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是民生工程,也是衡量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辦學水平的重要因素。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就業優先戰略,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重視畢業生就業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畢業生規模逐年增長,導致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較大等問題。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需多措并舉。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探討了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價值,并提出幾點應對策略和思路,旨在從高職院校教育改革視角,為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供對策建議。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一)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
隨著高職院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畢業生面臨就業機會有限的壓力。一方面,高職院校畢業生數量遠遠超過就業市場中企業所提供的崗位數量,崗位數量與就業需求不平衡的問題,增加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就業市場的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例如,隨著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就業機會日益增多,而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專業能力難以滿足此類企業的人才需求,使得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就業不理想的問題凸顯。
(二)畢業生實踐經驗匱乏
高職院校畢業生由于缺乏實踐經驗,直接影響了其職場適應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例如學生因缺乏真實工作場景訓練,即便具備基礎操作能力,面對實際工作任務時仍面臨較大挑戰。
二、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價值分析
(一)有利于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就業是學生實現自我價值、認同自我的重要途徑。尤其是當學生實現高層次就業后,更能獲得相應的認同感和成就感。因此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有利于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二)有利于落實高校就業育人戰略
促進青年就業是當前高校的育人目標之一。同時,在職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以加強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為主要目標。然而,在實際教育活動中仍存在技能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難以充分發揮畢業生的人才作用。因此,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新創業有利于落實高校就業育人戰略。
三、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路徑探究
(一)加強全過程就業教育,轉變學生就業觀念
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要加強全過程就業教育,將就業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以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使學生認識到加強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第一,深入分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明確全過程就業教育的改革方向。通過深入分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能夠理清當前高職院校就業教育的不足之處和改革方向,認識到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諸多挑戰。比如高職院校畢業生對自身定位不夠清晰,未認識到自身專業技能與職業發展的匹配程度,存在熱衷追求高薪職位和熱門行業崗位的情況。同時當前就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但當前許多畢業生綜合素質并未達到企業用人標準。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應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全過程就業教育活動。例如,開設職業規劃課程,使學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前景。在大二、大三階段,定期舉辦就業指導講座,使學生認清當前的就業市場現狀。
第二,開展全過程就業教育活動,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全過程就業教育活動能夠深入分析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就業觀念,開展針對性的教育。例如在大一、大二階段,許多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前景缺乏清晰的認識,同時并未重視職業規劃,容易出現慢就業現象。部分學生面對畢業就業表現出遲疑的態度,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自身就業能力不足,產生了就業回避心理。針對此類學生,要開展全過程就業教育活動,根據其能力現狀和就業觀念,進行個性化的就業規劃和指導。例如,開展創新創業、簡歷制作、模擬求職大賽等課外活動,并定期開展優秀就業典型案例宣傳活動。通過開展全過程就業教育活動,幫助此類學生樹立就業自信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認識水平,轉變就業觀念。
(二)加強就業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加強就業實踐教學,在模擬的就業環境中增強學生的就業體驗,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自信心和就業意識。
第一,應用就業案例,加強就業實踐教學。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活動中引入真實的就業案例,能夠使學生了解到在實際工作場景中所要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能力,對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專業選擇相應的典型就業案例,案例要涵蓋專業崗位內容以及職業發展路徑,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就業市場需求。在選取相關就業案例后,通過課堂討論與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選取相應的就業案例,由學生對該就業案例中的關鍵點進行分析與討論,如該案例中人物的求職技巧、職業規劃、崗位要求等,使學生理清該就業案例所傳達的就業市場需求。隨后,教師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重現案例場景。學生通過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體會角色在就業場景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而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提升學生應對就業問題的能力。
第二,提升就業能力,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當前,高校畢業生面臨較大的就業競爭壓力,且在職場上表現出了一定的不適應性。出現此類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的就業能力不足。在當前就業市場競爭壓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較高水平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學校要強化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比如,深入分析當前就業市場的變革,加大實踐性、應用性課程的設置比例,并創新項目化教學活動。在課程中以真實的就業場景為背景,設置相應的工作任務,例如設置團隊項目、模擬職場情境,使學生深入體會在崗位工作中的職場責任和義務,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實踐應用能力。同時深入分析崗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加強職業道德與職業規范教育、溝通與協作能力培養和時間管理教育。
(三)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就業指導服務
在職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要創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學生提供進入職場前的專業實踐機會。學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強化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關系,完善就業指導服務。
第一,深化校企合作,構建長效合作育人機制。當前許多職業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僅為學生提供在企業實習的機會,未共同開發職業教育課程和資源,也沒有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場景,進而導致學生的就業能力不足。因此促進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要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就業指導課程方案,開展就業教育活動。例如,合作企業應為學生提供更真實的工作崗位,使學生在參與崗位實習的過程中認識到相關企業和崗位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在真實的職場環境中提高學生就業積極性。
第二,依托校企合作資源,建立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團隊,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就業指導服務體系能夠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職業規劃、勞動力市場信息、求職技能培訓、心理咨詢等。高職院校應加強與合作企業的深入溝通,應用合作企業的資源,建設一個由職業專家、行業導師和心理學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團隊。該團隊不僅應精通多種行業的專業指導,還要掌握有效方法,以便提供個人職業規劃、求職技能培訓和心理咨詢服務。此外,學校應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建立動態更新的就業數據庫。依托合作企業資源,實時收集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就業信息,包括行業趨勢、企業需求、職務、工資水平等,從而為學生提供最新和準確的勞動力市場分析,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行業的發展機會和職業發展路徑。
(四)深化就業幫扶改革,緩解就業困難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通過深化就業幫扶改革、完善職業規劃指導,加強德育教育,樹立學生積極的就業意識,能夠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第一,加強就業困難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當前,部分就業困難的學生存在職業規劃意識不強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全面的職業規劃服務體系,通過宣傳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使就業困難學生形成初步的就業意識。同時就業指導教師要針對此類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職業規劃教育。通過分析就業困難學生的就業意識、就業能力和專業能力,使就業困難的學生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此外,學校也要成立職業規劃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服務和咨詢服務。比如聘請專業的職業規劃師和行業專家定期開展就業宣講,增強就業困難學生對當前就業市場的了解,并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不同職業的實際工作內容、職業發展前景等,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職業選擇。
第二,加強就業困難學生的價值觀念教育。就業困難的學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價值觀念偏差。例如,部分學生對自身就業能力和就業市場的認知并不清晰,存在自我期望過高、職業定位模糊等問題。同時社會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一定的壓力,使其忽視個人興趣而選擇職業,針對此類現象,高職院校要加強價值觀念教育。比如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加深對社會的了解,增強社會責任感,并學會關愛他人。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要定期開展與職業價值觀、職業素養相關的主題活動,增強就業困難學生的職業體驗,使其在真實的就業場景中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
(五)豐富就業教育內容,提升就業服務精準性
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教育以就業指導和專業規劃等就業類課程為主,同時在專業課程中增加相應的職業教育內容。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教育內容較為匱乏,難以豐富畢業生的就業認知。因此,高職院校應豐富就業教育內容,提升就業教育的規范性,強化就業教育的網格化管理。
第一,以當前高職院校就業課程為基礎,創新就業教育方式和內容,應用豐富的線上教育平臺,打造具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色的就業教育體系。細分就業教育課程,構建更加完善的就業服務課程體系,涵蓋職業認知與規劃、職業技能與實踐、求職技能與職場適應、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素養與心理調適等課程。
第二,以學生為中心,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并在高職院校內部開展校級選拔賽。例如,某高職院校組織了模擬招聘比賽、簡歷制作比賽、一對一就業幫扶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就業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此類活動也能強化學生的就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就業積極性。
四、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持續增大的問題,且畢業生實踐經驗不足,進而導致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不佳。因此,高職院校應結合畢業生就業現狀,加強全過程就業教育,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增強學生的就業意識。同時高職院校要引入相關的就業案例開展就業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此外,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就業幫扶改革并規范就業教育內容,構建更加完善的就業指導與服務教育體系,從而緩解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現狀,實現高職院校畢業生高質量穩定就業。
(作者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