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6903(2025)05-0052-03
0 引言
在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中,綜合應用公路工程檢測技術是對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保障。公路工程項目規模大、工序復雜,涉及的施工人員眾多,而且每個項目的施工環境、質量要求均有不同,需綜合使用多種施工技術、施工工藝。所以,根據不同的工程特征,采取合理有效的質量控制方案,應用對應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對各環節的施工質量做出合理檢測是極有必要的。有關人員應系統分析公路工程項目特征,以保障工程順利完工、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為目標,建立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并甄選合適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為工程質量控制提供技術支持。
1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質量控制中的作用
公路工程質量控制是保障工程順利竣工的必要基礎,要加強公路工程施工期間的質量管理力度,做好各環節、各工序的巡查檢測,保障每一環節的施工工序。還要積極使用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對已建成的區域進行質量檢測,做好中間產品、中間環節的質量管控。在工程施工期間,檢測技術是道路工程質量檢測的重要手段,需要通過檢驗工程實際質量、分析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并對道路工程施工質量做出客觀、準確的評估與總結。
公路工程建設期間,通過標準的檢測技術展開高頻率測試,能夠保障公路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對施工環節展開精細化檢測,分析檢測結果,可以判斷哪個環節、哪個部分存在質量問題,并基于此制定相應的補救措施。在公路工程建設期間,標準的工程檢測技術也能為項目監理工作及項目后期養護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1]。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工程建設期間的合理應用,有益于節約工程建設成本,提高工程項目收益。標準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能使施工單位及時發現工程建設中的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并制定措施,有效避免了在竣工驗收時才發現質量問題,導致大規模返工重修造成的經濟損失。全面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能對工程施工材料的選擇、用量和配比等內容做出檢測與分析,通過對建材的管理,達到保障工程質量、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公路工程檢測常用技術
2.1動力錐貫入檢測
動力錐貫入檢測的對象為土樣性質,是公路工程路基檢測的關鍵手段,常用于野外土樣檢測,其精度與實用價值極高。該技術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先做好被檢測區域的平整、清理工作,獲得狀態良好的 30cm×30 cm的塊狀待測區域,將動力錐放置于該區域,使其自由下落后,使用高精度尺丈量錘頭入土深度,記錄錘頭個數。將上述操作重復多次,直到動力錐錐形尖端已抵達預計深度,得到靜力觸探參數,獲得該區域的土樣檢測結果。
2.2 壓實度檢測
2.2.1 路基壓實度檢測
根據公路工程道路設計與質量控制規范的要求,展開工程項目的壓實度基礎試驗時,應在現場做水平應力檢測,使用已打好的壓力計在基礎上方指定位置處鉆孔,保證符合水平應力檢測需求。選擇厚度超過 1m 的高滲透率地層,開始靜力觸探試驗。在壓實度試驗檢測中,工作人員將使用專業的落錘彎曲試驗機進行檢測。專業設備能保障檢測結果的精準性與檢測過程的便利性。工作人員需嚴格按照標準化落錘彎曲試驗機的操作規范執行撞擊作業,同時展開對路段的抽樣檢測,檢測點間隔為 220m 使用落錘彎曲試驗機撞擊時,還須關注各個測點傳感器獲取的數據,利用數據采集系統與數據處理中心對其進行系統分析與綜合處理,得到路基的壓實度檢測結果[2]。
2.2.2路面壓實度檢測
公路工程路面壓實度檢測多為取芯檢測技術。在實踐中,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公路工程檢測標準中對“路面鉆孔-切割、取樣方法”描述的標準化操作要求,在待檢區域內鉆孔取樣。取樣程度應不小于 10cm 。然后將樣品轉移至水中,用毛刷輕輕掃除鉆孔樣品表面附著的塵土或其他顆粒物樣品清理干凈后,靜止一段時間,使其干燥至需求質量再通過瀝青混合料壓實試驗,做壓實度檢測,計算毛重再比較其視密率,得到壓實度標準。
在檢測路面密度時,常使用灌砂法。工作人員要提前準備一個金屬圓柱體以及兩個直徑不一的金屬校準槽。在正式試驗前,先對灌注桶下錐體砂質量進行測定,再向儲砂管中持續注砂。注意,實時測定儲砂管中已有的砂的總質量,將該參數設為 m 。之后的每一次校準時,都要保持 ?m 數值不變。打開砂管開關,保持漏出的砂體積與現場試驗孔的實際容積一致。之后關閉電閘,稱出桶內砂的質量。待桶內砂子不再漏出時,可關閉砂管開關,稱量最終剩余砂的質量以及需向金屬校準槽內填充的砂的質量。在校準后,通過容器容積除以獲取的樣品體積,便可得到樣品的物理密度,將最終獲取的數據與路面壓實度標準做對比后,即可獲得路面壓實度檢測結果。
2.3 原材料檢測
原材料質量可以決定工程最終的建成質量,因此針對原材料的試驗檢測工作是極為重要的。但在具體的工程項目中,原材料試驗檢測技術常被忽略,成為了公路工程質量控制工作中的“視野盲區”。
在實踐中,工作人員必須根據工程建設方案及施工資料,整理出本工程建設所用的所有建筑材料,對每一項材料做出相應的質量檢測,如回填土料要檢測其粒度、含水量與液態塑性,水泥材料要檢測其凝結時間、鈣鎂量及凝結后的實際強度,粉煤灰材料要檢測細度、化學構成與燒失量。
公路工程施工期間,對原料的用量極大,原料檢測絕不可能逐一落實,所以工作人員要掌握正確的取樣方式,通過采樣抽檢,判斷材料質量。針對各項建材的試驗檢測,還要參考公路工程有關規范中的要求,做好瀝青與瀝青混合料的試驗檢測,如某工程選用自動馬歇爾試驗,對瀝青混合料展開了壓實試驗,綜合評定了路面施工所需瀝青混合料的流質、安定性與空隙率。
2.4超聲波檢測
超聲波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檢測與質量控制中的應用日漸普及。在實踐中,該技術憑借不會對公路工程質量造成損傷,能連續檢測公路路段空隙,并確定裂縫精準位置等一系列優勢,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該技術的應用原理為瞬間應力波,在實踐中,只需使用一顆小鋼球持續撞擊混凝土結構表面,使其生成低頻應力波,這種波在經過斷裂面和裂縫時,傳播路徑與傳播形式都會發生變化,待其反射至地面后,超聲波檢測儀器將接收波、分析波,通過系統的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呈現,在顯示屏上展示出低頻應力波的波形測定結果,清晰地呈現出道路結構內部是否存在裂縫或其他質量病害。對波形進行系統分析后,還可以判斷出質量病害的所處位置及缺陷類型[3]。
3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中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的應用場景3.1在施工階段的應用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就是施工時對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測。以標準化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對各個階段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果做出評價,將評價結果作為展開公路工程質量控制工作的核心依據,即可為工程最終的建成質量提供充足保障。所以公路工程項目必須嚴格遵循國家及行業標準,在明確本工程建設方案與質量評定目標后,按照標準化規范執行具體的檢測操作,保障每一個施工環節、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與建成質量都與規定內容一致。如在檢測路基填土材料時,必須對回填土料的質量及其含水量做出系統檢測,得到精確的檢測結論并判斷其土質與含水量是否符合標準。如不達標,必須立即采取科學的管控策略,如通過翻曬處理降低其含水量,或浸潤處理提升其含水量。施工階段對公路工程進行質量控制,還需使用工程檢測技術,對現場施工的動態質量特征進行管控,尤其是面對質量控制薄弱環節時,必須提高檢測力度。
3.2在施工參數控制中的應用
施工參數控制是公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工作。為了加強質量控制的最終水平,工作人員必須對工程建設期間所用的各項工藝參數展開精細化檢測,確保參數的真實度與精確度,避免因參數錯誤造成質量風險或安全隱患。路基施工時,路基土壤的實際密度與含水量直接關系到路基處理工藝與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所以,應選擇適宜的檢測技術,對路基密度與含水量參數進行檢測,分析檢測數據,判斷施工方案中選用工藝技術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再根據實際檢測結果適當優化施工工藝參數。
3.3在工程質量檢測中的應用
在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中應用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的目的,是對工程建設質量進行檢測,保障公路工程的落成質量,避免該工程投運后因質量問題引發安全事故,盡可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因此,使用工程檢測技術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公路工程檢測流程及具體的檢測標準展開針對該工程項目的質量評定,落實該工程項目的質量規劃前提。
工程檢測技術在工程質量檢測中的應用有以下2個要點:一要做好對公路工程中心線的檢測,關注中心線是否出現偏移,這一問題在有橋梁部分的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見,對后續施工有嚴重影響。二要將公路工程地基承載壓力視為工程質量檢測的重點評估項目,使用應急路面彎沉儀對其承壓性能展開精細化檢測[4。
4提升公路檢測技術應用水平的建議
4.1優化公路檢測技術資源配置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是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也是工程質量控制工作順利展開的核心依據。為了提高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的應用水平、實用效果,應從技術應用與管理的資源配置角度出發,建設完整、健全的資源配置體系,保障管理人員可以正確意識到公路檢測技術的重要性,購置先進的公路工程檢測設備,提供前沿技術的培訓機會,鼓勵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逐步完善公路檢測技術資源配置的核心要素,展開系統化維護與綜合管理,為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的應用提供有力的資源支持,進一步提高該項技術的可執行效能。
4.2綜合使用多種檢測技術
絕大多數公路工程質量控制工作都需要綜合使用多種不同的檢測技術、檢測方法、檢測設備,對可能影響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的所有參數做全面的精細化檢測。而不同公路工程建設質量需求不同,施工所用的工藝、技術不同,被測點位的環境特征不同,應使用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也應不同。為了保障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的應用效果,必須結合工程實況,分析工程項目的建設特征及其質量控制目標,設計融合了多項檢測技術、使用了多種檢測設備的質量檢測方案[5]。
某公路工程路基段為紅砂巖結構,較為特殊,考慮到該工程項目對建成質量要求較高,所以特別展開了針對紅砂巖路基的工程檢測工作。檢測人員抵達現場,在該段路基做采樣處理,并對樣品進行系統分析,發現該路段礦物構成包括石英、粘土與長石。又經過專業試驗,檢測到該路段紅砂巖最大干密度為 2.14g/cm2 ,含水量最優值為 8.84% 。在強度檢測試驗中還發現,紅砂巖的實際強度將隨著其內部含水量的變化而變化。對比該工程項目建設方案中的要求,綜合分析后,認為紅砂巖作為填料的性能遠不達標,因此需對其展開加固處理。
根據該公路工程項目特征質量控制要求,綜合采用移動式落錘彎沉儀、貝克曼梁法以及靜載試驗作為該路段路基工程檢測方案的核心技術。檢測時,必須實行標準化操作,獲取準確的實測數據后,再通過3種方法計算出平均值,得到該區段斷面彈性模量在 32~54MPa 之間,對實測數據內容與彈性模量數值進行研究后發現,該路段彈性模量系數及其壓實度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紅砂巖含水量增長強度下降后,二者則表現出負相關關系。考慮到紅砂巖吸收水分后的回彈力差異性較大,應采取實測數據做修正處理。除上述檢測以外,本次工程檢測中還使用了高頻電磁法,檢測了該路段路基的實際狀態以及針對瀝青路面的損傷檢驗檢測。
5結束語
隨著道路交通領域的迅速發展,公路工程領域走上了新的臺階,與此同時,對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的要求持續上漲。因此,建設單位應以保障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為目標,在施工階段、施工參數控制階段與工程質量檢測階段,合理使用多項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對公路工程當前建設質量做出真實評估,及時發現工程建設時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
參考文獻
[1]賁梁良.公路檢測技術應用與公路工程質量控制研究[].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3(10):70-72+88
[2]薛亞鵬.公路工程檢測在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運輸經理世界,2022(35):11-13.
[3]李成財.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1(22):211-214.
[4]熊斌.公路工程檢測在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低碳世界,2021,11(6):241-242.
[5]李星.公路工程檢測在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21(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