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粗放式調試工藝已難以滿足現代消防系統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從政策與市場看,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訂及各地消防驗收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從而倒逼專業施工單位重視安裝及調試環節的專業性;從技術層面看,調試工藝的科學性不僅關乎設備能否正常運轉,還與人員疏散效率、應急救援成功率密切相關。然而,目前消防行業仍面臨調試人員技能不足、技術標準執行不統一等問題。只有將施工調試技術提升至與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才能為建筑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線,推動行業向高效、智能、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未來,需要通過產學研合作,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推動調試工藝與新技術(如數字孿生、AI診斷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防”的轉型。
一、系統原理與功能要求
(一)系統原理
1.系統架構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構成。系統控制器作為智能系統的核心,實現對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的集中控制,并與火災報警系統聯動,實現動態調整疏散路徑。應急集中電源裝置通常采用蓄電池組或UPS(不間斷電源),保障主電源故障時系統持續供電( ?90 分鐘)。應急照明燈具分為集中電源型和自帶電源型,用于在正常電源被切斷后提供應急照明,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關鍵區域的照度符合規范要求。疏散指示標志包括方向指示標志(動態或靜態)和安全出口標志,通過箭頭、文字或圖形引導人員快速識別逃生路徑。各組件通過總線或無線網絡互聯,形成集供電、控制、通信于一體的完整系統,確保在緊急情況下高效引導人員疏散。
2.系統工作原理
系統需與火災報警系統聯動,接收火警信號后自動切換至應急狀態,并觸發聲光警報,按對應的疏散指示方案,控制該區域內需要變換指示方向的方向標志燈,改變箭頭指示方向,系統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火災自動聯動信號及監視反饋 應急照明控制器報警控制器通訊總線集中電源 集中電源
集中電源集中控 通信回路 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 集中電源集中控 通信回路 電源和蓄電池電源
制型應急燈具 制型應急燈具
集中電源集中控 集中電源集中控制型應急燈具 制型應急燈具
(二)系統功能要求
1.應急照明功能
系統在正常電源中斷后需立即啟動,一般應急轉換時間不應超過5秒,高危險區域(如自動扶梯)的應急轉換時間需 ≤0.25 秒。同時,提供地面最低水平照度,確保人員看清疏散路徑。例如,避難間地面照度 ?10lx ,老年人照料設施場所 ?10lx 。
2.疏散指示功能
系統應根據現場火警位置,實時調整疏散路線,提供正確的指示引導信息,通過方向標志燈動態指示預案的最佳逃生路徑。
3.系統聯動功能
在火災模式下,系統控制主機接收火災報警輸出信號后,可控制系統所有的非持續性消防應急燈具點亮,持續性消防應急燈具由節電點亮模式轉入應急點亮模式。同時,A型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保持主電源輸出,待接收到主電源斷電信號后,自動轉入蓄電池電源輸出[1]
二、系統調試技術及要點
(一)調試工藝流程優化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工藝流程包括施工準備、單機調試、程序編制及圖形功能制作、系統調試、單系統調試報告編制和聯動測試,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本工藝流程通過調試準備、單機調試及系統調試,以改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質量。與傳統調試工藝流程相比,運用本文提出的工藝流程進行調試,能夠在調試準備、編制程序及設備單體調試等階段協同進行,合理規劃工作安排,提前解決現場聯動調試中接口測試可能產生的問題,提高調試效率,縮短調試周期,增加經濟效益[2-3]
(二)調試資料管控
在系統調試過程中,注重調試資料的準備及梳理,包括調試前的技術資料、過程中的調試情況、調試后的驗收準備資料等。強調調試資料的準備,是為了完善調試報告內容,進而為消防聯調打下堅實基礎,展現應急照明及疏散效果,促進整個消防工程交驗進度。
1.調試準備
為了系統調試的過程穩定可控,在系統調試前,應做好相應的調試準備工作。調試人員應掌握相關的系統圖、平面布置圖、系統調試方案、疏散指示方案、與外部系統的接口協議規格書以及控制邏輯設計文件。對于系統所用的產品,調試人員應掌握該系統產品的設備規格書、使用說明書以及國家標準的符合性證明。
2.系統調試
在單機調試階段,調試人員應根據調試情況,制作相應的單機檢查記錄。對于標志燈具和照明燈具,單機檢查記錄應包括單機通電響應時間;對于集中電源裝置和應急照明配電箱,單機檢查記錄應包括過載保護、短路保護、蓄電池容量驗證(需滿足標稱應急工作時間)等;對于應急照明控制器,單機檢查記錄應包括自檢功能、主備電切換功能、一鍵啟動功能。
在系統調試階段,調試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制作設備的地址設置與邏輯編程記錄和系統功能測試記錄,并匯總成檔,形成系統調試報告。編程記錄應包括燈具、集中電源、配電箱的獨立地址編碼表以及控制器內自動應急啟動邏輯、標志燈狀態變更邏輯的編程記錄。系統功能測試記錄應包括手動功能測試記錄(手動啟動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功能)、聯動測試記錄(輸入火災報警信號后,系統應在規定時間內切換至應急狀態,并反饋聯動信號)以及方向一致性驗證記錄(標志燈箭頭與實際疏散方向一致)[4-5]
3.系統驗收
驗收資料應包括竣工圖紙(應標注變更)、材料設備進場記錄、安裝質量檢查記錄、檢測報告、產品合格證、備品備件清單。基于上述調試資料的過程管控,依據GB51309-2018《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附錄E填寫調試檢查表(包括外觀、部件功能、控制邏輯等),系統的驗收資料將更具有邏輯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三)調試技術手段的升級
目前調試工具與技術手段正朝著智能化、數據化方向發展,在提高調試效率和精度的同時,還減少了人為操作誤差,為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系統的可靠性提供了堅實保障。
1.調試工具
在單機調試階段,可開發一種便攜式直流調試電源,適配目前應急照明燈具DC36V的電壓等級,驗證各點位功能,同時結合手持式編程器為各設備進行提前編碼,提高調試的一次性合格率。在系統調試階段,隨著系統設備的智能化發展,可效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手段,利用總線分析儀、智能診斷軟件等工具,使調試更加便捷。總線分析儀可針對CAN總線或者RS485通信,實時監控并分析總線信號質量,定位通信開路、短路或干擾等問題;智能診斷軟件通過PC端連接系統控制器,自動掃描設備狀態,生成設備故障報告(如燈具離線、蓄電池容量異常、集中電源故障等),以提升系統排故階段的效率,實現調試的智能化,如表1所示。

2.可視化調試技術
為了確保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夠有效監控系統的應急工作狀態,充分發揮系統輔助安全疏散的消防功能,要求以圖形方式直觀顯示所有區域的疏散指示方案、系統部件的工作狀態,采用圖形方式直觀顯示系統部件的工作狀態。可利用圖形工作站的優勢,使圖形顯示界面制作、功能測試、程序編制獨立并行,以便精準定位后續系統調試階段的設備故障。項目管理人員可根據現場調試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勞動力及工作內容,節省調試工期[6]。
三、案例應用
以參與上海世博最佳實踐區改造工程項目的經歷為例:該項目位于上海市南車站路564號,原為上海世博會展館,現改為商用,具有單體多且分散、協調單位多、接口眾多等特點。該項目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屬于電源集中控制型系統,在施工及調試過程中應用本文提及的相關調試技術,如調試資料的嚴格管控和直流調試電源裝置,有效提高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節約了本系統安裝調試成本近 20% ,壓縮了調試工期,達到了預期效果。
在實際工程中,有效采用本文提出的相關調試技術手段,指導項目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調試的實施,相較于傳統的調試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的調試效率;通過梳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本系統的聯調要求,從而降低返工成本,為施工單位創造了經濟效益。
結語
經研究表明,采用本文調試方法指導工程項目現場的系統調試,更好地規范了系統調試工序,使系統調試更加合理,避免了調試過程的返工,提高了工程質量和調試效率,減少了調試時間和成本。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可將更多的技術手段融人消防領域,如物聯網技術、BIM虛擬調試技術和數字孿生技術等,可實現對設備終端的實時監控,優化燈具點位部署及模擬疏散邏輯,驗證系統響應能力。本文提出的調試技術符合相關國家規范及標準,具有可操作性,保證了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的調試達到設計標準。強調了各道調試工序的關鍵要求,有效解決調試難點,提高了調試的一次成功率,為相關項目的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調試與管理提供了一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手段和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在軌道交通設計中的實際應用[J].隧道與軌道交通,2021(01):38 -40.
[2」何必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簡析[J].建筑電氣,2024,43(S2):12-15.
[3]任飛宇,陸柏慶.新建高校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應急照明系統設計[J].建筑電氣,2024,43(05):13-17.
[4]陳藝心.消防照明布局對緊急疏散效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照明電器,2024(11):131-133.
[5]徐寧.基于智能化技術的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優化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4(11):75-77.
[6]周欽.煉鋼廠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設計[J].中國照明電器,2024(10):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