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跑運輸,找充電樁比找加油站難多了,有時候為了充電得繞幾十公里路,時間成本太高了!”6月26日,在運城市聞喜縣陽隅鎮篤行村重卡充電站,司機王師傅熟練地將車停進充電區,掃碼、插槍、啟動充電,動作一氣呵成。他指著站內嶄新的充電樁笑道:“現在好了,家門口就能充電,1小時就能‘滿血復活’,成本降了,效率也高了!”
這座讓王師傅贊不絕口的充電站,是陽隅鎮盤活閑置資源、推動綠色轉型的“代表作”。它曾是一片荒草叢生的廢棄廠房和荒地,如今卻成為集充電、停車、服務于一體的綜合能源站,為鄉鎮經濟注入“綠色動能”。
篤行村聞蒼路3號停車場,8畝土地上,5臺320KVA雙槍直流充電樁整齊排列,單樁功率達400千瓦,可同時為10輛重卡提供快速充電服務。一旁的司機休息室內,空調、飲水機、便利店一應俱全,幾位司機正圍坐聊天,等待車輛充電。
“這里以前是廢棄的廠房和荒地,荒了十幾年,雜草叢生,村民路過都繞著走。”篤行村黨支部書記回憶道。2024年底,陽隅鎮政府提出“盤活存量、挖掘增量”的思路,通過招商引資與山西昊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將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改造成充電站。
據介紹,陽隅鎮在充電站建設中創新采用“企業投資+政府監管”模式,由企業負責設備采購與運營,政府承擔土地平整及配套設施建設,實現閑置土地高效利用且無新增財政負擔。此外,項目通過“以租代征”方式盤活集體用地,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為鄉鎮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吸納附近村民參與運維工作,帶動就業。
充電站的投運不僅解決了重卡司機的“充電焦慮”,更成為陽隅鎮產業轉型的“支點”。“以前我們跑運城到臨汾的線路,最怕的就是充電難。現在陽隅鎮有了充電站,我們計劃把這里設為固定補給點。”貨運公司負責人說。據統計,充電站投運首周,日均服務車輛超30輛,其中70%為長途運輸重卡。
陽隅鎮并未止步于此。未來,鎮政府規劃將以充電站為核心,打造“綠色物流走廊”:通過在周邊規劃司機公寓與車輛維修中心延伸服務鏈,聯合運城物流協會引入新能源物流企業形成“充電+運輸+倉儲”產業閉環,并整合周邊光伏、風電資源探索“風光儲充”一體化模式,推動鄉鎮能源結構與物流產業協同升級。
從廢棄廠房到綠色樞紐,陽隅鎮以重卡充電站為支點,破局“充電難”困局,撬動產業升級。隨著充電站輻射效應深化,周邊“司機驛站+維修中心+光伏儲能”的綠色產業生態鏈正加速成型,鄉村振興動能澎湃,轉型之路愈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