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技術越來越成為賦能各行各業管理模式創新和業務突破的核心力量。為落實國家數字化發展的戰略部署,國網公司制定“一業為主、四翼齊飛、全要素發力”總體布局,編制《數字化示范工作方案》,要求進一步探索適合不同區域、不同層級的數字化轉型模式,深入開展數字化轉型實踐。
一、主要做法
(一)抓統籌謀劃、專業聯動,促進形成明確管理架構
鄒平市供電有限公司將“數字化供電所新高地建設”列為“一把手工程”,市縣一體成立跨專業工作專班,堅持“營銷牽總、專業協同”的原則,強化支撐協調,統籌推動落實各項工作計劃。營銷部落實推進工作的主體責任,強化橫向溝通,提升工作合力,相關專業部門細化具體措施,嚴格按進度要求,有序高效開展工作。
1.確定牽頭部門,明晰主體責任
市場營銷部負責全面統籌數字化供電所建設與推廣工作,包括編制公司數字化供電所推廣方案并組織實施、新增功能需求的收集和上報、協調解決數字化供電所建設中面臨的難點問題、建設成果與質量的驗收評價等。市場營銷部設立一名“數字化平臺”管理員,參加省公司統一組織面向系統管理員的培訓。配合省公司完成“數字化平臺”供電所員工權限配置及費用管理模塊相關業務部門的審核審批權限,收集需開通“e所通”權限人員賬號并上報,統一開通i國網“e所通”應用權限。按照集成系統清單及權限配置指導意見,梳理供電所各集成系統中的員工權限配置,按照對側系統權限管理流程,協調本單位對側系統權限管理人員完成權限分配?!皵底只脚_”正常應用后,根據員工崗位變動情況,及時調整員工統一權限組織機構和角色權限,保障系統應用不受影響。營銷部制定明確的2023年實現供電所數字化轉型升級全覆蓋的總體目標,對下轄的長山、明集、焦橋等全部供電所建立國網山東濱州鄒平供電公司2023年數字化供電所物聯功能管理提升項目,聚焦“數字賦能、基層減負、提質增效”,強化提升供電所“管理好設備、服務好客戶、做好精益管理”支撐能力,開展數字化供電所物聯功能管理提升工作,對數字化庫房邊緣感知配套管理、數字化AI智慧監控功能、邊緣物聯模塊和安全接入配套管理、數字化實訓室管理四個方面進行數字化功能提升。實現對數字化庫房、智慧監控、邊緣物聯模塊和安全接入配套、數字化實訓室等進行配套管理提升,強化專人管理,做到應用留痕,提升供電所數字化管理水平和服務客戶能力。
2.堅持專業協同,強化橫向溝通運維檢修部、組織部、綜合服務中心等專業部門全面配合數字化供電端應用,針對外勤人員使用,配套“手機 + 背夾”的研發應用,涵蓋設備巡檢、搶修、計量裝置更換等低壓業務全流程現場線上辦理。
(二)抓整體規劃、標準細化,促進構建智慧物聯體系
1.錨定頂層設計,明確打造類型
推動供電所數字化裝備設施建設。鄒平供電公司對照省公司下發的《數字化供電所推廣實施方案》《供電所數字化裝備設施建設指導意見》《數字化供電所建設驗收評估細則》等文件要求,結合供電所自身情況,明確打造類型,在全面推廣應用“數字化平臺”和“e所通”的基礎上,對照建設標準,按照長山、焦橋供電所先行先試,其余供電所分兩批推廣的打造批次,推動供電所數字化裝備設施升級。
2.完成裝備升級,構建物聯體系
所推廣階段專業管理等工作。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中通過我的業務選項卡可實現通過一個平臺跳轉至多個系統功能,如PMS系統設備臺賬查詢統計、PMS系統工作票開票、營銷常用查詢執行、頻繁停電信息查詢等。各專業部室要服務好平臺系統權限問題,確保平臺跳轉無異常。供電所全數字化轉型是將數字化應用推廣到經營、服務、運維、檢修、績效、資料等各個方面進行數字化管理,形成全業務、全環節、全鏈條數字化線上流轉的良好局面,切實提升工作效益效率。全面推廣應用數字化平臺和手機APP“e所通”,高質量推進全渠道服務數據貫通、運營指標精細管理、公共管理設施裝備、營業廳安全監測等試點建設應用任務,不斷提升建設水平。
3.明確基層任務,保證實用實效
建立“平臺應用每日跟蹤、硬件建設雙周管控”機制,高標準編制建設方案,明確目標、責任、措施“三清單”。以提升技能水平為導向,扎實開展供電服務員工“星級評定”,持續提升供電所隊伍業務水平。供電所負責組織全員應用數字化建設成果,促進員工數字化作業習慣養成。供電所明確數字化建設專責人,負責對接項目組完成供電所數字化裝備設施升級和物聯設備調試。批量開通多名供電所員工統一權限賬號,徹底解決存在多年的“多人一賬號,無賬號”問題。對營銷部組織開展的“數字化平臺”與“e所通”培訓工作,各供電所結合員工隊伍自身技能情況,積極響應培訓安排,安排人員按時參加培訓,主動參與公司組織的交流研討和業務培訓。
各供電所建立健全本單位數字化業務培訓體系,組織開展供電所內部培訓,引導供電所全體人員熟練掌握操作過程及步驟,提高員工“數字化平臺”和“e所通”應用能力?!耙黄脚_ +e 所通”具體應用方面?!耙黄脚_”是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針對供電所內勤人員使用?;谥信_架構,集成能源互聯網營銷服務、用電信息采集、供電服務指揮、PMS等高頻應用系統集成交互鏈路,實現常用業務系統統一入口與一鍵登錄,完成全景業務“一張圖”、資源管理、工單中心等業務模塊多項功能;“e所通”是基于i國網的移動作業終
全面完成供電所營業廳、工器具室、物料倉庫、實訓室、綜合業務移動輔助工具等數字化裝備升級。加快落實供電所電動車輛充電樁(充電車棚)建設,滿足內外部充電需求,服務鄉村電氣化和零碳建設。全面建設全電廚房、清潔供暖等電氣化設施設備,淘汰燃氣等化石能源設施,對供電所“五小”進行電氣化改造,實現供電所后勤用能全電化,逐步實現供電所物聯功能應用。構建供電所全要素智慧物聯體系。在數字化裝備設施建設完成后,將供電所各類設備接入物聯體系,實現供電所數字化庫房、智慧化監控、數字化實訓室、綜合用能等各場景數據全面貫通,平臺物聯功能同步跟進應用,推動員工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試點、推廣供電所在數字化裝備設施建設完成后,安裝調試供電所物聯設備,實現所域智慧物聯,全部達到“標準型”以上建設水平,供電所綜合管理和業務流程模式實現數字化變革。
(三)抓示范引領、分步實施,促進規范管理數字轉型
堅持示范引領、分步實施。綜合鄒平供電所業務現狀、環境條件等方面差異,按照“標準型、示范型”兩種類型,在充分學習省公司試點供電所建設經驗與應用情況的基礎上,科學制定供電所建設類型、標準與計劃,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確保組織有序、進度可控、質量達標。按照長山、焦橋供電所先行先試,全力爭創“示范型”數字化供電所,其余供電所分兩批推廣的建設批次,打造“標準型”數字化供電所。要求長山、焦橋供電所結合工作實際,打造成一批實踐效果好、示范作用強的數字化供電所,充分總結經驗成果,以點帶面、多措并舉加快數字化供電所建設推廣。另外要及時開展階段性應用成效評價,深化“數字化平臺”和裝備設施應用,全面提升建設質量。建立健全數字化供電所運營管理機制。常態化做好日常運營管理,強化數字化供電所日常管控手段,為供電所管理和運營人員提供平臺支撐。
1.成立工作專班,對接基層難點
組織成立數字化供電所建設推廣工作專班,負責總體協調工作,指導供電所員工完成數字化轉型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形成專業與供電所上下貫通、信息暢通、整體聯動、高效協同的建設推廣體系。專班成員要按照公司總體規劃進度,結合供電所“標準型、示范型”建設目標,科學合理制定數字化供電所落地實施方案,分批次開展推廣建設,及時解決基層供電所工作難點問題,確保各項建設任務按期完成。各供電所在基礎所務工作職責分工基礎上,建立健全基層數字化轉型工作體系,明確班組內數字化轉型工作專責人。
2.開展人員培訓,確保全員會用
針對性開展人員培訓工作,逐步培養應用習慣,切實利用好平臺功能起到減負增效的作用。培訓內容包含頂層設計、功能講解、實操培訓三部分。頂層設計主要包括數字化供電所建設目標思路、工作規劃、實施路徑、試點經驗總結等公共基礎內容。針對內勤人員,功能講解重點對“數字化平臺”所有功能點逐項講解說明,包括操作步驟、用途等內容;實操培訓主要包括全景業務一張圖、工單中心、績效管理等核心業務功能演示、操作、配置等。針對外勤人員,功能講解重點對“e所通”所有功能點逐項講解說明,包括操作步驟、用途等內容;實操培訓主要包括工單中心、掃一掃、一鍵裝拆等重點功能演示、操作、配置等。具體為一是對各所數字化專責、臺區經理根據數字化應用功能推廣進度,分批次開展針對性培訓。對于內勤人員,重點對“數字化平臺”所有功能點逐項講解說明,包括操作步驟、用途等內容,讓內勤人員對整個平臺的操作和業務內在邏輯有個全面的認知;對于外勤人員,重點對“e所通”所有功能點逐項講解說明,包括操作步驟、用途等內容,讓外勤人員在現場可以獨立操作。二是逐步提高工單使用質量,供電所結合日常實際工作,每周挑選2-3項工作按照標準流程全過程應用,提早讓各環節人員適應數字化辦公流程,營銷部會不定期安排人員對供電所工單應用內容及質量進行抽查。
3.建立提升機制,促進習慣養成
建立“日調度、周通報、月評價”的提升機制。一是各所明確數字化專責人,并設置好AB角,營銷部每日通過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查詢昨日相關數據,根據公式計算工單跳轉率、軌跡上傳率等重要分項內容,在供電所數字化平臺應用微信群發布并電話提醒整改,及時督導各所每日指標應用情況;二是每周預測指標得分情況并進行排名,對于指標排名靠后的供電所在周例會上進行通報,如多次通報未有明顯提升的請到營銷部“說清楚”;三是每月根據數字化推廣應用率指標排名情況,應用至月度績效考核,常態化激勵各所養成數字化平臺使用習慣,逐步促進數字化供電所推廣應用。
(四)抓筑牢基礎、設施拓展,促進實踐數字物聯運作
在數字化供電所建設過程中,鄒平供電公司圍繞數字化供電所建設目標,深刻領會公司文件精神,結合供電所實際情況,周密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制度保障體系,加強工作過程管控,注重數字引領和管理創新,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做法和卓有成效的建設模式,為進一步提升供電所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支撐。
1.部署物聯功能,智慧物聯接入
部署實現供電所物聯功能。將物聯安全接入網關作為邊緣物聯代理設備邊界安全接入網關,實現邊界安全訪問控制、終端安全防護、地址轉換、服務映射等功能。依據國網公司《邊緣物聯代理技術要求》及供電所物聯體系建設需要,供電所邊緣物聯代理部署在邊緣側,選用邊端分離型邊緣物聯代理裝置,采用室內部署方式。供電所邊緣物聯代理北向接入安全接入網關,南向接入供電所各類型感知終端,向上與物聯管理平臺雙向互聯,具備邊緣計算、通信協議適配、統一數據模型、安全準入等功能,實現不同類型終端數據在感知層的處理與計算,減少感知層大量無效數據傳遞對網絡層、平臺層的沖擊,提升云邊協同及區域自治能力。
2.邊緣感知配套,實現數字管理
通過對供電所庫房加裝智能工器具柜、智能貨架、AI智慧監控等設施,實現人臉識別授權認證登錄、自動提示引導、自動記錄出入庫、自動盤點、缺口統計預警、遠程監管、自主物品管理、實時監控等功能,具備無感知出入庫能力,提升供電所專業倉數字化管理水平,深化物聯管理平臺云邊交互能力。
庫房物料通過e所通和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進行初始化,利用數字庫房統一APP與本地主柜進行物料同步,實現庫房物料信息統一、規范化管理,出庫時與“工單”結合明確使用流向,對設備的領用歸還形成“閉環\"管理,達到管理精細化、智能化、智慧化,通過接入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實時提供末端數據原始采集,為大數據分析和研判提供精準支撐。
智能庫房管理系統運用物聯網RFID傳感技術、以及邊緣計算、通信網絡等前沿技術,實現生產工器具從分發、使用、管理,達到管理精細化、智能化、智慧化、智慧化。
數字化庫房基礎設施由主柜、RFID通道門組成。其中主柜集成智能庫房交互面板,配有人臉識別登陸系統接口,可聯動和控制多組貨架,實現供電所庫房數據本地化管理。內置庫房管理系統,配合邊緣側統一庫房APP,實現平臺與供電所庫房工單聯動,滿足國網工作方案中庫房無感化要求。主要存放施工工器具、漏電斷路器、接觸器、隔離開關等物料。智能貨架與主柜進行連接,配合庫房管理系統實現本地化管理及平臺工單聯動。主要存放施工工器具、備品備件、線材、工具包、盒裝或袋裝散件等。RFID通道門用于提升物料出入庫識別準確率,在主柜庫房管理系統異常情況下,保證出入庫記錄正常上送到數字化供電所平臺。
3.智慧無感采集,強化數字支撐
通過對供電所出入口、營業廳、走廊、院落、庫房等區域加裝具有AI智慧識別功能的監控設備,實現人臉識別、車輛識別、軌跡識別、行為判定、煙火預警等無感采集、智能前端研判和后臺大數據分析,實現供電所進出便捷化通行、智能化考勤及AI智能分析,記錄人員及車輛出入信息和訪客來訪信息,做到防護初篩、授權通行可查。通過邊緣計算和前端判定,實現對車輛及人員出入的前端采集和研判,為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的原始數據采集和任務下發及完成,提供實時節點反饋,為供電所益管理、智能派工、員工評價、精準服務等提供數字化支撐。
二、實施效果
通過推進供電所數字化改造,實現了供電所專業融合、安全生產、營銷服務等方面管理模式的變革,推動了一線員工減負增效,提高了供電所業務承載力,提升了優質服務能力。
(一)推進專業融合數字化,實現系統集成減負增效
通過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的日常應用,實現營配業務融合,打破專業壁壘,減少業務交叉,提升了管理效率,助力提質增效。聚焦當前供電所信息化系統環節多,發揮統一權限平臺的樞紐作用,集成營銷、設備、安監、物資、人資、黨建等各專業供電所常用系統,利用 ** 個高頻系統一鍵登錄、 ** 個常用業務一鍵直達、“e所通”現場作業等功能,解決了長年困擾供電所的“多業務、多系統、多終端”問題,系統頻繁切換時間縮短**分鐘以上,提升了供電所業務承載力。應用“e所通”知識庫,臺區經理可隨時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業務知識。采用“虛擬演練 + 線下實操”方式,結合VR培訓,模擬現場作業真實運行環境、操作規程,豐富授課內容及授課環境,員工技能評定通過率大幅提升。業務指標管控力實現增效。
(二)推進安全生產數字化,實現生產運維減負增效
通過規范應用數字化平臺,現場作業計劃實現線上流轉、自動留痕,現場實時監控,安全風險實現可控能控。設備精準感知看得見。配電線路根據分段標準,科學配置智能融合開關,開關標準化配置率大幅提升,故障區間判斷更精準。創新供電所物資管理模式,打破物料“分散放置、多人管理”模式,將原“三室一庫”物料及工器具集中到智能化“專業倉”內統一管理,通過射頻識別技術,實現庫房設備和物料無感知出入庫,物料存儲盤點和補充的自動化、可視化。安裝臺區變壓器智能終端,更換電能表 HPLC采集模塊,監測變壓器、電能表運行狀態。深度應用“e所通”和“專業倉 + 移動倉”物料管理模式,結合平臺工單“七步驟”流程,實現人員現場作業“一次完成”。結合“服務需求熱力圖”,構建客戶畫像,預判客戶需求,依托能效e助手等線上功能,精準推送“用電安全、節能提醒、電費預警”等信息。
(作者單位:鄒平市供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