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的“小鎮生活圈”是幼兒自主規劃、自主選擇、自主調整的聯動游戲,這一活動以突破班級、年齡的界限,為幼兒量身定制的模擬生態社區為教育目標。針對兒童的不同興趣和需要,我們建立了獨立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重視幼兒對游戲認知和體驗的內部聯系,通過游戲,對不同的活動客體的整合和交換,幫助兒童自行發展或認知結構自我變化。幼兒成為小居民,每個月選擇一次游戲區,每周連續2天在“生活圈”中進行學習、生活、游戲。本文以幼兒評價為主體,建立拓展“小鎮生活圈”游戲的實踐經驗,分享一些心得體會。
一階:捕捉瞬間,現場評價
幼兒在游戲中的任何一個時間節點,都會迸發出“哇”時刻,或讓人驚喜,或值得深思,教師以“捕捉瞬間”為著力點,通過視頻、照片、即時貼等方式進行記錄,游戲結束后馬上對精彩瞬間進行回顧與復盤,進一步推動游戲有效進展。
說一說——復盤過程,分享經驗。說自己,表達自我感受,或針對游戲中某一件事或某一個狀況共同商討,教師進行觀察并結合表格做記錄,幼兒在游戲中不斷地發現,不斷地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不斷地豐富自身經驗。
以送外賣為例:小朋友點外賣之后,怎么將美食交給小客人呢?經過游戲后的交流,大家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建議:“外賣單上要寫清楚接收的小客人”“需要明確小客人接收外賣的地點”“我們可以準備音響,隨時通知小客人”。后期,美食店增加了音響、外賣單子、小客人需要身份證等。
點一點——個體差異,全面追蹤。以星級評價或點贊方式來直觀表現幼兒在游戲中的心情(開心、一般、不開心)、收獲(收獲滿滿、無收獲)、后續(下次我還來、我會再來、我不想再來了)。通過這些自評,增加教師對游戲內容的思考,從而隨時調整游戲材料,更新幼兒在游戲中的操作材料,支持幼兒持續的游戲探究。
以兒童醫院為例:小朋友給眼科醫生評價了5顆星,表示會下次再來兒童醫院,醫生為幼兒做視力測試、做眼保健操、進行乒乓球訓練,讓幼兒的眼睛得到舒緩贏得了幼兒的喜歡,也使小居民在小鎮中習得了保護眼睛的方法。
評一評——集體反饋,深層助推。評一評強調集體評價,體現了我園以幼兒為主的教育理念。幼兒們共同交流問題,解決問題,建立起真實的問題情境,小居民共同出謀劃策,有助于提升小居民在小鎮的生活能力。
以小鎮驛站為例:最初小鎮驛站游戲區是不存在的,游戲結束后,不少小朋友在集體評價時表示想擁有一個坐著喝喝茶,休息一下的地方。于是,小鎮驛站應運而生。
二階:取長補短,階段評價
幼兒的游戲水平高低不等,在一個階段的評價中,我們以“取長補短”為評價著力點,引導幼兒通過一段時間的游戲,評自己、評作者、評游戲,從而看見自己的成長,增長學習經驗。階段評價是基于多次現場評價之后的回顧和分析。階段評價會以游戲故事書、兒童議事廳圓桌會、跨場景體驗等形式展開。
游戲故事書——畫里有話。幼兒以“畫一畫”的方式對游戲進行評價,這一方式主要以符號記錄,借助表征外化思維的可視化方式表達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求知欲、好奇心、認知和理解。以客運中心為例:小朋友連續在游戲書中記錄了他和朋友在客運中心當“小交警”的游戲過程,從最初兩人為了游戲角色的爭搶演變成按照自己的約定分配角色,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幼兒的改變。
兒童圓桌會——專題評論。當游戲開始出現較難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與該游戲組幼兒約定時間,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將孩子們需要的場地和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再將解決方案交予游戲區域的店鋪老板。這一過程能夠培養幼兒的辯證思維,促進游戲的良好開展。以貨郎先生雜貨鋪為例:部分訂單記錄的是雙人,人物指向性不清晰。有的訂單表征太相似,且沒有備注數量。店鋪制作人員并不懂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為此負責送外賣的幼兒約定在兒童議事廳進行討論,通過現場討論和設計、投標,外賣單得以完善。幼兒使用分割線或表格來進行一一對應記錄,這樣可以區分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
跨場景體驗——循證點評。跨場景主要討論游戲內容,可以是游戲體驗前,也可以是游戲中,當幼兒在“小鎮生活圈”體驗時遇到問題,引發了對真實生活場景的好奇和探究興趣時,家長和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入真實商店,進行觀摩、消費,引導他們大膽提問并與工作人員進行互動、采訪,這些經歷會成為幼兒獲取真實經驗的寶庫。
三階:回顧歸因,成果評價
評價不僅是游戲的起點,也是檢驗游戲效果和價值的終點,在整個游戲中占據重要地位。“小鎮生活圈”的運作最終將回歸到幼兒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幫助他們實現社會性發展。成果評價基于前兩個階段評價之后,以“回顧歸因”為推進點,以成果方式展現。幼兒對游戲過程中作品與經驗的展示,能夠引發幼兒對該游戲區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下一次該游戲區的現場評價提供經驗參考。
作品展覽,游戲留痕。“小鎮生活圈”中的許多游戲區形成了作品,這些作品體現了聯動游戲學習中的成長和進步。我們會將一個周期的作品展示在門廳、游戲區、廊道等幼兒園的角角落落,同時拍攝成宣傳視頻,供各班傳閱。同時,我們也提供了公開平臺,歡迎其他“小居民”留言互動。
巡回演出,持續激發。對表演室游戲區的孩子來說,觀眾對自導自演節目的反響和評價是對他們最好的鼓勵。我們設置了最佳演員征集活動以及給所有演員送花環節,以此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和表演欲。
銷售預定,價值凸顯。手工類店鋪會將幼兒制作的作品放在展銷會,聽取顧客對手工商品的評價,了解顧客最受歡迎的商品,以便下一次可以有計劃、有選擇地進行制作。對于銷售快或是“小居民”有個別需求的,“生活圈”商家會提供“私人訂制”服務,滿足“幼兒需求”。
(作者單位:象山縣春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