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清白蛋白(HSA)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關鍵蛋白,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直依賴人類血漿提取。然而,血漿來源的HSA(pHSA)始終面臨供應短缺、潛在病原體污染風險以及分配不均等問題。禾元生物致力于利用水稻胚乳細胞基因特異性高效表達平臺進行系列產品的研發,已建立我國植物源生物藥(PMP)的完整產業化體系和水稻胚乳細胞蛋白質表達平臺(OryzHiExp)蛋白質純化平臺(OryzPur),形成專注于植物體系的藥物研發、產品開發的國際知名生物醫藥體系。目前,禾元生物已成功研發以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OsrHSA injection)為代表的一系列PMP產品,并陸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2025年6月24日,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牛俊奇、高沿航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在 Gut 發表研究成果,本研究聯合我國22個醫療中心的研究團隊,首次采用水稻(Oryza sativa)表達系統生產OsrHSA,并完成全球首個OsrHSAvs pHSA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本研究為多中心、隨機、雙盲、陽性對照、非劣效性 I 期臨床試驗,共納入220例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 ?30g/L. 。實驗組( n=175 )干預措施為OsrHSA,對照組( n=45 )干預措施為pHSA;4:1隨機分配至 10g/d 或 20g/d 劑量組。每日靜脈注射,直至血清白蛋白 或最長14天,隨訪2周。主要終點為血清白蛋白達標率(非劣效性界值 lt;-0.20 );次要終點包括安全性、免疫原性及臨床指標改善。OsrHSA生產過程嚴格遵循國際規范,水稻種植符合GAP良好農業規范,最終藥物純度達 99.9999% ,且無表面活性劑殘留。通過X射線晶體學和冷凍電鏡證實其結構與pHSA完全一致。
研究結果顯示,OsrHSA組血清白蛋白 ≥35g/L 達標率為 76%(130/171 ),pHSA組為 75.6%(34/45) ,差異為 0.5% 中 97.5%CI 下限為-0.119),滿足非劣效性標準。 20g 劑量下, Γ0srHSA 組與pHSA組達標中位時間均為6天; 10g 劑量下,OsrHSA組達標中位時間更快(9天vs12天,但無統計學差異)。安全性方面,未出現 gt;6 倍的抗藥物抗體(ADA)或抗宿主細胞蛋白(HCP)抗體升高,過敏反應發生率與pHSA相當( 3.9% Vs 4.4% )。OsrHSA組與pHSA組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 7.4% vs 2.2% ),且均與藥物無關。唯一死亡病例(上消化道出血)發生于OsrHSA組,但判定與基礎疾病相關。膠體滲透壓、腹圍、體質量變化等次要終點兩組間無顯著差異。隨訪期間,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穩定,未見反彈。
本研究是全球首個證實植物表達系統可規模化生產治療性蛋白的臨床研究,展現了OsrHSA的獨特優勢:(1)低成本:每公斤糙米可產 20gOsrHSA ,僅需1萬英畝稻田即可年產300噸OsrHSA,可顯著降低中低收入國家的獲取門檻。(2)安全性:水稻蛋白人類食用歷史悠久,免疫原性低于酵母或動物細胞來源產品。這一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使水稻從主食變身“制藥工廠”,將重塑重組蛋白藥物標準,有望解決血漿短缺和分配不均這一臨床關切,為全球白蛋白供應提供革命性解決方案。
摘譯自NIUJ,GAO Y,WANG G,et al.Rice-derived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as an altermative to human plasma forpatientswithdecompensatedlivercirhosis:Arandomised,double-blind,positive-controledandnon-inferioritytrialJ]. Gut,2025.DOI:10.1136/gutjnl-2025-335577.[Online ahead of print]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病中心肝病科牛俊奇高沿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