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大力實施城市更新,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賽續、品質提升,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意見》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設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堅持系統觀念,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不斷增強城市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堅持規劃引領,發揮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作用,增強專項規劃實施支撐作用;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應對城市運行中的風險挑戰,全面提高城市韌性;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以用促保,在城市更新全過程、各環節加強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搞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意見》明確,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開展完整社區建設,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修復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等8項主要任務。其中,在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方面,《意見》要求,加強老舊廠房、低效樓宇、傳統商業設施等存量房屋改造利用,推動建筑功能轉換和混合利用,根據建筑主導功能依法依規合理轉換土地用途。在修復城市生態系統方面,《意見》要求,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建設連續完整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體系;加快修復受損山體和采煤沉陷區,消除安全隱患;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保護修復城市濕地,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推進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確保污染地塊安全再利用;持續推進城市綠環綠廊綠楔綠道建設,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增加群眾身邊的社區公園和口袋公園,推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

《意見》提出,加強支撐保障,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實施機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健全法規標準。
在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實施機制方面,《意見》要求,創新完善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全面開展城市體檢評估,建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評估效果、鞏固提升的工作路徑。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結合城市體檢評估結果,制定實施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確定城市更新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建設項目和實施時序,建立完善“專項規劃一片區策劃一項目實施方案”的規劃實施體系。
在完善用地政策方面,《意見》要求,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加強用地保障,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統籌好新增和存量建設用地,涉及國土空間規劃調整的,按程序依法辦理。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和用途依法合理轉換,明確用途轉換和兼容使用的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和管控要求,完善用途轉換過渡期政策。盤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完善閑置土地使用權收回機制,優化零星用地集中改造、容積率轉移或獎勵政策。支持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建設保障性住房、發展產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優化地價計收規則。完善城市更新相關的不動產登記制度。(摘編自《中國自然資源報》2025年5月16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