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兒童的頭骨和大人的頭骨中取出大腦進行對比,大概看不出多大的差異。它們的組成部分都是一樣的,運作方式也基本相同。兒童和成人之間的區別更多在于使用的那些部位,不同部位之間的合作方式,以及真正做決定的部位。人類的大腦直到20多歲才完成發育,而且會終身持續不斷地調整和適應。
你的大腦是個灰色的大腫塊,漂浮在你的頭骨內——在一小攤腦液中。大腦的外層是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本身有很多褶皺,因而它的表面積很大。大腦皮層是大腦中最薄的區域,然而在這里我們發現了大部分的腦細胞和神經元。神經元幾乎支撐了我們人類所做的一切。
腦細胞通過長長的觸角相互發送信號,有點像電纜。這些觸角稱作軸突。你可以把這些“電纜”看作神經元之間的橋梁。信息和信號以瘋狂的速度通過“橋梁”發送。
神經元相互交流的方式,有點像我們身體的不同部位在激素幫助下的交流方式。不同之處在于,激素很微小,在遇到接收者之前可以在血液中自由流動。然而,神經元必須通過“電纜”和其他細胞產生直接的接觸,才能發送信息。
你體驗和學習的所有新事物都會在大腦的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橋梁。我們說大腦是可塑的,就像小孩玩的橡皮泥一樣,是由周圍環境塑造的。大腦中經常使用的區域會變得更大,而且會有寬闊的通路把這些區域與大腦的其他部分連接起來。比方說,如果你是一名活躍的足球運動員,大腦中控制你用于運球、射門和得分的身體部位之間就會長出新的橋梁。這樣,我們神奇的大腦就確保我們在大量練習后,能夠越做越好。要想擁有一個健康、成熟的大腦,我們必須接受挑戰,我們必須重復練習。
在童年時代,你的頭骨里面發生了很多重大變化。你的大腦會吸收你所經歷的一切。它還不知道你想做什么——跳舞、踢足球,還是唱歌——所以它只是開始存儲所有信息,以備你日后所需。你可以把兒童的大腦想象成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它很好奇,會撿起在地上找到的所有東西。它不會區分金子和石頭,不會分辨東西重要與否。為了能裝下所有的新信息,大腦飛快地成長。尤其是大腦皮層,以及它連接的所有神經元,每年都在不斷增加體積。
到了青春期,事情開始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你的大腦里塞滿了信息,而大腦不確定你是否全部需要。是時候進行適當的清理了。當你弄清了自己是誰以及喜歡做什么之后,你的大腦會開始擺脫不必要的橋梁和多余的神經元。這是我們出生后大腦皮層第一次出現萎縮的情況!你的腦袋開始只專注于成為你自己:在雜亂無章的信息中,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對我來說是真正有意義的?
同時,我們經常使用的區域之間,不再是狹窄的橋梁,而會變成寬廣的高速公路。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大腦開始變得越來越發達。為了完成困難的任務,我們必須同時使用大腦的多個部分,這些不同部分需要學會用全新的方式相互交流。這是一個挑戰,也是我們在青春期會感到困惑的原因之一。
很多青少年覺得成年人很討厭,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也許從外表看你的確長大了,但你還是不能決定任何事情,設定合理的界限仍然是你父母的工作。這是因為你的大腦還缺少某些重要屬性:它還沒有老板。在挪威,到了18歲才算是長大成人。而若是考慮到大腦及其發育,18歲也有些早。女性到二十出頭大腦才會發育完成,而男性要到25歲大腦中的“老板”才會就位。
大腦的老板是額葉。它就在你的額頭后面,大腦的最前面。額葉是大腦中負責計劃、掌控和組織我們生活的部位。它接受大腦其他部位發來的信號,例如它能夠獲取我們感受到的情緒、我們看見的事物和我們的記憶。額葉會評估所有不同的信號,根據重要程度為這些信號分類并制訂計劃。大腦的這個部位在青春期才開始擁有控制權。這也是兒童和成人之間的區別。
對青少年來說,能夠自由探索成人世界非常重要。探索和擁有犯錯的機會可以讓我們的額葉學習并發育。我們在年輕時被允許——尤其是敢于——犯錯,所有錯誤都會讓我們成為聰明自信的人。你當下正在經歷的這個時期,即使你摔得人仰馬翻,也仍然會讓你有安全感,因為你知道大人正在照看你,他們會在你摔倒時將你扶起。但在你的大腦準備好全權負責,并且你成了自己的老板后,大人就不再是老板了。你的大腦首先要學習三件事情,我們稱之為大腦的三大挑戰。
后果是你做一件事的結果。青少年的大腦難以想象后果。例如,超速騎摩托車的后果可能是你摔倒受傷,或者你撞到某些人,他們會受重傷或死亡。你覺得這些不太可能?確實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有這些問題。可盡管如此,還是有太多的青少年在交通事故中喪生或受傷。他們低估了危險發生的風險,并更容易冒險,因為他們不像成年人那樣可以預見后果。
這是什么意思?沖動是你突然想做某件事,常常是有趣、讓人興奮或感覺很酷的事情。例如,你可能突然想吃一整袋薯片,想得意地從高高的巖石上一躍入水,或是親吻你愛的人。如果你能夠很好地控制沖動,你就不會一有沖動就去行動。你會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適當的舉動,比如說,你只有在察看過水有多深后才會去潛水。成人也會有沖動,但他們一般不會隨心所欲。成人能夠更好地控制沖動。
成人的大腦經過了訓練,能夠根據計劃和常識選擇應該做什么。而青少年的大腦更多地受到情緒的支配。因此,他們只是因為感覺到某件事正確和重要,并不能保證它確實如此。令人驚訝的是,情緒往往是糟糕的向導,因為情緒會撒謊。情緒會讓我們做出非常后悔的事情。
受到情緒的影響,你會更容易關注到重要的事情。這是好的方面。但與此同時,它也會讓你更容易被不懷好意的人操縱。例如,你可能會被說服,沒到足夠的年紀就跟其他人發生了性關系,或者給別人發裸照,或者獨自去跟網戀的人見面。在極端情況下,青少年還會被說服因政治或宗教極端主義仇恨或傷害他人。
我們需要情感,但我們絕對不能盲目相信它們。
(從容摘自上海三聯書店《女孩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