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是專門為少年兒童設立的節日,是為喚起國家與社會對兒童成長的關愛而設立的。中國的兒童節自設立以來,隨著社會時代變遷而不斷演變,至今已走過九十多年發展歷程,成為中國少年兒童事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一、“四四”兒童節的設立
中國的兒童節誕生于1932年4月4日,其“孕育”過程與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的倡議息息相關。1925年8月,來自世界54個國家的代表齊聚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會議討論并發表了《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為愛護兒童成長發展,引起社會人士對兒童事業的關注和參與,大會倡議各國設立一個兒童節日,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贊同和響應。隨后,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紛紛付諸行動,陸續設立本國的兒童節,如英國兒童節定在7月14日,美國兒童節定在5月1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也應勢而動,追趕“潮流”。1931年3月,中華慈幼協會向上海市社會局呈遞提案,熱切呼吁設立中國兒童節。其后,該提案轉呈南京國民政府,并經過反復討論和核議。同年8月,經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批準,規定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并通令全國遵行。
為什么選定4月4日為兒童節呢?中華慈幼協會曾在提案中說明了緣由。不論地域南北,從氣候角度而言,4月4日正處于萬物萌發、生機勃勃的春季,與植樹節(3月12日)相近,這個日期又與“往常之‘三三“五五”七七\"九九'及今時之‘十十'各節相輝映而不沖突。\"蔡元培先生對于將4月4日定為兒童節頗表贊同,認為不僅時令合宜,而且契合兒童朝氣蓬勃、茁壯成長的寓意。他還別出心裁地對“四四節”的涵義進行了解讀:第一個“四”字指兒童們的衣、食、住、行四方面物質上的需要,第二個“四\"字指智、體、德、美四育,是兒童教育上的需要2。在他看來,兒童時代雖然基本生活不能獨立,須仰給于父母等成人,然而兒童也應擔負相當的責任,將來成人后要努力工作,回報社會。總之,中國兒童節的設立既表達了人們希望兒童健康成長的美好愿望,又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兒童成長的重視和關愛,為兒童事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動力,是一項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的創舉。
1932年4月4日,中國第一屆兒童節如約而至?!渡陥蟆吩诋斕焯匾饪l了題為《第一屆兒童節獻辭》的\"頭條”文章,鄭重申明“今天是中華民國第一屆兒童節,是中國成千成萬活潑天真的兒童們最值得紀念的一天,亦即中國的政府、教育當局、成千成萬的父兄和幼稚教育家最應注意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成千成萬被壓迫的兒童爆發一次偉大的革命。\"此外,《申報》還專門開設\"兒童節特刊”,邀請蔡元培先生親筆題寫刊名,時任上海市長、上海教育局長等各級官員紛紛在此版發表感言或寄語,不遺余力地宣揚兒童節設立的意義,呼吁社會加強對兒童的愛護。此后,每年兒童節這天,各地都舉行跳舞、唱歌、演劇等各式各樣的歡慶活動,讓兒童們在快樂的節日氛圍中激發興趣,學習知識,啟迪情感,也使他們更好地保護和鍛煉自己。
二、國統區與根據地不一樣的兒童節
自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存亡危機日益嚴重,廣大兒童也深受戰爭的影響。在家國動蕩的情勢之下,國統區和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在每年兒童節都會舉行形式多樣的慶?;顒?,但其意義則有明顯差異。例如,國統區會在兒童節來臨之際舉行一系列諸如慶祝大會、運動會、文藝表演、參觀展覽、游藝等活動,但真正能享受這份節日快樂的兒童僅限于少數家境較好的孩子,對大多貧苦兒童來說,這個節日似乎與他們\"絕緣”,甚至從未聽聞。誠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幸運的兒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過兒童節,四月四日,不過是加強的兒童節罷了。不幸的兒童,就連四月四日也與他們無關。
與國統區每年兒童節只是少數孩子的“特權\"不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所有的孩子都能參加兒童節,慶?;顒右彩秦S富多彩,既有慶祝會、晚會、體育比賽,又有表揚學習、生產、放哨等方面的模范兒童會等。除此之外,根據地還在兒童節前后通過報刊大力宣傳保護兒童、培養兒童的重要政令內容,而且注重發展兒童教育,切實保障兒童權益,并將國家、社會的未來與兒童相關聯,對兒童寄予殷切希望。1940年,毛澤東親自為兒童節題詞\"天天向上\"。
1941年兒童節到來之際,毛澤東又題詞\"好生保育兒童\"1942年4月,毛澤東再為兒童節題詞“兒童們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新主人\"。到1945年3月,為迎接兒童節的來臨,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發出《紀念“四四\"兒童節關于兒童工作的聯合指示》,明確指出兒童工作的目的是“組織與培養全邊區廣大兒童,使他們成為會寫會算,能生產勞動,身心健康,學習科學知識,培養革命思想的新公民,新社會的主人?!蓖瑫r確定今后兒童工作的方針和任務,最主要的任務是組織領導兒童的學習和生產,其次加強兒童衛生保健工作,開展兒童文娛活動,使兒童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得到健全的發育。\"8這些都充分而有力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根據地兒童事業的高度重視和關心。
三、改定\"六一\"為兒童節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理事會在莫斯科召開,來自蘇聯、中國等35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的一項重要議程是討論“關于國際兒童日問題”,并提議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旨在紀念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遇難的兒童。這一議案得到與會各國代表贊成并通過,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理事會遂決議將每年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這個節日的設立對培養兒童的國際主義思想,增進各國兒童友誼,有著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對此決議積極響應,在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第十二次政務會議上作出決定:將6月1日國際兒童節定為中國兒童節。1950年3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發布通告,宣布廢除舊的“四四\"兒童節,規定“今后兒童節的慶祝,應定在每年六月一日舉行。\"我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正式“并軌”,“四四\"兒童節由此被“六一\"兒童節所取代。這一轉變不只是兒童節日期的變更,更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面啟發兒童增進自身作為新社會主人翁的意識,更加努力學習,鍛煉本領,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另一方面也促使社會各界更加重視保護兒童權益,既推動中國兒童事業不斷進步,又融入和促進世界兒童事業發展。
四、新中國的第一個兒童節
黨中央對“六一\"兒童節高度重視,不僅組織中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人民團體專門成立籌備委員會,還在宋慶齡的倡議下創辦發行新中國最早的綜合性兒童雜志《兒童時代》半月刊。經過精心準備和大力宣傳,1950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國際兒童節在歡樂的氛圍中拉開帷幕。當天,全國各地不約而同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在首都,5000多名少年兒童齊聚中山公園音樂堂,隆重召開“六一”國際兒童節慶祝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英雄、模范、專家代表,還有來自蘇聯、朝鮮等國家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都出席了大會。[1%一些來賓紛紛發表了節日慶祝講話,現場還播放了朱德給小朋友們發來的錄音片段,他用熱情而親切的話語向小朋友們致以節日祝賀,并希望他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隨后,游藝節目登場,中國、蘇聯、朝鮮的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參加了表演。在上海,全市的公園、博物館在兒童節當天免費向小朋友們開放。在沈陽,從5月15日開始由衛生局組織全市醫務人員為市立中小學校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在西安,為慶祝\"六一\"兒童節舉行了講演歌詠比賽和展覽。其他各地也紛紛舉行了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還為小朋友們送上特別的節日“禮物”一一在《人民日報》頭版,毛澤東題寫“慶祝兒童節”,朱德題寫“新中國的兒童,要愛祖國,愛科學,愛勞動,準備好好的建設新中國”,周恩來題寫“為孩子們的健康祝福”,劉少奇題寫“重視兒童的權利,保護兒童的健康”。此外,《人民日報》還刊發一系列文章呼吁社會對兒童的關愛,其中《慶祝第一個國際兒童節》一文直截了當地指出,慶?!傲籠"兒童節就是要讓凡能參加這一節日的兒童盡情快樂一天,要讓全國更多的人以及父母們更多地關注兒童工作。[21
此后,每到“六一\",全國各地都會組織各種形式的慶?;顒印v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心關愛兒童,對兒童事業發展高度重視,在兒童節到來之際,通過題詞、回信或與孩子們一起過節聯歡等多種形式祝賀兒童節日快樂。正是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悉心關懷下,中國的兒童節與時俱進,愈加精彩。我國兒童事業隨之不斷前行,兒童權益得到更加充分和有效的保障。
*本文系北京聯合大學教師發展專項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從沉浸式遺產教育視角探索大思政課改革路徑”(項目編號:JF2025FZ001)研究成果。
注釋及參考文獻:
[1]中華慈幼協會.中國兒童節的由來[],新教育1947,1(1):49.
[2]王世儒蔡元培日記(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77.
[3]時評:第一屆兒童節獻辭.申報[N].1932-04-04.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69.
[5][6][7]中央檔案館.毛澤東題詞墨跡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33,41,52.
[8]晉察冀邊區阜平縣紅色檔案叢書編委會.晉察冀邊區法律法規文件匯編[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7:205.
[9]中央教育部通知:規定“六一\"為兒童節.中華教育界[J].1950,4(4):2.
[10]乃茵.記首都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大會新中國婦女[J].1950(12):35.
[11]朱德副主席對小朋友講話——在首都六一兒童節慶祝大會上.新華月報[J].1950,2(3):567.
[12]柳湜慶祝第一個國際兒童節人民日報[N].1950-06-01(3).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