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引領下,20年來堅定不移追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護綠護美,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并進階為人民群眾的幸福靠山。
綠水青山,詩意棲居,這是中國美麗鄉村安吉如今的真實寫照。安吉人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幸福畫卷。
隱匿在綠水青山間的安吉縣昌碩街道石鷹村,總面積14.6平方公里,地處安吉、德清、余杭二縣一區交界處,景色秀美卻位置偏遠。
“我們不心急,護好綠水青山,等待發展時機。”石鷹村黨支部書記何麗燕說。2021年后,村里陸續引進了漂流、露營等項目,依托“兩入股三收益”改革,村莊以河道和水資源入股漂流項目,保底分紅增至100萬元。
如今,游客的歡聲笑語讓這座“寶藏”鄉村不再寂靜,農文旅項目紛至沓來,石鷹村乘勢騰飛。“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將突破500萬元,百姓的腰包更鼓了。”何麗燕滿懷期待地說。
“優質生態一直是我們的發展底氣,更是幸福的源泉。生態賦能,綠色產業持續升級,城市能級進一步提升。”安吉縣委主要負責人介紹,2024年,安吉縣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等重點指標增速均位列湖州市第一;上市企業總量達20家,增量居全省第一;生命健康產業產值突破8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眼下,安吉縣正高質量建設國際化綠色山水美好城市,一場發展模式進一步提質升級的“綠色突圍”如約上演。
安吉縣委、縣政府從人民群眾的所需所盼入手,積極打造人民滿意的幸福之城,讓百姓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該縣圍繞“勞有厚得”“學有優教”“病有良醫”“住有宜居”“老有頤養”“幼有善育”“弱有眾扶”七個方面,大力推進強村富民,做實全民就業增收,優化民生服務供給,提高全面保障水平,帶動全縣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幸福大道。
安吉梅園學校是一所民辦新居民子女學校,曾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學校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該校校長潘世軍想盡辦法縮小教育資源的差距,“首先要借助外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梅園學校小學部和初中部分別與安吉實驗小學和實驗初中結對子,通過每周開展線上“同步課堂”“同步教研”、每學期優秀教師線下送教、教科研專家培訓、學科帶頭人為新老師進行課堂“診斷”等方式,幫助教師快速成長。“現在,我們運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的教學,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安吉梅園學校語文老師馮一丹自信地說。
“病有良醫”在安吉也有了新的打開方式。安吉縣靈峰街道不定期舉辦“義診進社區”活動,邀請省級名醫來到街道,專家現場坐診,為村民提供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不用搶號,家門口就能看到名醫,特方便。”靈峰街道靈溪社區居民張志說。
在安吉天荒坪鎮橫路智慧健康站,不僅有嶄新的醫療設施,還有專人負責答疑。安吉依托智慧醫療項目“縣域健康大腦”以及現有醫療衛生數字化改革成果,整合區域智慧醫療服務資源,建立智慧健康站。該站主要服務于本地村民及旅游流動人群,并圍繞村民日常看病就醫需求,為其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健康管理服務。村民李國強笑著說:“不用出村就可以直接在這里進行遠程問診,還可以24小時自助買藥、自助體檢……”
此外,聚焦“老有頤養”“幼有善育”,安吉正在推進康養聯合體、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鄉鎮(街道)全覆蓋。每一領域,安吉都排定了詳細的目標計劃、實施方案。“五彩共富路”、共富鄉宿、共富公寓等都在積極建設中,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安吉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安吉將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發展目標,加快推動共同富裕,進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夏日的安吉,空氣清新。大山深處,溪水清澈,瀑布飛流;萬畝竹海,綠浪翻滾。山水間,背包客忘卻了工作的煩惱,一步一跳中滿是歡愉,一言一語里盡顯幸福。
“安吉是戶外和露營的天堂。”游客張智霖是安吉的“鐵粉”,他時常背起行囊,來綠水青山間肆意“流浪”。一頂帳篷,也有詩和遠方。
素有“長三角露營天堂”美譽的安吉,積極結合自身綠色經濟發展特色,布局露營產業新賽道。截至目前,該縣已擁有各類露營地近60家,露營帳篷達到一萬頂,并形成了“山野+露營”“城市+露營”“景區+露營”“鄉村+露營”“民宿+露營”等五大類別,露營產業蓬勃發展。
素有“長三角露營天堂”美譽的安吉,積極結合自身綠色經濟發展特色,布局露營產業新賽道。
一直以來,安吉縣堅持綠色發展,把整個縣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布局,全縣域推進、多部門聯動,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全域旅游發展活力,為安吉全域旅游發展營造了最佳環境。從優雅竹城到風情小鎮,再到美麗鄉村,安吉把旅游元素融入經濟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串城連村,集聚發展,推動景點旅游模式轉變為全域旅游模式,讓每一個徜徉綠色山水的游客都能收獲穩穩的幸福。而這種從自然中汲取的幸福感,無關年齡,無遠弗屆。
最近,參與阿聯酋網絡達人中國文化旅游行活動的8名外國友人,來到湖州安吉游覽采風。這些旅行達人來自阿聯酋、埃及等7個國家和地區,不少人是首次踏足中國。他們在安吉縣孝豐鎮夏陽村體驗了山野燒烤派對,與民宿主理人進行了熱情交流;也在天荒坪鎮余村參觀,了解鄉村的華麗轉變。達人們不斷拿起手機,在鏡頭前向自己的社交媒體粉絲展示安吉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風情,邀請大家來此體驗中國鄉村的生機與幸福。
2025年4月,安吉縣被確立為省級入境旅游創新發展先行試點縣。此后,安吉全面發力,圈了一撥“國際粉”。安吉專注于滿足國際市場需求,優化了“竹文化、白茶文化、鄉村度假、戶外運動”四大主題產品體系。致力于打造“國際鄉村會客廳”,使之成為國際游客體驗“最中國”生活方式的窗口之一。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免簽朋友圈的擴大,東南亞、歐美、中東等地區的游客慕名而來,對這里的綠水青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對安吉的興趣源自一杯安吉白茶。”來自新加坡的姑娘李婉欣在多年前品過一杯安吉白茶,自此便對這縷清香念念不忘。今年,她來到安吉的茶園寫生,重新回味了記憶中的味道。
除了茶園,她還走訪了余村、大竹海、鄉村咖啡館、吳昌碩紀念館等地。“自然與人文兼具,竹子、筍子很有特色,藝術大家吳昌碩的詩書畫印也讓我非常著迷。”在安吉的日常點滴,更讓李婉欣感受到溫暖與親切。乘坐公交,司機熱情講解吃住行娛;住在民宿,鄰里邀請她到家中做客,端上一桌地道佳肴;在白茶博物館參觀,服務人員頻頻添茶倒水,親切溫馨。
今年以來,已有許多海外留學生團、國際參觀團到訪安吉。國際友人的點贊,是對安吉文旅最直接的鼓勵。接下來,安吉縣計劃實現景區、酒店、民宿的多語種服務全面覆蓋,并培養百名國際旅游領域的專業人才。同時,深化與主要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代理平臺的合作,挖掘華僑、留學生等群體的傳播潛力。通過舉辦國際賽事、推動農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優化全鏈條的便利化服務等措施,積極依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縣域文化旅游的知識產權。
“我們力爭在三年內使入境游客數量突破30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增長300%,讓安吉成為世界級的生態旅游目的地,讓我們美麗鄉村的幸福感在全世界傳遞。”安吉縣文體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羅福娣說。
前不久,以安吉白茶為核心原料制成的高端護膚品上市,該產品出自中國白茶之鄉安吉縣溪龍鄉的“茶旅綜合體”——白茶原項目。創始人李彥漪是一位“90后”上海姑娘,從海歸化身鄉村CEO,作為溪龍青年入鄉發展的“001”號,她表示,在鄉村創業,很幸福。
“我的目標是,在中國打造世界一流的鄉村。”多年的村莊經營實踐,讓李彥漪的思路更加清晰——帶動更多青年入鄉發展,讓他們愿意留下來,鄉村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在溪龍鄉政府的幫助下,白茶原成立了DNA數字游民公社,3年來,共引進數字游民超萬名;ACDC安吉創意設計中心從白茶原“長”出來,許多符合溪龍鄉的創意設計也應運而生,讓茶山成為新質生產力孵化場;廢棄建筑轉化為安吉最出名的茶飲空間,小小一間茶室,2024年打卡人數超20萬人次……以往只有采茶季才人山人海的茶山,平日里也人氣滿滿。
美景遠不止于茶鄉,美麗鄉村處處都有綻放青春的舞臺。該縣創新推出的“大自然工位”“全球合伙人”計劃等持續“吸睛”,成為青年入鄉發展的優選。
鄉村要更好更快發展,青年人才是關鍵要素。近年來,安吉縣將“招引10萬青年大學生”定為第一戰略目標,全力推進“鄉村創業首選地”品牌建設。2024年,全縣常住人口60.4萬,較2013年增長超20%,每年新增就業創業青年超萬人。
安吉縣青年入鄉發展專班負責人南璐表示,安吉聚焦“青創活縣”,還一鼓作氣確定了四大主攻方向:啟動覆蓋全域的百人村建設,招引青創項目;創新開展高校實習實踐模式,合作高校達97所;打造全國首個青創學院,孵化更多鄉村主理人;定期舉辦全國大學生“三創”大賽,吸引高校師生和優質項目。
優質的服務生態助力鄉村留才。該縣發布《安吉縣支持青年入鄉發展就業創業相關政策》,提供總額度1億元的“青年入鄉發展專項創業貸”,面向青創項目和人才項目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無利息貸款。截至目前,已發放貸款1600萬元。推出“共有產權住房”,讓人才零首付有房、零壓力創業、零負擔安居。“來安有崗、就業有助、工作有伴、人才專車、共有住房”的全方位政策保障體系讓入鄉青年輕松上崗。
安吉縣山川鄉的格物長然藝術部落主理人侯廣鳳最近正和小伙伴一起進行全國文創大賽的收尾工作,以藝術的力量賦能鄉村,也在鄉村實現藝術夢;安吉農科區的奇趣島創始人蔣文金著眼于親子賽道,地方政府的優質服務讓他信心滿滿;“昌碩故里”安吉縣鄣吳鎮落地了漢服實景劇本殺項目,主理人陳明享受了場地租金減免、房屋裝修補貼等一系列政策紅利,壓力減輕,干勁十足……
萬千鄉村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再到新青年新業態,鄉村人才“朋友圈”持續擴大,一路向新而行,眾多新鄉人在鄉村收獲幸福,也為鄉村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