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畜牧業集約化進程加速,牛流感防控壓力日益凸顯,山東省常年肉牛存欄量約280萬頭,奶牛存欄量約70萬頭,牛奶產量占全國約 10% ,肉牛產業鏈年產值超千億元,主要集中在魯西、魯南地區,以西門塔爾、魯西黃牛等品種為主。牛流感是養殖場中瀕繁發生流行的一類病毒性傳染性疾病,盡管造成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會面臨直接或者間接的經濟損失,受到病毒感染后奶牛日均產奶減少 30%~50% ,持續2\~3周,繁殖母牛流產率上升15% ,犢牛成活率降低,在牛生產過程中,應引導養殖戶將關注重點放在牛流感的發病原因分析方面,并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構建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縮短治療周期,提高治愈率。
1 病例探討
1.1疫病發生情況
某肉牛養殖戶存欄量200頭,以西門塔爾肉牛為主,育肥周期12~15個月,年出欄量約150頭,采取半開放式牛舍,通風較差,未安裝防蟲網,糞污處理采用露天堆肥,未配備沼氣池或有機肥加工設備,飼料以玉米秸稈和商品精飼料為主,青貯飼料占比不足 20‰ 2024年7月10日在養殖場中出現了首例發病癥狀,發病期間患病牛體溫升至40.5‰ ,流涎,呼吸急促,關節腫脹,養殖戶誤判為“普通感冒”,自行使用復方氨基比林治療,未隔離病牛,但病情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7月12~15日累計14頭牛出現癥狀,部分奶牛站立困難、泌乳量驟降 50% ,此時養殖戶但仍未上報疫情,7月16日2頭牛因繼發細菌性肺炎死亡,當地動物疫控中心介入,通過實驗室診斷確診為牛流感病毒(BEFV)感染,啟動緊急防控。
1.2病因探討
獸醫在開展疾病診斷過程中對養殖場的發病原因和不大的措施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養殖場最直接的發病原因是養殖場的疫苗免疫接種程序混亂,同時養殖場環境衛生較為嚴重,不能夠做到清除養殖場周邊積水,蚊蟲密度超標3倍。牛舍擁擠(密度達3 m2/ 頭,低于國家標準5 m2/ 頭),夏季未啟用降溫設備,高溫高濕加劇牛群應激。發生疫情后養殖戶延遲報告與治療,同時超劑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治療病毒性疾病,無效加重病情,為避免活牛調運受限,也沒有向相關部門如實報告死亡病例。
1.3疫情損失
截至養殖場的疫情得到控制,該養殖場的整體發病率為發病率 70% (140/200頭感染),致死率 8% (11/140頭死亡,含繼發感染),死亡損失16.5萬元(11頭 ×1.5 萬元/頭),抗生素+退燒藥
人工費用140頭 ×500 元/頭
萬元,50頭育肥牛延遲出欄2個月,50頭 ×2000 元/月 ×2=20 萬元,因瞞報疫情被處罰2萬元,總損失約45萬元。
2 臨床癥狀
發病后患病牛體溫驟升至
,持續 2~3d 隨后出現典型的呼吸道癥狀呼吸急促,呼吸次數達到40~60次/min,正常20~30次/min,流涎、鼻腔分泌物增多,嚴重者出現肺水腫。關節腫脹,多見于腕關節和跗關節,肌肉震顫、后肢麻痹,導致病牛站立困難或臥地不起,病例中部分奶牛無法站立。患病牛還會表現為結膜充血、流淚,泌乳牛產奶量驟降,病例中下降 40% ,妊娠母牛流產率升高[]
3病理學變化
病死牛解剖后可以發現呼吸系統病變最為明顯,肺臟充血、水腫,切面流出泡沫狀液體,肺水腫,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充血,管腔內充滿黏液,全身淋巴結如縱隔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出血,關節腔積液,滑膜充血,骨骼?。ㄓ绕浜笾┛梢娋衷钚詨乃溃募”砻纥c狀出血,肝臟輕度腫大,膽囊充盈膽汁。組織學觀察可以發現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肺泡腔內充滿水腫液和炎性細胞浸潤,淋巴濾泡結構破壞,巨噬細胞增生,出血灶周圍可見中性粒細胞聚集,非化膿性腦炎(罕見),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套袖現象。
4實驗室診斷
采集患病牛的新鮮血液,帶回實驗室之后分離得到血清,然后進行病毒分離培養,將血液接種于BHK-21(倉鼠腎細胞)或Vero細胞,24\~48h內出現細胞圓縮、脫落。在進行病原鑒定過程中采取RT-PCR檢測方法,針對BEFV的G蛋白基因(保守區域),如上游引物5'-ATGGCYAARTGYGGNTTYAA-3',下游引物5'-TGACAINGCRTANCCRTTRTA-3',擴增條件為95 C 預變性
, 95‰ (35循環),72qC 延伸 10min ,電泳顯示540bp條帶為陽性與陽性對照保持一致,結合上述特征可以判定為牛流感。
5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5.1西醫治療
西醫治療主要結合患病牛外在癥狀對癥輔助治療,主要以緩解高熱癥狀和預防繼發感染為治療原則,緩解牛的高熱癥狀,推薦使用復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使用劑量為 50mL 肌肉或者皮下注射,并搭配使用鹽酸土霉素注射液進行抗菌治療,預防出現繼發感染的現象,給藥劑量 10mg/kg? bw,肌內注射,每日2次,連續使用3d。同時要加強支持治療推薦使用 5% 葡萄糖生理鹽水2 ∴000~3000mL 頭,并搭配使用維生素C注射液 :40mL 緩慢靜脈滴注一次用藥,增強抗應激能力,促進黏膜修復2]。
5.2中醫治療方案
中藥治療過程中,急性期(清熱解毒、退熱)推薦使用銀翹散加減,藥物組成是金銀花 30g 、連翹 30g 、板藍根50g 、黃芩 20g 、石膏 60g 、柴胡 20g 、甘草 15g (每頭常年牛每日劑量,犢牛使用減半),加水 1000mI 水煎濃縮至500mL ,灌服,每日2次,連用5d,抑制病毒、降低高熱?;謴推冢ㄑa氣養血、扶正祛邪)推薦使用四君子湯合玉屏風散,中藥組成為黨參 :30g 、白術 25g 、茯苓 25g 、黃芪50g 、防風 20g 、當歸
(每頭常年牛每日劑量,犢牛使用減半),研磨成粉按照 1%~2% 拌入飼料,連用
提升免疫力,減少復發
6牛流感綜合預防方案
6.1加強生物安全防范
門窗牛舍安裝40目防蟲網,阻斷蚊蟲(庫蚊、伊蚊)入侵,每周噴灑 2.5% 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重點針對水溝、糞污區等蚊蟲孳生地,填平積水坑洼,疏通排水系統,減少蚊蟲繁殖。加大進入養殖場車輛人員的管理入場人員需消毒、更換防護服,運輸車輛經 1% 的過氧乙酸噴霧消毒后方可進入場區。另外要強化養生環境的優化調整,牛舍中安裝負壓風機,保持空氣流通,風速 0.5~1.5m/s 控制好養殖密度育肥牛 ≥5m2 頭,哺乳階段的母牛 ≥8m2 頭,降低應激傳播風險。養殖場糞污應該推廣沼氣發酵技術,殺滅病原體并產氣利用,也可以采取堆肥發酵的模式,堆肥發酵溫度 ≥55% ,持續10d以上,確保無害化。在肉牛養殖期間也需加強營養管理,疾病發生高峰期可以在飼料當中額外添加維生素A 5000ΠU/kg 、維生素E50IU/kg和硒0.3mg/kg ,增強黏膜免疫,加強青貯飼料的質量把控青貯飼料占比 230% ,改善瘤胃健康,高溫季節啟用噴淋降溫系統,每2h噴淋 :5min ,避免長途運輸或混群,必要時使用抗應激中藥(如黃芪多糖飲水)。
6.2監測與預警機制
每季度抽檢 5% 牛群血清(ELISA檢測抗體水平),評估牛群的抗體水平,判定是否受到病毒感染,每年6~9月份的高風險期采集蚊蟲樣本檢測BEFV攜帶率,養殖戶發現疑似病例需24h內上報,政府提供免費檢測。有條件的養殖場應該積極推廣應用物聯網設備,肉牛群中可以佩戴智能項圈,實時監測體溫,當牛的體溫 gt;39.5C 自動報警。整合環境數據(溫濕度、蚊蟲密度)與疫情風險模型,結合氣象數據(如降雨量、溫度)預測蚊蟲暴發期,提前啟動強化防控。
結語
綜上所述,牛流感的防控不僅關乎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更是保障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的重要環節,要不斷加強防治工作經驗的有效總結,優化中藥組方完善治療方案,來構建適應規?;B殖需求的牛流感防控新范式,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核心動能。
參考文獻:
[1]馬祥輝.牛病毒性疾病的防制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4,(12) :131-133.
[2] 常靜.牛羊養殖中布魯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4,(23):104-105.
[3]邵志武.特牛感染性腹瀉的流行現狀及綜合防控[J].中國畜牧業,2024,(21):73-74.
收稿日期:2025-04-17
作者簡介:徐翠娟(1976—),女,漢族,本科,基層高級獸醫師。研究方向:畜牧養殖與獸醫診療。
*通訊作者:孫豐月(1974—),女,漢族,本科,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