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醫(yī)生開出的處方藥里有 35%~45% 都是安慰劑。安慰劑多由葡萄糖、淀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zhì)構(gòu)成,是既無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成分。然而對于那些渴求治療的病人,安慰劑能讓他們在心理上相信治療有效,從而感到病癥舒緩,甚至真的改善了身體健康。這就是安慰劑效應(yīng),又名偽藥效應(yīng),1955 年由美國畢闕博士提出。安慰劑效應(yīng)根本上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暗示。不管人們是不是在接受真實有效的治療,只要他們心底堅信自己的治療是有用的,一些病理癥狀就會在自我暗示下逐漸痊愈。
生活也是如此,當(dāng)一個人內(nèi)心擁有了“相信的力量”,便會給到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帶來更多的能量,獲得更好的結(jié)果。你相信什么,就有可能會遇見什么。所以不妨放下心中的戒備,去選擇相信,生活中的美好才會與你不期而遇。
(心香一瓣摘自《心理學(xué)的 100 個基本》四川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