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22日,“人在春山外——何多苓作品展”在蘇州博物館現代藝術廳啟幕。展覽由謝曉婷策展,吳洪亮擔任學術主持。現場集中展示了何多苓包括《雜花寫生》《野園》《庭院》《兔子》等多個系列的持續創作,彰顯了藝術家對時代變遷的詮釋以及對內心自我的探尋和回歸。20世紀80年代,何多苓為中國當代繪畫藝術開啟了新的維度,在此后40余年間,何多苓不斷突破自我創作的邊界,將中國傳統書畫的技法與精神以及建筑、音樂等元素融匯于當代藝術創作,在藝術形式和語言上進一步完善。展覽名稱取自本次展覽作品《人在春山外》,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亦有“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描述。展覽與蘇州的地域文化和蘇州博物館的建筑空間共生,融入造園“借景”和“抑景”之法,將傳統蘇式造園中的留白、疊石等元素進一步做抽象化處理,用朦朧的意象來定格作品詩化的瞬間,旨在營造一個“春山之外”的詩意彼岸。
據介紹,何多苓是一位詩性的畫家,他近年作品多以古詩詞命名,在創作中融合中國畫的技法和精神,強調畫面的文學性和詩意表達,呈現出超然的精神境界和藝術理想。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9月7日。(黃家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