關于“守護未來\"的故事。
從紅色起點到守護未來
“滬未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旨在打造統領全市三級檢察院20個子品牌的未檢工作品牌矩陣。其中,“滬”寓意我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發源于上海,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下,在“一江一河\"深厚底蘊的哺育下,上海未檢始終守正創新,且“滬\"與“護\"同音,寓意檢察機關守護國家未來、民族希望。
品牌形象中6個交疊的多彩圓圈代表“六大保護\"相互融合、共同發力;徽標中心是舞動的未成年人被一只溫暖的手掌托起,傳遞著“向上承托、向下扎根\"的雙向力量,寓意上海檢察機關攜手“六大保護\"守護孩子的美好未來。“從整體形態看,六個圓圈構成了抽象的‘滬'字,當視線拉遠,這枚徽標又仿若邁向未來的腳印,寓意未成年人走向充滿希望的明天,象征上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永不停歇。\"市檢察院副檢察長侯丹華說。
從探索萌芽到堅實步履
從僅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到對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一—近四十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始終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全面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2021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會同各級婦聯組織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協作機制,對2537名失職監護人進行督促監護和教育指導;與教育行政部門共建檢校問診、控輟保學等機制,出版防控學生欺凌專業書籍,選派671名檢察官擔任761所中小學校的法治副校長;會同共青團等單位升級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制定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服務上海地方標準;協同網信、公安、文旅部門創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四方協同機制,推出多份具有首創意義的執法規范、行業指引;會同民政部門推動檢察官兼任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法治副站長全覆蓋;會同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機關開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等專項行動,協作構建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工作格局。
“我們還加強理論研究和機制創新,探索創建的合適保證人、附條件不起訴、從業限制等多項制度機制被寫入刑事訴訟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侯丹華介紹,市檢察院還配合市婦兒工委升級“隨申辦”“兒童友好專區”,布局推動數字未檢建設。
從煥新啟航到展望未來
品牌推進年行動中,檢察機關將啟動五大“成長\"計劃:“正面成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計劃、“溫暖成長”涉案未成年人保護救助計劃、“共助成長\"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升級計劃、“護衛成長\"法律監督專項行動計劃、“法潤成長\"品牌培樹與普法教育計劃。
同步發布的“滬未來\"法治成長地圖則展現了“滬未來”工作場所建設成果。目前,全市檢察機關已設立未成年人觀護基地、法治教育基地、職業體驗基地等\"三基地\"46個;司法社會服務中心、“一站式\"辦案監督保護中心、網絡保護聯絡中心等“三中心\"29個,家庭教育指導站、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檢校加油站等“三站點\"25個,形成共100個“滬未來”線下陣地,全面做實未成年人身邊的檢察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