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羅福莉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平臺,跳出來的這句問候語讓人會心一笑:“一個集‘福利’和‘蘿莉’于一身的程序媛(好不要臉,哈哈),很開心在這里與你相遇。”
“羅福莉”這個名字在過去幾個月頻頻登上熱搜榜。
從傳出她被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花千萬聘請的消息,到 2025 年 2 月 17 日有消息稱她 已 經 到 新 崗 位 上 班, 再 到2025 年 2 月 19 日網傳截圖顯示她在朋友圈稱“請互聯網還我一片安安靜靜做事的氛圍”,每次都能在網絡上激起一片漣漪。
“95 后”的羅福莉是個社交媒體達人,畢業后曾在知乎、B 站、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平臺開設個人賬號,活躍地進行分享、答疑、直播,還被一些自媒體形容為有“熱搜體質”。
但 2021 年之后,她的“真身”就很少再露面。
雖然外界不知道羅福莉最終的東家是不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也難以確定傳言中“千萬年薪”的真實性,但可以確定的是,熱搜背后,羅福莉所代表的 AI 人才隊伍正成為市場“新寵”。
“我并非什么天才少女”
羅福莉為何如此受關注?這可能要從她的學術成績說起。
2019 年,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國際會議——國際計算語言學年會(ACL)收錄了羅福莉的 8 篇論文,其中 2 篇她是第一作者。當時,羅福莉在北京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專業讀碩士研究生,如此“高產”的亮眼成績讓她在學術界初露鋒芒。
羅 福 莉 曾 表 示, 這 些 論文的背后“可能有運氣成分加持”,但她也“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她說:“我那一年臘月二十九回到家,大年初五又回學校趕稿,趕到了正月十五,投出論文后回寢室聽到外面放煙花(的聲音),躺在寢室床上,眼淚嘩嘩往下流。”
畢業時,老師和同學們都覺得羅福莉可能會繼續走學術道路,但她選擇了工作。帶著“8篇論文”的光環,羅福莉在畢業時拿到國內各個“大廠”的頂級 offer。她最終選擇了“阿里星”項目,入職阿里達摩院專注人工智能預訓練語言模型相關研究。
2022 年, 羅 福 莉 跳 槽到 知 名 私 募 公 司 幻 方 量 化,從事深度學習相關策略建模和 算 法 研 究。 隨 后, 她 又 轉到幻方量化孵化出的公司DeepSeek,參與研發 MoE 大模型 DeepSeek-V2。
隨 著 DeepSeek 在 全 球 爆火,作為 DeepSeek-V2 關鍵開發者之一的羅福莉再次引發高度關注。
不過,隨著“千萬年薪”“AI天才少女”等字眼頻頻登上熱搜,羅福莉也感受到一定壓力。
羅福莉已經將其知乎賬號的簡介改為“請不要神化”。網傳她還通過朋友圈公開表示:“我并非什么天才少女,神化一個人的結果就是捧得多高,就摔得多重。”
不是“天生學霸”
曾經的羅福莉,在人群中并沒有很“突出”。
她出生于四川農村,父親是一名電工,家庭條件不算好。但父母總是言傳身教,讓她從小就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回報”。
生活中的她,和不少人一樣,有點“迷糊”,出門忘帶鑰匙、找不到路的情況時有發生。妹妹經常吐槽:“姐姐,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考上北大的。”她總是笑著答:“注意啊,不是考,是保送!”
羅福莉不是“天生學霸”。
剛上小學時,她的成績處于班級中下水平。在爸爸的引導和鼓勵下,她學會制訂階段性小目標,每個學期都穩步前行。到小學畢業時,她變成班里的第二名了。
考入重點初中后,她又成了班里的倒數,只能靠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再次沖到前面,考上高中“清北班”。高考后,她沒有聽從家里的建議去學醫,而是選擇來到北京,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電子專業。
一次,她聽學長說學校計算機系每年都有 4 到 5 人能保研至北大,電子系能保研北大的卻寥寥無幾。她有了轉專業的想法。碰巧,當時北師大校內轉專業到計算機系的流程非常簡單,于是,她先斬后奏,沒和父母商量,迅速辦理了轉專業手續,改學計算機。
為了拿到保研機會,羅福莉提前申請了北大一位導師的小組實習。幸運的是,她得到了實習的機會;不幸的是,小組里 10 個實習生,9 個來自北大并且都是男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她都不占優勢。
即使知道保研希望渺茫,羅福莉也沒有放棄努力。
剛進組時,她面對老師給的項目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她開始死磕,就連假期也泡在圖書館里,向班里的“大牛”請教。沒多久,她的編程能力就得到了導師的認可。
4 個月后,羅福莉在 ACL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再之后,她保研北大,有了后來大家熟知的故事。
頂尖 AI 人才緊俏
隨 著 AI 產 業 高 速 發 展,各公司對頂尖人才的爭奪越發激烈。在 AI 人才爭奪大戰中,高薪成為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 幾 年, 走 紅 網 絡 的 青年學者、科技工作者并不少。2021 年,北大數學老師韋東奕走紅網絡,成了網友口中的“韋神”,引發廣泛討論。
隨著 AI 產業的不斷發展,該領域未來勢必會有更多人才涌現。此刻,恐怕“羅福莉”們想要的不是熱度,而是一個能“安安靜靜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的空間。
(王十一摘自微信公眾號“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