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敘文和說明文的文體區分
(一)關于記敘文
記敘文就像用文字拍電影,要把事情發展過程講清楚。記敘文寫作有三個重要法寶:時間線不亂跑、人物會說話、細節會發光。筆者結合小學語文課本來具體講講。
第一招,以時間為線串起故事。好故事宛如冰糖葫蘆,需用竹簽將山楂果穿起。課文《小英雄雨來》借“游泳本領高
夜校讀書→掩護李大叔 $$ 與鬼子斗爭 $$ 機智脫險”這五個時間節點,把雨來的成長歷程串成完整故事。就如同學們寫《春游日記》,可依“整理背包→校車出發 $$ 爬山過程 $$ 野餐趣事→安全返回”的順序記錄,讓讀者仿若坐上小火車,隨文字前行。
第二招,讓動作開口說話。讓人物“表演”遠比直接表述更鮮活。《金色的魚鉤》里老班長嚼了一會兒草根和魚骨頭,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動作極具畫面感。
第三招,把環境描寫當作放大鏡。以景物為放大鏡,能映照出人物心情的起伏變化。《祖父的園子》里“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用擬人化的景物描繪出孩子的快樂。

學生習作例1:《記一次難忘的旅行》
去年夏天,我跟爸爸媽媽到海邊游玩。這天上午,大家都起得很早,帶著行李歡天喜地開赴北戴河。
一路走來,大家都在聽歌、看窗外景色,心中角提有多么開心。一到海邊,就急不可待地換上泳衣沖入大海中。海浪接連不斷地沖擊著,使我仿佛置身于漂流的激流中。全家人在海邊堆沙堡、抓螃蟹,玩得很開心。傍晚時候,去海邊燒烤也是很不錯的——看看星星、聊聊心愿。此次旅行,讓我領略到海的魔力和家的溫馨,是一次值得紀念的旅程。
這篇記敘文有明確的開頭(出發前準備)發展(路上的經歷)、高潮(海邊玩耍)和結尾(晚上燒烤)。主要角色有小作者“我”爸爸、媽媽等。通過對自身言行及心理活動的描述,小作者讓讀者體會到此行的樂趣及難以忘懷的情感。
(二)關于說明文
與記敘文完全不同,說明文就像偵探查案,用清晰的線索把事物說明白。它用科學語言把事物的特點、原理講清楚。筆者結合五年級課文總結了寫說明文的三個關鍵方法。
第一招,用分類法整理信息。把復雜事物拆解成塊狀說明,《鯨》這篇課文先用“其實它不屬于魚類”劃清類別,再分體型、呼吸、睡覺三個板塊講解。
第二招,數據讓說明更可信。《太陽》用“表面溫度約 6000°C ”和“到地球要走3500年”兩個數據,把抽象概念變得可感知。
第三招,舉例法化難為易。《蝙蝠和雷達》用“鈴鐺實驗”揭曉超聲波原理,把高科技設備講得深入淺出。
學生習作例2:《介紹一種植物——仙人掌》
仙人掌是生活在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區特有的植物。仙人掌莖稈粗壯,可貯藏大量水分,這是仙人掌適應干旱環境的“絕招”。仙人掌的葉片退化為刺,減少了水分蒸發,同時避免了動物的啃咬。仙人掌的花朵很漂亮,花色艷麗,有些還散發著清香。仙人掌品種繁多,有的似球、有的似柱、有的似掌。它們既可觀賞,又可藥用,價值較高。
此說明文開篇點明仙人掌的生活環境,接著對其莖、葉片、花朵展開細致描述,還介紹了不同種類,結構清晰有條理。全文不摻雜作者主觀情感,運用客觀語言與事實,精準說明仙人掌的特征,讓讀者能夠深入了解這一植物。
二、小學階段記敘文寫作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相較于說明文,記敘文顯得更為關鍵,這主要基于以下幾個關鍵因素:在撰寫記敘文時,同學們要通過細膩描繪人物與環境,巧妙傳遞情感,并學會在敘事中融入個人思考,這對提升情感表達與語言組織能力大有裨益。同時,記敘文創作能夠激發想象與創造力,要求同學們在虛構與創作中構建情節、塑造角色,有效鍛煉創造性思維。此外,記敘文寫作強調情節的完整性與條理性,促使同學們清晰敘述事件,有助于進一步培養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
當然,說明文也并非無足輕重。說明文對學習與傳播科學知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家對自然現象、科學知識的深入認識與闡釋。
三、以優秀習作為例分析記敘文和說明文
學生習作例3:《快樂的兒童節》
今天是兒童節,學校搞了個超有趣的比賽活動。早上,我和小亮一塊兒去上學,到操場一看,到處是各種游戲攤位,有打氣球的、投籃的、猜謎語的、畫沙畫的…這些攤位把我們的眼睛都看直了。我跟小伙伴們興奮地這兒跑跑那兒看看,每場比賽都想試試。我平時就愛玩氣球,這次我拿起氣槍,瞄準目標,“砰”的一聲,氣球就爆了。我得了獎品——一個可愛的小熊玩偶,高興得又蹦又跳。我還參加了接力賽,和隊友們一起努力沖向終點。今天這兒童節過得太開心啦!
這是位風風火火的女同學寫的兒童節記敘文,作文把活動安排和具體內容都記下來,看到的游戲和比賽很多,情節特別豐富,還特別好玩。文章靠豐富的情節和作者的親身經歷,把“我和小伙伴”的互動寫得活靈活現,突出了充滿活力、可愛的兒童形象,讓讀者感覺就像自己也在現場一樣,深深感受到兒童節的歡樂和興奮。
學生習作例4:《了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地球是太陽系里的一顆行星,它一邊自轉,一邊繞著太陽公轉。地球自轉就是地球繞著自己的軸線轉圈,轉一圈大概要24小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天。因為地球自轉,才有了晝夜交替。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大概要365.25天,這就是一年。因為地球公轉,才有四季變化。地球自轉和公轉,不光決定了時間和季節,還對地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有很大影響。
這是一位男同學寫的說明文,結構嚴謹,邏輯清晰,用科學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基礎知識,讓讀者能更好地了解地球上時間和季節的變化規律。
四、記敘文與說明文閱讀與寫作方法
(一)記敘文的閱讀與寫作
記敘文圍繞人和事展開,著重刻畫人物的言行、心理等,以此傳遞情感與主題。同學們讀記敘文時,需要留意人物形象和情節的起伏變化走向,感受作者的心意與想法。
寫記敘文時,同學們可通過搭建緊湊情節,塑造鮮活人物形象來吸引讀者。比如,用具體事例凸顯人物性格,或借環境描寫營造氛圍,讓文章更有感染力。
(二)說明文的閱讀與寫作
說明文圍繞事物、現象,借助科學語言展開說明、闡釋。同學們讀說明文時,要仔細探究文章結構與邏輯,把事物的特征和原理弄明白。說明文對傳播科學知識意義重大,大家通過閱讀它,能認識自然現象、獲取科學知識,進而提升自身科學素養。
寫說明文時,同學們要做到客觀、準確,用簡潔的文字說明事物的特征與功能。比如,運用分類、對比、舉例等辦法,讓說明文更清晰易懂。
五、記敘文習作評析:從初稿到修改稿
初稿:《我的寵物狗》
我養了一條寵物狗——小白。小白很白,長著兩個大眼睛和兩個長耳朵。每天清晨,我會喂它吃東西,并帶著它外出游玩。小白非常機智,它不僅能理解我所說的,還能執行一些基礎的動作。我曾將球扔了出去,小白跑過去撿了回來。我愛小白,小白是我最好的伙伴。
這篇記敘文主要以寵物狗小白為描寫對象,但對小白形象與特征的刻畫較為簡單,缺乏具體情節與細節。同時,作者對小白的熱愛之情,也沒有通過具體事例表現出來,顯得較為平淡。
修改稿:《我的寵物狗小白》
我養了一條寵物狗——小白。小白長得白白凈凈,兩只大眼睛閃著機靈的光,兩只長耳朵一直豎著,仿佛隨時捕捉著四周的動靜變化。每天清晨,我會喂它吃東西,并帶著它外出游玩。小白聰明絕頂,能聽懂我說話。有一次,我讓它坐下,它就乖乖地坐了下來,還用那雙大大的眼睛看著我,好像在說:“看吧,我的表現還可以吧!”它真的很聰明,還能做出握手和翻滾等復雜動作。有一次,我將球從房間里扔出去,小白像離弦之箭沖了過去,又將球撿了回來,興奮地在我身邊轉了一圈。每當我傷心時,小白總會默默陪伴,用它溫暖的身體安慰我。記得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心情低落。小白走過來,用它柔軟的身體蹭我,好像在告訴我:“別傷心了,有我在呢!”
修改稿通過增補細膩情節與具體場景,不僅鮮活地勾勒出小白這一角色的性格特質,更借助真實事例將作者與小白之間的情感具象化呈現,有效增強了文本的情感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