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來問:
我現在讀小學六年級,是班長,可是我平時是一個“搞笑女”,導致在組織同學的時候,都沒人聽我的。我想到初中的時候不再搞笑了,但是又怕自己的性格會被壓住。我該怎么辦啊?
你好。很明顯地感覺到你是一位性格細膩的班長呢,還帶著那么一點可愛的責任感。可以給大家帶來快樂的人是很珍貴的,我非常高興你擁有這種性格特質。
從你的問題里,似乎能看到你正在迅速成長,并且已經開始思考自己的性格問題了,這真的很了不起,那么,你喜歡自己這種特質嗎?
如果喜歡的話,請不要壓制或者改變自己。畢竟當你喜歡自己的性格卻又要改變它,那你肯定會不快樂,這種不快樂是確定的,而壓抑自己后是否能達到你的目的,卻不確定。以確定的不快樂去換取不確定的目的達成,未必是明智的選擇呀。
其實,不管你性格是否改變,只要可以“讓大家尊重班長,并且聽班長的話”,這就解決煩惱了對嗎?
保持自己的鮮明個性,但選擇適當的場合,對你來說,這種方法是否更適合呢?
性格,不但要懂得表達,也要懂得應該在什么時候表達,具有場合感非常重要。
例如,平時你可以和同學們打打鬧鬧,搞搞笑,但一旦遇到特定場合,例如班會,或者其他履行班長職責時,你能否控制自己的日常性格,而表現出符合班長身份的行為舉止?一旦你的行為呈現邊界感,那你身邊的同學也會感受到的。慢慢地,大家會形成一種潛意識,班長雖然平時很搞笑,但講正經事的時候就不同了。
也許你要做的不是改變性格,而只需要改變某些場合的習慣性搞笑。真正厲害的人,根本無須改變自己的性格,所需的只是掌控場合。
那么,如何掌控場合呢?給你幾個小小的建議哦。
首先制造反差感。在平日盡量輕松,和同學們好好相處——這是日常生活中可愛的你。而在組織班級活動時,則拿出較嚴肅的樣子,例如行動比平日更為利落,說話稍微慢一點,多一點力量感,眼神也更有力點——這是履行班長職責的你。
讓大家知道,你雖然性格活潑,愛輕松搞笑,但并不會不分場合,而是張弛有度的。
如果你組織活動時,有時候忍不住也想搞笑,也許可以嘗試暫停說話,讓自己安靜三秒,并且眼神堅定地看著對方。
祝你成為讓大家喜歡親近同時又具有一定威嚴的好班長。
風弄,著名作者和編劇。創作《孤芳不自賞》《鳳于九天》等數十部小說。編劇作品有《驪歌行》《追球》《有花在洲》等。
180****1090:嗨!小意,我最近感覺學習好吃力,經常因為一道題寫不出來而死磕到半夜,我該怎么調整這種狀態?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被一道題困住。有時候它可能還是一道生活中的難題,我們常常被卡住。這其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大腦在疲憊時會鉆進一種“隧道思維”:就像在黑夜中只看得見手電筒照到的那一小塊地方,反而失去了全局視角。
當你死磕到半夜時,表面上看是在努力,實際上效率并不高。不如我們換個策略:給自己設定一個“理智暫停”的信號。比如當一道題卡住超過二十分鐘,這時候果斷合上書本去休息,這不是放棄,而是給大腦一些時間去休息。另外,試著把“我必須做完這道題”改成“我要理解這個知識點”。有時候我們執著于完成眼前的題目,反而忽略了背后真正需要掌握的原理。最重要的是,別用熬夜的時間來丈量自己的努力程度。今晚如果又遇到卡殼,不妨試試先放下,看看窗外的夜色——有些答案需要給大腦留白才能浮現。
151****4667:我是一名上初一的學生。上學期我的精神狀態良好,但到了下學期我就提不起精神上課。周末只能打游戲來麻痹自己,在學校看書來分散注意力,我該怎么辦?
當我們用打游戲或機械地看書來麻痹自己時,往往是因為內心有某種情緒沒有被察覺——可能是對學業壓力的逃避,可能是對人際關系的焦慮,或者只是單純對“重復每一天”的厭倦。這些情緒不會因為你的忽略就消失,它們會像背景音樂一樣持續消耗你的精力。
試著誠實地寫下:“我現在到底在煩什么?”哪怕是“每天做操好無聊”“數學課完全聽不懂好挫敗”這樣的小事都可以。當你把這些隱藏的消耗源找出來,它們就會失去暗地里影響你的力量。
改變不必驚天動地,你每天可以試著做幾件讓你愉悅的小事,比如放學后去操場散散步,一些小小的儀式感會像錨點一樣,幫你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真實觸感。你正在經歷的,不是退步,而是一個調整,給自己一些時間,加油。
(意林短信平臺號碼變更為17611610721,傾聽意粉心聲,期待您的短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