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陳諾以0.57秒神速還原魔方的視頻引來全網一片驚嘆。視頻在《人民日報》抖音號點贊量居然超過110萬!國內數百家媒體同期也轉發了這則新聞。當年的“小調皮”成了央視新聞點贊的“魔方少女”,母親丁凌玲欣慰地笑成了一朵花。
以靜“治”動,帶女兒打開新世界
2002年8月,陳諾降生在福建省龍巖市的雙職工家庭。看著懷里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丁凌玲暗下決心,要把女兒培養成才。
丁凌玲大學畢業后在銀行工作,很重視開發孩子大腦功能。陳諾三歲起,丁凌玲就買了《看圖識字》《小兒學唐詩》。生性好動的陳諾,像只活潑的小鹿,總是喜歡跑來跑去,注意力集中不了兩分鐘,根本不能靜下來。
2008年大年初二,丁凌玲和丈夫帶著女兒回娘家拜年。那天,外婆馬文儀將打掃衛生翻出來的玩具魔方遞給外孫女玩。沒想到,小陳諾拿起魔方就放不下了……丁凌玲靈機一動:引導女兒學益智玩具,讓她安靜下來!
當晚,丈夫看到妻女拿著魔方臥在沙發里玩得不亦樂乎,就逗她倆:“你倆要是能把六個面都還原了,我就請你倆吃大餐。”丁凌玲笑著“應戰”。看著魔方上錯亂無序的色塊,丁凌玲上網找答案,無數次地摸索后,復原了魔方。
丁凌玲興奮地把小陳諾拉到身邊,手把手地教女兒學魔方復原技巧。陳諾用兩只小手,初次復原了一面色塊,緊接著,小陳諾繼續探索……當她第一次成功復原魔方后,興奮地拉著丁凌玲的手,又蹦又跳。丈夫眼里也寫滿了自豪:“走,我請你倆吃大餐去。”
有了復原魔方的經驗后,小陳諾對玩魔方的興趣更大了,經常坐在沙發上研究一下午。
學會了玩魔方,小陳諾總是在院兒里給小朋友們表演這個絕技。很快,“六歲小孩能復原魔方”的消息在院子里和幼兒園都傳開了,她成了方圓十里眾人皆知的“魔方小明星”。聽著老師的贊賞,小陳諾的眼睛笑成了月牙。
看著野馬一樣的女兒能安靜地坐上一兩個小時,丁凌玲心里也特別高興,有這份坐功和定力,將來不愁女兒不會靜心學習。
2008年9月,陳諾步入小學校園,像丁凌玲期待的那樣,因為有了坐功和定力,陳諾上課和在家寫作業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但隨著年級的增長,陳諾的生活日漸被作業和考試填滿,魔方慢慢被陳諾遺忘在抽屜里。丁凌玲自己也不再玩魔方,每天陪伴女兒讀書學習,奮戰中考。
轉眼,陳諾上了初中。
初三那年,某日,陳諾放學回來就開始翻抽屜。原來,陳諾隔壁班有七八個擅長魔方的男生經常在課間十分鐘PK魔方,他們手指翻飛,很快,魔方就被復原。看到他們炫技,陳諾突然想起自己六歲就會這個。她擠過去,說自己也能還原魔方。
一個玩魔方的同學不屑地說:“就你?誰信啊。”陳諾賭氣地搶過對方手里的魔方,想當場證明一下實力,沒想到,因為太久沒玩魔方,小時候學會的技巧居然忘光了……
原來如此,丁凌玲笑著安慰女兒:“他們16歲能做到的事,咱家小姑娘6歲就做到了。就像你去過海邊,看過了大海的遼闊美麗,為啥非得向身邊人證明你去過呢?”
“也不是為了證明啥,只是看到他們復原的速度挺快的,我也想學一下。”陳諾認真地說。
當晚,丁凌玲翻箱倒柜地找出幾個魔方,本想重新教女兒復原技巧,可她轉了一會兒,發現自己也忘了。
本以為陳諾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但幾個月后,班主任突然打來電話“告狀”……
重拾魔方,“小神童”欲戰吉尼斯
原來,為了盡快找回復原技巧,陳諾書包里總是塞著幾個魔方,課余時間,別的同學在操場上嬉笑玩耍,她就坐在教室里,捧著魔方,左轉右扭。有次,上自習課的時候,陳諾又忍不住地偷偷拿出魔方,結果因為太癡迷,班主任來查自習課紀律,走到她身后了,她都沒感覺。陳諾被班主任很嚴肅地訓了一頓,書包里的幾個魔方也被班主任沒收了……
當晚,丁凌玲溫和地跟陳諾促膝相談:“媽媽知道你喜歡魔方,有愛好是好事,但要注意分寸,不能影響功課。只要你能保證不在課堂上玩魔方,保證回家先寫完作業,我和你爸就支持你!”看到媽媽不但沒批評自己,還愿意支持這個愛好,陳諾爽快地答應了。
此后陳諾不僅學習成績沒下降,魔方技能也不斷提升,最快的時候,僅30秒就能復原魔方。得知那幾位同學課余經常參加省內的魔方比賽,陳諾也很想試試自己的水平能不能排上號。
作為獎勵陳諾成績的禮物,接下來的幾年,丁凌玲都會抽空帶女兒參加省內魔方比賽。在賽場上認識了很多玩魔方水平很高的選手,陳諾的魔方成績在慢慢進步。但遺憾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她的成績都卡在WCA比賽女子第四名這個位置……
陳諾在網上不斷學習,也經常請教魔方高手們,她的成績在慢慢提升。2018年12月9日,陳諾終于拿到了WCA(世界魔方協會)比賽女子第一名(不分年齡段)的好成績。
201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陳諾認識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葉佳希老師。葉老師發現陳諾的手速很快,認為她不應該局限于魔方,就推薦她練習競技疊杯(一項融合手眼協調與競技速度的現代運動)。
回龍巖后,陳諾每天都會苦練疊杯。但一個人練習,難免枯燥無趣。陳諾想讓媽媽陪她練,丁凌玲果斷地拒絕了:“你自己玩吧,媽年齡大了,真不想學了。”她想告訴女兒應該遵守跟爸爸的約定,學習第一,魔方第二。
四代同框,“基因”軌道駛向曠野
2019年9月的一天晚上,陳諾又開始“誘惑”媽媽學疊杯:“媽,WSSA(世界競技疊杯協會)下個月要舉辦比賽了,葉老師已給我報上名。你也陪我一起參加團隊賽嘛。”
耐不住女兒軟磨硬泡,丁凌玲參賽了。她第一次參加35歲以上年齡段的疊杯賽,個人項目就全部進了決賽。陳諾驕傲不已:“媽,你學半個月就這么棒!”
那次比賽,由于陳諾在18歲以下年齡段的分組,而那個分組的選手經驗都比陳諾豐富,結果那次比賽,丁凌玲個人項目全部進了決賽,陳諾卻沒入圍。賽后,陳諾發了個朋友圈:“有種尷尬叫拉著媽媽去比賽,媽媽全部項目都進決賽了,我沒進。”
看到女兒失落,丁凌玲很心疼:“媽媽入圍是僥幸,媽媽陪你練下去,你一定能成功的!”此后,只要女兒在家,丁凌玲就主動跟女兒PK疊杯,陪練。母女倆在客廳擺開陳列,眼睛緊盯杯子,手指快速地翻飛……
疊杯技能達標后,葉佳希老師又給陳諾推薦了漢諾塔項目(一個源于印度古老傳說的益智項目,兼具數學原理與思維挑戰性)。
2019年12月,在葉老師的建議下,陳諾正式向吉尼斯世界紀錄發起挑戰。
把挑戰視頻發給吉尼斯總部后,陳諾每天都忍不住上網查看相關信息,三個月過去了,卻沒有任何回音。丁凌玲說:“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百折不撓才是常態。”
陳諾不再關注網絡信息,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學習和正常生活上,情緒也不再受外界影響。
第二年4月,當陳諾已忘了這件事的時候,突然收到葉老師打來的電話:“陳諾,你以35.96秒打破了‘最快時間解六層漢諾塔’吉尼斯世界紀錄!祝賀!”第一次申報,就打破了世界紀錄,陳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丁凌玲溫和地提醒女兒:“小諾,別忘了媽媽曾給你說的話,勝不驕,敗不餒。”陳諾笑應:“遵命。”
破紀錄后,陳諾引來諸多關注,許多媒體也報道了她破紀錄的消息。2020年5月6日,陳諾在福建省廈門市以29.32秒的好成績再次打破“最快時間解6層漢諾塔”的吉尼斯紀錄。
2020年10月,陳諾應江蘇衛視之邀,參加《最強大腦》節目錄制。帶著對女兒的牽掛,丁凌玲跟丈夫也坐飛機前往江蘇,為女兒首次上電視“保駕護航”。
一開始,陳諾發揮順利,第一個項目就拿到第二名的好成績。但在進行第二個項目時,因為現場有88臺ipad,陳諾不小心點錯了ipad,被取消成績。個別黑粉在網絡上冷嘲熱諷:“就這樣的腦子,還敢去參加最強大腦?”那些刻薄的評論,像堅硬的冰塊,讓她感到心里又涼又痛。女兒目光中透出的悲傷,刺得丁凌玲心疼。她帶女兒來了個“二日游”,讓一路的美景,安撫女兒煩悶的心。
路上,看到有人在河灘上放風箏,丁凌玲就說:“諾諾,風箏有風,才能飛上高空。如果怕風,那風箏只能在地面做個擺件。人也一樣,你能抵住多大詆毀,才能贏來多大贊美。敵意只會讓你變得更好、更強大!”
在丁凌玲的技術陪練和心靈陪伴下,陳諾的技能和心理素質都在不斷提升,后來,她又學了其他不同的競技項目。
2021年8月25日,陳諾在福建省廈門市,以3.53秒的成績創造了“最快時間把魔尺拼成球”的吉尼斯紀錄;2021年10月2日,陳諾在上海市與隊友一起,以9.201秒的成績創造了“雙人疊競技杯cycle最快”的吉尼斯世界紀錄;2021年12月27日,陳諾又在福建省龍巖市,以6.14秒的成績創造了“最快時間解三國華容道”的吉尼斯紀錄,同日,她還以21.21秒的成績,創下了“中文在觸屏手機上輸入文字最快”的吉尼斯世界紀錄;2022年3月10日,陳諾與葉佳希老師以37.58秒的成績,打破了由中國選手保持的41.73秒“最快時間雙人排列一盤中國象棋”的吉尼斯紀錄。2022年6月,母女倆參加央視“多彩少年”節目錄制。
看到母女倆競技PK,三歲的小外甥和年近八旬的外婆馬文儀也很好奇地加入了家庭疊杯賽的隊伍。某日,丁凌玲用手機把外婆和陳諾PK疊杯的情景拍了視頻,陳諾覺得好玩,隨手發在社交平臺上……
2022年9月,央視導演看到馬文儀和陳諾一起PK疊杯的視頻,就給陳諾打電話,邀請她和外婆、母親一起上央視。
那天,陳諾給馬文儀打電話報喜:“外婆,你要上央視了!”沒想到,馬文儀卻說:“哎呀,我正忙著打麻將呢,等會兒再說。”
當陳諾把外婆忙著打麻將不急著上央視的原話,當笑料講給媽媽聽時,丁凌玲卻沒笑,她很認真地告訴女兒:“外婆心靜如水,專注于手里的事,做好一件,再做下一件。”陳諾眼睛一亮:“這也是賽手必修的心理素質。”
2022年10月,陳諾帶著外婆、母親、外甥一起走上央視《越戰越勇》欄目。祖孫四代在益智游戲上的精彩表現,令全場掌聲轟鳴不絕。
雖然名氣越來越大,但陳諾卻始終保持平常心。2023年12月27日,陳諾又在廈門以31.13秒的成績,打破了由馬來西亞選手保持的“最快時間盲解6層漢諾塔”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短短6年間,陳諾已破了16次吉尼斯世界紀錄(漢諾塔、華容道、疊杯、魔尺等),成了紅遍全網的“魔方女孩”。而馬文儀也在外孫女的鼓勵和指導下,報名參加疊杯比賽,2023年還拿下疊杯競技世錦賽老年組冠軍!
很多家長慕名而來,請陳諾引導他們的孩子學習魔方。2024年12月,她的學生胡若珵以9歲的年齡1秒還原圓珠魔塔,受到新華社的表揚。看著學生在賽場上稚嫩而認真的眼睛,陳諾仿佛看到了學生時的自己。
因為想讓更多的孩子愛上既減壓又益智的魔方,大學畢業后,陳諾創辦了“小草魔方”益智學校。
而對丁凌玲來說,人生就像放風箏,得讓孩子自己感受風的方向。她很欣慰,女兒已經找到了方向,且越走越遠。
編輯/艾容
496034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