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生最沮喪的那段時間,似乎是跳舞救了我一命。那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壓力爆棚的我,經常去Livehouse看樂隊演出,當表演到節奏感強的曲目時,我也會跟著人群跳動起來,直到氣喘吁吁、精疲力盡。每一次跳完舞,我都會覺得好累,但又真的好舒服、好輕松。
沒錯,舞蹈是抗抑郁效果最好的運動,沒有之一。抑郁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會勸你動起來。但這對已經很“低能量”的人來說,恰恰是最艱難的一步。這時候,不妨嘗試用跳舞來“溫啟動”。對抑郁癥患者進行舞蹈干預,可以大大提升他們血漿中的血清素濃度,緩解焦慮感、身體緊張感和攻擊性,給他們帶來最稀缺的活力與快樂。
要是跳得不好會不會就沒效果了?多慮了。只要你跳起來,無論舞姿如何,都能極大程度地增加你的積極情緒。
除此以外,舞蹈還能幫助人們走出創傷。對創傷遭遇者來說,他們常常與自己的身體感知及各種情緒處于脫節狀態,但跳舞可以幫助他們重新關注自己的狀態、再次與自我建立聯結。
其實,對未遭受抑郁或創傷情緒困擾的人來說,跳舞也是讓身心快速愉悅的最佳方式之一。跳舞時,我們往往需要跟隨音樂的節拍、邁出恰當的舞步,因此不得不全神貫注于此時的處境,這就是大家所向往的活在當下的“心流”狀態,這種專注會讓人徹底放松。
同時,伴隨著豐富的舞蹈動作,人們與自己的身體會建立更緊密的聯結,更關注并體會身體、關愛身體,更容易真實地認識和表達自我。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跳舞也是如此。與他人一起進行同步舞蹈能讓人們彼此感覺更親近,增進友誼。因為人們跳舞時會釋放出被稱為內啡肽的快樂化學物質,而內啡肽在人類的情感聯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此外,與他人舞蹈還能提高疼痛忍受力。一項研究中,參與者佩戴上施壓裝備跳舞。研究發現,那些活動最為積極、動作協調一致的人與他人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系,并且疼痛閾值也更高。
經常跳舞也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及彼此之間的互動方式。研究表明,在舞蹈的合作過程中,兩個人的大腦會變得對同一頻率產生共鳴。也就是說,我們變得更能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或許,現在的你還在對公園里的廣場舞大媽大爺嗤之以鼻。但你不知道的是,若干年后,他們會遠比你要朝氣蓬勃!研究發現,跳舞可以顯著延緩衰老。有科學家研究了11種不同的體育活動,發現只有跳舞能顯著降低參與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即便對年輕人來說,跳舞也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認知功能,通過形成新的神經連接,尤其是在涉及執行功能、長期記憶和空間識別的區域。一些特定舞種,比如尊巴舞,還被證實能有效作用于視覺識別能力和決策能力。
跟著音樂跳舞,還能給跳舞加層Buff。有神經科學家提出,將音樂與動作(即舞蹈)同步進行,本質上就是一種“雙重愉悅體驗”。
在音樂和舞蹈的帶動之下,整個腦子都開始工作起來,目標只有一個:讓你High!
(摘自“KnowYourself”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