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sumers' Cognition of Food Safety Risks
—A Case Study of Handan City
ZHANG Haixiu', ZHANG Chunlei2, CHEN Jing2, REN Yong4, SHI Yongxing' (1.Handan Marke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Bureau, Handan O56ooo, China; 2.Hand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ndan O56ooo, China; 3.Hand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dan O56ooo, China; 4.Affiliated Hospital ofHebei University ofEngineering,Handan O56ooo, 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sumers' risk perception of health food safety,this article conducts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nsumer survey data in Handan city through the use of t-tests,analysis of variance,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644 survey subjects, the average score of health food safety risk awareness was (3.36±0.54) points. Among them, age,education level, monthly income,knowledge level,health awareness,government regulatory trust,expert and scholar trust,positive effect cognition,and diffrences in informationacquisition by health institutions and medical personnel and consumer health food safety risk cognition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have a negative impact;There i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diffrence in manufacturer brand trust,attention to health food safety issues,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relevant lectures,and consumer perception of health food
食安管理
safety risks.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consumers have arelatively low level of risk awareness of health food safety,and itisnecessry toadopt systematicand diversified measures through multi-party linkage to correct consumers' risk perception bias towards health food safety.
Keywords: health food safety; risk perce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人們工作生活壓力加大、慢性病患病率增長,社會公眾的健康意識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通過服用保健食品來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以及改善健康狀況,這使得保健食品的消費需求快速增長[1。但由于保健食品市場良莠不齊,存在虛假宣傳甚至夸大其功效的現象,導致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的風險認知可能存在差異[2]。因此,本文基于邯鄲市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實證調查數據,分析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的風險認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引導消費者科學正確地認識、選擇和使用保健食品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研究選擇邯鄲市消費者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如下:在邯鄲市居住已超過6個月;18歲以上且具有保健食品消費能力;具有正常的認知行為能力。排除標準為存在精神障礙、溝通障礙或認知功能異常者。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多階段抽樣方法,根據邯鄲市各縣(市、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隨機選擇6個縣(市、區),在選定的縣(市、區)中分別隨機選取 1~2 家大型商超,并通過方便抽樣的方式,對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計發放問卷660份,回收有效問卷644份,問卷有效率為 97.58% 。
1.2.2 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由項目組自行設計。問卷內容主要涵蓋以下3個方面。 ① 消費者基本情況調查,包括性別、年齡、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 ② 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情況,在參考相關文獻研究[3的基礎上,設定社會風險、產品風險、健康風險、心理風險、財務風險和時間風險6個維度共計11個題項,該部分的Cronbach’sα系數為0.715,KMO值為 0.806 。③ 影響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因素,包括知識了解程度、健康意識、監管信任程度、消費風險經歷和獲取信息途徑5方面內容,共計18個題項,該部分的Cronbach’s αa 系數為0.740,KMO值為0.840。除基本情況題項外,其余每個維度的條目均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 1= 完全不認同, 5= 完全認同),系數越高表示消費者的認同程度越高。該問卷總Cronbach’sα系數為0.747,KMO值為0.844,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1.2.3 統計分析
運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的形式表示,定性資料以頻數的形式進行統計描述。采用 t 檢驗、方差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風險認知情況進行影響因素分析。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檢驗水準a=0.05 。
2 結果與分析
2.1 基本情況
本次共調查644名消費者,其中男女性別比例為0.81:1 。年齡以 31~45 歲為主,占比 33.07% 受教育程度以高中/中專占比最高,為 30.75% 。月收入則主要集中在 3000~4999 元,占比 37.58% 。詳細數據見表1。
2.2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情況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平均得分為( 3.36±0.54 分,經單因素分析可知,不同性別( t=-3.405 , P=0.001 )、年齡( F=217.715 , Plt; 0.001)、受教育程度( F=34.767 , Plt;0.001 )、月收入( F=17.402 , Plt;0.001 )的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的風險認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具體數據見表1。
2.3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情況作為因變量,以人口學特征變量、知識了解程度、健康意識、監管信任程度、消費風險經歷及獲取信息途徑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由表2可知,與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呈負相關的影響因素為年齡( t=-6.104 , Plt;0.001 )、受教育程度( t=-3.771 , Plt;0.001 )、月收入( t=-2.169 P=0.030 )、知識了解程度( t=-2.275 , P=0.023 )、( t=-2.900 , P=0.004 )、專家學者信任( t=-2.803 ,P=0.005 )、正向效果認知( t=-2.362 , P=0.018 )、衛生機構及醫務人員( t=-3.971 , Plt;0.001 )。這說明消費者年齡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月收入越高、對保健食品相關知識了解越多、健康意識越強、對政府或專家學者的信任程度越高以及對從衛生機構品安全風險的認知差異越小,與程雅晴等[4、齊白璐[5]、張逸璇等[的研究結果相似。與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呈正相關的影響因素為廠家品牌信任( t=5.509 , Plt;0.001 )、保健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 t=3.014 , P=0.003 )和相關講座( t=2.452 , P=0.014 )。這說明消費者對廠家品牌信任、對保健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越高、對從相關講座獲取信息持懷疑態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的認知差異,與徐文博等[、史彥龍[8研究結果相似。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邯鄲市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平均得分為( 分,低于廣西中老年居民的保健食品風險認知水平[ (3.50±0.44) 分],表明邯鄲市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的風險認知水平仍有待提高。經分析,正向影響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主要因素有廠家品牌信任、保健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相關講座獲取信息;負向影響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主要因素有年齡、受教育程度、月收人、知識了解程度、健康意識、政府監管信任、專家學者信任、正向效果認知、衛生機構及醫務人員獲取信息。結果表明,邯鄲市消費者雖對保健食品有了一定的辨識度和認知度,但對保健食品安全的風險認知存在顯著差異,且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的擔憂程度較高。為了使消費者科學認識保健食品,糾正其對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偏差,應針對不同消費者群體采用適宜的宣傳渠道科學普及保健食品知識,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風險認知。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應適時更新和完善保健食品相關標準,以形成一套可追溯的標準體系,從而確保保健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和關鍵控制點均實現依法依規管理。此外,還需通過構建高效的監管體系,明確政府、企業、媒體及消費者等各方責任與義務,推動常態化、全程化的監管機制落地,以實現對保健食品的全程監管。在此基礎上,可借助信息技術搭建保健食品信息共享平臺,及時公開不同種類保健食品的廠家、產品批號、抽檢情況及安全問題等相關信息,以實現信息透明化。
參考文獻
[1]陳淑賢,張贊,俞洪水,等.中老年居民保健食品風險認知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廣西7個城市的數據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35(12):946-951.
[2]周瑋,季小榮,劉園,等.江蘇省保健食品行業發展及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調查研究[J.中外食品工業,2024(1):95-97.
[3]史彥龍.進口食品安全風險認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3):43-44.
[4]程雅晴,羅季陽,李立,等.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現狀及影響因素[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2,13(11):3683-3689.
[5]齊白璐.食品安全風險交流中消費者信息分享行為與影響因素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22.
[6]張逸璇,高飛,李京虎.中國城鎮居民保健食品認知、態度、消費行為分析及產業發展對策[J農業展望,2023,19(11):102-109.
[7]徐文博,吉麗君,盧智增.在線健康網站中用戶購買保健食品的影響因素研究[J]食品工業,2024,45(5):171-174.
[8]史彥龍.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歸的進口食品安全風險認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2,13(3):978-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