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陽光明媚。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閆莊街道百歲老兵郭成運家中,飄出陣陣飯菜香。軍嫂孫芳萌系著圍裙正在灶臺前忙碌,身旁還有幾名軍嫂正麻利地切菜、擺盤。
郭成運,1924年出生,1947年入伍,1948年入黨,參加過淮海戰役、開封戰役,在開封戰役中被炮彈炸傷,1949年退伍回鄉后,曾擔任村治安主任等職。“郭大爺,今天是您老壽辰,咱們得多炒幾個菜!”忙碌間隙,孫芳萌與老人嘮著家常。郭成運笑得合不攏嘴,念叨著要讓幾人快歇歇,別累著。
這是孫芳萌她們成立的“軍嫂愛心互助團”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憶軍旅·品家味”。三年來,該活動已累計舉行60多次,每逢老兵過生日,軍嫂們就會帶著新鮮食材上門,為老人家做一頓飯。
談起成立軍嫂愛心互助團,孫芳萌說:“起初,只是我們幾個軍嫂鄰居的‘抱團取暖’,沒想到,如今發展壯大成了幾百人的隊伍。”
2017年11月,孫芳萌與小區里的幾名軍嫂自發建立了“軍嫂互助群”,群友之間幫忙接送孩子上下學、陪同老人求醫就診……隨著大家口口相傳,逐漸形成“大家有事大家幫”的默契。2022年6月,“軍嫂互助群”正式加入莒縣擁軍優屬聯合會,并改名為“軍嫂愛心互助團”。
“軍屬的難處,軍嫂最懂。”在軍地相關部門的協調下,軍嫂愛心互助團還設立了“軍嫂調解室”,軍嫂調解員統一培訓上崗、義務服務。
2024年5月的一天,孫芳萌在調解室值班。一名姓馬的年輕軍嫂走進來,向孫芳萌傾吐焦慮:孩子出生3個月,她作為新手媽媽手足無措,而丈夫在外駐訓難以取得聯系更讓她忐忑不安,老人和她的育兒觀念、生活習慣有差異……細小瑣事堆積成生活壓力,壓得這個年輕軍嫂喘不過氣來。
這樣的苦惱,孫芳萌感同身受。當年結婚時,因愛人執行演習任務,婚期不得不延后。就連結婚證,都是孫芳萌請假自駕到部隊駐地,趁愛人閑暇時抽空去領的,“后來我兩次懷孕、生孩子,他基本都沒在身邊照顧幾天……”孫芳萌用自己的經歷,安慰開解那名年輕軍嫂,向她分享育兒的心得,后來還主動上門給她家里的老人做思想工作。在她耐心細致的幫助下,那名年輕軍嫂精神狀態越來越好。
近年來,軍嫂愛心互助團開展看望慰問烈士遺屬、參加“榮軍流動服務站”等活動70余次,足跡遍布18個鄉鎮、32處社區村莊,常態化走訪服務轄區內306戶老年人和23戶特殊兒童,累計服務老兵3200余人次。
助人者亦成長。軍嫂愛心互助團成員中,有12人被評選為市、縣(區)級“最美擁軍人物”“最美軍嫂”,6人取得了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11人通過成人高考被相關院校錄取……孫芳萌也先后獲評日照市“最美擁軍人物”、莒縣“最美軍屬”“最美志愿者”等。
那天,為了不影響郭成運老人休息,吃過午飯,孫芳萌抓緊時間帶著軍嫂們把廚房打掃干凈就準備離開。
臨別前,郭成運老人緊緊握著孫芳萌的手,感慨道:“當年,鄉親們用小推車支援前線。如今你們自己開車送物資上門,咱這擁軍的傳統沒變啊!”
(作者單位:山東省軍區日照軍分區政治工作處,莒縣人武部)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