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曲阜孔廟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建筑紋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文章通過象征學的視角,深入分析曲阜孔廟建筑紋樣的象征意義,并探討其在當代文創設計中的應用模式。研究發現,曲阜孔廟的建筑紋樣不僅體現儒家思想中的“禮”“序”“中”“正”“和”等核心理念,還在現代文創設計中展現獨特的文化傳承和創新潛力。文章結合具體案例,提出將傳統紋樣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的策略,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關鍵詞:象征學分析;文創設計;曲阜孔廟;建筑紋樣;文化傳承
曲阜孔廟作為紀念儒家創始人孔子的重要建筑群,不僅在中國建筑史上占據重要地位,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象征性載體。其建筑紋樣豐富多樣,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隨著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何將傳統建筑紋樣與現代文創設計相結合,成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課題。筆者旨在通過象征學分析,探討曲阜孔廟建筑紋樣的象征意義及其在現代文創設計中的應用模式,為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曲阜孔廟建筑紋樣的象征意義分析
(一)大成殿的建筑紋樣
大成殿作為曲阜孔廟的主體建筑,其建筑紋樣極具象征意義。殿宇采用重檐歇山頂結構,九脊重檐象征尊貴與莊嚴,黃瓦覆頂寓意至高無上的地位,雕梁畫棟則體現工匠的精湛技藝。八斗藻井飾以金龍和璽彩圖案,象征權力與尊貴,同時也是對孔子思想的崇高敬仰。雙重飛檐正中豎匾上刻有雍正皇帝御書的“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進一步強化了建筑的權威性與神圣性。
大成殿的建筑風格與裝飾細節,充分展示儒家文化中“禮制”與“序”的核心理念。重檐歇山頂不僅體現建筑的宏偉與莊重,還象征儒家思想中對社會秩序和等級制度的重視。九脊的設計不僅增加建筑的層次感,也象征儒家學說的博大精深。黃瓦的使用則是對孔子作為“萬世師表”的尊崇,體現孔廟在儒家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二)龍紋與蓮花紋樣的象征意義
大成殿的檐柱采用高浮雕手法創作蟠龍及行云纏柱,龍作為中華文化的至高象征,代表權力、尊貴和祥瑞。每根龍柱上的云龍圖案不僅展示傳統雕刻技藝的精湛,也寓意“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象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龍的形象在孔廟建筑中多次出現,如石柱上的龍紋和屋脊上的九種瑞獸,都是儒家文化中權力與祥瑞的象征。蓮花紋樣廣泛應用于孔廟的裝飾中,象征純潔、高尚與美好,反映儒家“仁、義、禮、智”的核心價值觀。蓮花作為水生植物,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孔子的道德修養與高尚品格。蓮花紋樣不僅在建筑裝飾中表現出華麗與精致,也在文化內涵上體現了儒家思想對純潔和高尚的追求。
(三)對稱性與中軸線的文化內涵
曲阜孔廟建筑群嚴格遵循中軸對稱的布局,體現儒家文化中的“中正”理念。這種對稱性不僅強調建筑的和諧與穩定,也象征社會秩序與等級制度的嚴謹。中軸線貫穿整個孔廟建筑群,從金聲玉振坊到大成殿,逐層深入,形成一個有序、層次分明的空間結構,體現儒家“禮序”的核心思想。中軸線的設計不僅在建筑布局上形成強烈的視覺對稱效果,也在文化內涵上體現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哲學理念。對稱布局不僅展示建筑的宏偉與莊嚴,也象征社會秩序的井然有序,反映儒家思想中對社會和諧與穩定的追求。
(四)石柱雕刻與文化象征
孔廟中的石柱,尤其是大成殿前的龍柱,展現了高度精湛的石刻工藝。石柱上的團龍和降龍等圖案,不僅具有裝飾性,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龍柱的設計體現儒家思想中的“禮制”和“天人合一”理念,象征孔廟作為儒家文化中心的權威地位和精神核心。這些石柱雕刻不僅是建筑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儒家文化中禮儀與秩序的象征。每根龍柱的精細雕刻工藝既展示古代工匠的技藝水平,也反映孔廟建筑中對細節和秩序的嚴格要求。石柱上的龍紋不僅象征權力與尊貴,也寓意孔廟作為文化圣地的神圣與莊嚴。
(五)色彩與材料的象征意義
曲阜孔廟的色彩運用和材料選擇也蘊含著深刻的象征意義。大成殿采用黃色琉璃瓦,黃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皇權與至高無上的地位,體現孔廟在儒家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尊貴身份。黃瓦與白墻、紅柱的搭配,不僅增強建筑的視覺沖擊力,也在色彩上形成強烈對比,突出建筑的主體地位。建筑材料的選擇也體現儒家思想中的和諧與穩定。木質結構的使用不僅保證建筑的穩固性,也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木材的自然紋理與雕刻工藝的結合,賦予建筑生命力和動感,象征儒家思想中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處的追求。
二、曲阜孔廟建筑紋樣在當代文創設計中的應用模式
(一)當前文創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當前,曲阜孔廟的建筑紋樣在文創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集中于紀念品、裝飾品等傳統文創產品。但是,這些應用多以孔子形象或《論語》為設計元素,缺乏對建筑紋樣本身的深入挖掘和創新性應用,導致文創產品的設計趨于單一,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具體而言,現有的文創產品如鑰匙扣、徽章、書簽等,多以孔子形象或經典語錄為主要設計元素,而對孔廟建筑中的龍紋、蓮花紋、祥云紋等獨特的建筑裝飾元素的應用較少。這種設計思路雖能傳遞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但在視覺表現力和文化深度上有所欠缺,難以充分展現曲阜孔廟建筑紋樣的獨特魅力和象征意義。
(二)紋樣元素的多樣化應用策略
為更好地傳承和創新曲阜孔廟的建筑紋樣,文創設計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
1.豐富題材種類
文創設計不應僅限于孔子形象或經典文字,而應深入挖掘孔廟建筑中的各種紋樣元素,如龍紋、蓮花紋、祥云紋等。這些紋樣元素本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視覺表現力,能為文創產品提供更多元化的設計素材。比如大成殿屋脊上的九種瑞獸、石柱上的龍紋、杏壇周圍的杏花紋等,都可以作為文創設計題材的豐富資源。通過多樣化的題材運用,可以在不同類型的文創產品中體現曲阜孔廟建筑紋樣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增強產品的文化深度和藝術價值。比如可以將龍紋應用于高端文具系列,蓮花紋用于家居裝飾品,而祥云紋則適用于時尚配飾和服飾設計。
2.創新圖形語言
在文創設計中,應對傳統紋樣元素進行重新詮釋和創新。比如可以將傳統的龍紋與現代圖形設計相結合,創造出既保留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的圖案。同時,利用數字化設計工具,如AI繪圖技術,進行圖形的再造和優化,使紋樣元素更加符合當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通過創新圖形語言,賦予傳統紋樣新的生命力,使其在現代文創產品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比如將龍紋簡化為幾何圖形,或將祥云紋與抽象藝術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使文創產品在視覺上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辨識度。
3.強化形式美學
在文創設計中,應注重紋樣元素的形式美學,保持其傳統的對稱性和節奏感,同時通過簡化和抽象化處理,增強其現代感和適用性。比如可以將復雜的龍紋簡化為線條簡潔的圖案,增加其在不同文創產品中的適用性和識別度。通過形式美學的強化,可以提升文創產品的視覺效果,使其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另外,設計師應關注紋樣元素在不同設計載體上的表現形式,確保其在各種產品上的應用效果。比如在服飾設計中,龍紋可以作為印花圖案;在家居裝飾品中,蓮花紋可以用于壁畫或抱枕設計。這種多樣化的應用方式,不僅豐富文創產品的設計語言,也增強文化傳遞功能。
4.深挖文化內涵
文創設計應充分挖掘孔廟建筑紋樣背后的文化內涵,將其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深刻文化意義和情感價值的產品。比如可以將龍紋象征的權力與尊貴,結合現代社會對個人成就的追求,設計出具有激勵意義的文創產品。
通過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使文創產品不僅具有視覺上的美感,更能傳遞出深刻的文化價值和情感體驗。設計師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時,應深入了解孔廟建筑紋樣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確保設計作品能準確傳達出這些文化元素。比如在設計一款筆記本時,可以將大成殿的龍柱圖案與現代簡約風格相結合,既保留傳統紋樣的精美細致,又符合現代辦公用品的審美需求。
三、案例分析
1.龍紋文具系列
將孔廟大成殿的龍紋元素應用于文具設計中(圖1),不僅保留傳統紋樣的精美細致,還通過現代設計手法使其更加符合現代辦公和學習的需求。這種設計不僅具有實用性,還能傳遞傳統文化的尊貴與祥瑞。
2.祥云紋時尚配飾
將孔廟中的祥云紋應用于時尚配飾設計(圖2),如絲巾、手袋、首飾等。通過對祥云紋的顏色和形態進行創新,賦予其現代時尚感,使傳統紋樣元素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獲得更廣泛的認同。
四、曲阜孔廟建筑紋樣在文創設計中的創新與實施
曲阜孔廟建筑紋樣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設計師須在多元化與現代化的語境下挖掘其潛力并付諸實踐。首先,應突破傳統思維,廣泛使用龍紋、蓮花紋、祥云紋以及杏壇、石柱等結構性元素,通過重新組合與抽象化處理,使原本繁復華麗的紋樣在當代背景下煥發新生。其次,多樣化設計載體的運用亦至關重要,既可將吻獸和檐柱等富有象征意味的元素融入服飾、家具、數碼產品等消費品,也可借助數字化手段與3D打印技術,打破紋樣的平面束縛,呈現多維度的感官體驗。同時,為使設計更加符合現代審美,要善用簡化與抽象策略,提煉孔廟圖案的核心形態并適度融入當代流行色彩和新型材質,賦予傳統符號以時尚活力。在形式美學上,可結合動靜交融與層次遞進等手法增強紋樣的視覺沖擊力,并通過立體化與空間感的營造,為家具、壁畫等文創產品注入趣味。
另外,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同樣不可或缺。設計師可以通過情感賦值與文化敘事,讓產品承載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實施層面上,一方面可利用線上線下的多渠道推廣與品牌授權,使文創作品深入大眾視野;另一方面,通過跨界合作與持續創新,不斷拓展設計思路與市場范圍,促進紋樣元素與新科技、新理念的深度融合。同時,注重用戶體驗與互動設計,開發AR等技術手段,讓使用者在欣賞與操作中切身體會孔廟紋樣的魅力。如此循序漸進地將傳統紋樣的文化含義與現代設計觀念結合,才能在維護經典價值與傳承華夏文脈的同時,激發更加多元的創作靈感與商業可能,為孔廟建筑紋樣的當代再生注入持久動能。
五、結語
曲阜孔廟建筑紋樣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通過象征學分析,可以深入理解這些紋樣元素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審美特征。在當代文創設計中,將這些傳統紋樣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不僅能實現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還能推動文創產業的創新發展。筆者通過對曲阜孔廟建筑紋樣的象征意義分析和當代文創設計應用模式的探討,提出多樣化題材運用、創新圖形語言、強化形式美學和深挖文化內涵等創新策略,旨在為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和文創設計的創新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未來,設計師應繼續挖掘和創新傳統紋樣元素,創造出更多具有文化深度和藝術價值的文創產品,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靜遠.論曲阜孔廟建筑的文化內涵及教育價值[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6(05):88-89.
[2]羅斐然,毛詩寧.曲阜孔廟裝飾紋樣元素的文創設計應用[J].新傳奇,2023(22):64-66.
[3]楊妍.傳統吉祥觀在現代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文存閱刊,2020(36):57-57.
[4]丁淵淵,陸泉.“荷”文化文創產品設計的通感轉譯研究[J].藝術科技,2023,36(04):166-168.
[5]程維肖.荊楚鳳紋元素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20.
[6]薛凱迪.“旅游+”時代背景下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以泰山文創產品為例[D].西南交通大學,2018.
[7]王智永.曲阜孔廟建筑裝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
[8]申興華.曲阜孔廟建筑裝飾傳統吉祥紋樣研究[D].重慶大學,2013.
[9]邵婷.論曲阜孔廟大成殿龍紋裝飾紋樣的藝術特色[D].西安美術學院,2009.
作者簡介:
衣琰(1981—),女,漢族,山東煙臺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室內外設計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