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軍嫂》的緣分,始于線上。
那是又一輪的冬天退伍季,一大批老兵即將卸下軍裝,榮歸故里。我們瞞著他們,同嫂子們取得聯系,錄制了退伍祝福視頻作為“驚喜”。不少老兵收到這份“禮物”后,希望能將視頻投到網上留作紀念。在經過保密審查后,我與《軍嫂》雜志社建立了第一次聯系。
2023年12月,雜志社的微信視頻號“軍嫂微平臺”發布了《他們到家啦!往后的日子愿你們前程似錦!未來可期!》,很多戰友看到后,也非常感動、大受鼓舞。我也因此關注了“軍嫂雜志社”微信公眾號。
在信息如洪流般奔涌的今天,“軍嫂雜志社”發布的一些文章,如同一股清流,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和深刻的思考。尤其是每日推送手機壁紙上的“美言美景”,其中不乏摘自雜志的優美文句,簡短精煉卻富含哲理。
那年,妻子初為人母。在她生日即將到來時,我提前與《軍嫂》編輯聯系,于她生日當天,在“美言美景”上發布了我特意為她寫的祝福:“三十而已,余生尚長,共約白首,且舞共清揚。”
句短情長,《軍嫂》化身為我們的明月與魚雁。
而后我工作變動,離開基層崗位,雖忙碌于機關事務中,同《軍嫂》的感情卻越發純粹。那年在單位訂購雜志時,我毫不遲疑地將《軍嫂》列入其中——我想讓更多的戰友看到《軍嫂》、愛上《軍嫂》,感受真情、記錄真情。
(作者為現役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