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是領導一切的”重要論斷。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黨政配合、進一步確立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黨委地位、為行政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探索開展黨委領導的行政領導人負責制,成為我們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2021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央企業關于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按照《意見》要求,要完善和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全面推行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由一人擔任,整個中央企業已全面部署完成相關任務。對此一些中央企業所屬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積極響應上級要求,陸續推行黨委領導的院(所)長負責制。基于以上內容,本文以某軍工央企下屬研究所為例,探討在科研院所中如何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更好地落地見效。
推行所長負責制的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和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如何更好地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黨委在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是研究所落實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研究所作為國有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好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盡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是研究所完成國家使命任務的現實需要。研究所是國家某軍工行業頂層開發設計抓總單位,是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期間研制完成了十余項型號項目的列裝定型,為打贏現代化戰爭貢獻了積極力量。新形勢下,聚焦“國之大者”,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能夠更好地推動黨的領導與科研生產經營有機融合、更好地開創發展新局面、更好地完成國家使命。
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是研究所轉型升級的內在需要。當前,研究所正處于轉型、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如何準確把握新形勢下的新要求、找準機遇順勢而為,需要研究所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功能,把集體智慧體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探索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更有利于形成黨政合力促發展的生動局面,更有利于推動研究所的進一步轉型升級。
推行所長負責制的四項工作思路
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要全面貫徹落實“兩個一以貫之”重要要求,也要結合實際深入貫徹黨和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整體要求。這是研究所管理體制調整的深入探索,也是對職責定位、程序方式、運行保障、班子建設的深度優化。
厘清職責和定位。明確研究所決策機構分為黨委會和所長辦公會。黨委會是最高決策機構,是“三重一大”事項的決策主體,所長辦公會是行政工作的決策主體。明確黨委會和所長辦公會的主要職責。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促改革、謀發展、做決策作用,領導全面工作。所長在黨委領導下依法依規行使職權,按照黨委決定組織開展發展規劃、科研攻關、經營計劃、行政管理等相關工作,負責組織擬定行政工作相關規章制度,研究需要黨委會決策的重大行政事項。明確“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管理要求。按照集體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原則,黨委會決策“三重一大”事項,所長辦公會決策非“三重一大”行政事項,分類建立黨委會議事清單、“三重一大”事項清單、所長辦公會決策事項清單3個清單,為研究所高效運行提供頂層制度支撐。
優化程序和方式。明確權責的統一性。黨委和行政要分清各自治理主體的權力和責任,在行使權力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對治理主體決策失誤的追責方式要區別制定不同模式且不能轉移。注重決策的獨立性和唯一性。黨委和行政既要相互協調、共同推動工作開展,也要分別、分級負責治理主體的決策權限和承擔的相關責任,同一事項原則上只能有一個決策主體負責。出臺決策議事工作機制。黨委和行政原則上應通過會議形式進行決策,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黨委會采取票決制形成最終意見,所長辦公會采取行政負責人負責制,在吸納大部分人員意見后形成最終意見。兩種工作機制要形成各自專門的制度辦法,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堅持動態調整。基于內外部環境變化,如果出現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新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動態調整自身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從而達到新的平衡。
加強運行和保障。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建立黨委書記和所長的周“碰頭會”機制,黨委在研究涉及行政的重大事項前要提前征求所長意見,所長在落實重要工作前要聽取黨委書記的意見建議,同時班子成員之間形成經常溝通、協調推進的長效溝通機制。加強自身建設。新的管理體制對班子成員提出新的要求,每個人都要主動學習、積極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為新體制的運行建言獻策。借鑒現有經驗做法。目前,一些高校、醫院、央企所屬事業單位已經在實行黨委領導的行政負責人負責制,研究所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學習好的經驗做法,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運行辦法。
配強班子和力量。明確任職標準和條件,選好黨委和行政“一把手”。既要選取信念堅定、理論扎實、政治素質過硬的干部,也要兼顧管理有方、技術過硬、富有戰略性思維的領導,所長既要學會統籌全局推動工作,也要政治過硬、又紅又專。堅持國有企業好干部標準,配齊配強領導班子。要突出優化班子結構,結合研究所實際綜合分析研判,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功能結構模型,形成結構合理、團結協作、凝聚力強戰斗力強的領導班子隊伍。注重梯隊培養,不斷加強年輕干部建設。要著眼當下工作需求和長遠戰略需要,建立年輕干部培養機制,按照用人所長、人崗相適的原則,注重在吃勁崗位培養鍛煉干部,不斷提升年輕干部的綜合素質,確保干部使用不斷層、不斷檔。
推行所長負責制的
四項具體工作舉措
根據上級工作要求,研究所黨委高度重視、系統謀劃、積極部署,通過開展方案策劃、調研交流、完善議事規則及配套機制等方式,全面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建設工作,為新體制的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開展外部調研交流。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建設過程中,研究所與多家軍工央企科研院所進行座談交流,為有效開展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提供了事實依據和理論支撐。工作啟動之初,赴核工業集團某研究院開展調研,深入了解其“實行黨委領導的院長負責制試點改革工作”開展情況,并且就運行機制、議事規則、黨委決策、“三重一大”事項決策、院(所)長辦公會決策、干部人才管理等事項進行了全面座談交流,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和方向。試運行之初,與航天科工集團某研究所進行電話視頻交流,就黨委工作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實施、重要會議管理以及決策工作流程等事項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學習,進一步規范了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運行機制和流程。運行期間向國資委黨建局和宣傳局學習請教相關央企“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建設及運行經驗,與兵器工業集團某研究所交流研討,對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運行績效進行鞏固提升。
注重決策的獨立性和唯一性。黨委和行政既要相互協調、共同推動工作開展,也要分別、分級負責治理主體的決策權限和承擔的相關責任,同一事項原則上只能有一個決策主體負責。
聚焦目標任務形成工作方案。制定《關于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確保實施有序開展。明確決策機構,黨委會由黨委書記主持,審議決策黨的建設、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安全穩定等重要事項,同時聽取重大工作匯報,提出工作要求。所長辦公會由所長主持,是行政議事決策主體。在黨委領導下,負責黨委會有關決議和重要行政事項舉措的落地實施。明晰研究所黨委的主要職責13項、黨委會議事決策機制6項和主要決策事項內容14項,所長的主要職責7項、所長辦公會議事決策機制3項和主要決策事項8項,建立運行協調機制5項和配套措施4項。
黨的領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實行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充分發揮了黨的政治引領作用、組織保障作用和文化支撐作用,切實解決了研究所黨的領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黨建與業務工作進一步深度融合、貫通開展,黨的領導融人業務工作各環節、各領域,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落地。
建立完善議事規則清單。發布《黨委工作制度》《“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實施辦法》及事項清單(92項)、《黨委會管理辦法》及事項清單(116項)、《所長辦公會管理辦法》及決策事項清單(27項)等議事規則并試運行,同時加強督查督辦工作,確保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系統完善配套制度流程。根據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工作部署和要求,各業務部門組織對職責范圍內的規章制度進行整體修編,進一步優化各類管理流程,確保在各類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中貫徹落實好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工作要求。
推行所長負責制所獲工作成效
通過實施黨委領導的所長負責制,黨的領導與行政負責人治理有效結合、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研究所自身特色的、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路徑方法,特別是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等重點工作在研究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均取得了良好成績。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得以進一步充分發揮,真正起到了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步調的積極作用。
黨委領導不斷強化,決策機制進一步規范。研究所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再上新高度。民主集中制進一步落實,徹底解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不夠的問題,決策流程進一步規范,決策效率顯著提升。
黨建引領不斷提升,中心工作成效顯著。研究所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等領域重點工作在研究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履行強軍首責方面,新域新質重大工程項目論證和爭取取得歷史性突破;在產業發展方面,經營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新興產業布局成效顯著;在科技創新方面,創新平臺建設成果突出,4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科技獎項和知識產權成果豐碩;在基礎管理方面,不斷創新管理模式,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作者單位:中國兵器工業第二O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