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建筑工程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其質量管理不僅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它是確保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的關鍵組成部分,為工程質量的監督、控制以及后續的質量改進提供重要依據。當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研究逐漸深人,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檔案數字化與信息化、檔案管理流程優化、檔案質量控制與安全保障等。
盡管我國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問題。例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與工程實際脫節、檔案管理缺乏規范體系、檔案數字化建設仍有待提升、部分地區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未接入省級或國家級監督平臺、檔案保存期限設置不當導致責任追溯困難等。特別是隨著建筑工程的規模和復雜性不斷增長,如何有效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熱點。
1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的內涵與價值
1.1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內涵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政府質量監督機構按照國家法規和行業標準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類文件、報告等真實記錄的集合。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貫穿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是確保工程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落實的重要環節。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規范化管理是保障工程質量、明確責任歸屬、助力建筑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
1.2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的價值
(1)實現建筑工程質量目標
實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有利于進一步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監督,以標準化流程規范項目建設各個環節、管控參與建設項目管理各責任主體的行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關系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規范的質量監督檔案管理可以明確關鍵質量管控環節及措施,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1]
(2)服務于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從規劃、科研、設計、施工、驗收、投運到維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需記錄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關鍵信息2,整合多方責任主體提交的成果,確保檔案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規范化管理為后續項目的驗收、審查、擴建維護甚至質量問題的歷史責任追溯提供最全面、最權威的依據。
(3)促進建筑行業智能化發展
當前,將AI技術與傳統建筑行業深度融合,建筑行業將迎來智能建造的歷史化轉型契機。規范化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成為打破數據壁壘制約的重要武器。搭建建筑行業統一標準的質量監督檔案管理智慧平臺,有助于規范工程項目標準、暢通建筑行業數據交流,進而促進建筑行業向智能化建造轉型升級。
2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實踐現狀分析
本文運用案例分析法,以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質安站”)為例,介紹該單位在推進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進程中取得的成果,通過對質安站具體工作的剖析,希望為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領域的相關研究與實踐提供更為切實、有效的參考和借鑒,助力其持續發展與完善。
2.1以規為基:完善內部管理文件體系
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及《江蘇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質安站制定了一系列內部管理文件,包括《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檔案管理制度》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的填寫與審查工作要求》等,旨在規范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工作。這些管理文件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的框架、職能分工以及管理流程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一是規定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的總體架構,明確了質安站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負有統一的責任,而監督科室則負責開展獨立的建檔工作。二是明確了不同部門的具體職責,其中,監督科室負責檔案的過程管理,綜合科則負責竣工工程監督檔案的審查以及質量監督檔案的最終保管。三是建立專門的監督工作檔案室,規定每半年將監督工作檔案移交至檔案室進行保存,并根據檔案的類別進行相應的標識。檔案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專職人員負責。質安站旨在通過上述規定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確保檔案管理的有效性和檔案信息的準確性,從而為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提供堅實支持。
2.2以流為脈:優化質量監督檔案管理流程
依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建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成為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質安站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流程如下:首先,自工程項目獲取施工許可證并辦理質量監督手續之日起,監督科室人員便開始建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收集包括建設單位提供的建設工程信息表、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相關行為資料、各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記錄、各單位工程的質量控制核查記錄等。其次,由綜合科檔案審查員負責對竣工驗收階段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進行審查,審查合格后才能進行工程竣工驗收。最后,由綜合科檔案審查員負責將所有完成工程竣工備案手續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進行歸檔,并轉移至監督工作檔案室保存。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全過程管理中,綜合科將按季度對監督科室進行檢查考核,同時,站領導也將對綜合科歸檔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采取隨機檢查,以確保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
2.3以訓為翼:開展定期專業能力培訓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內容專業性較強,應加強對相關監督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監督人員專業素養。[3]質安站不僅要求質量監督人員日常加強工程建設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等建筑工程專業知識的學習,還通過各類業務培訓,努力提高質量監督人員的檔案專業素養,著力培養檔案整理技能。業務培訓工作內容多樣化,如定期組織《建設工程文件歸檔規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檔案資料管理規程》等相關檔案規范學習,并與專題講座相結合,使得業務學習涵蓋檔案管理和監督檢查兩項內容,督促引導質量監督人員執行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夯實監督人員的檔案管理水平,真正把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同時,質安站高度重視新進人員的檔案培訓工作,安排新進人員參加江蘇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組織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檔案課程培訓,集體學習獲得“魯班獎”“揚子杯”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檔案案卷等。
2.4以技為驅:推動檔案管理數字化轉型
以質安站對生產性實訓基地大學生創業創意園項目實施質量監督為例,展現質安站在項目監督過程中通過提升質量監督檔案的管理水平,保障質量監督工作順利開展,賦能工程項目高質量建造的關鍵作用。
生產性實訓基地大學生創業創意園項目于2018年2月18日取得施工許可證并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監督人員前往現場開展質量監督交底工作,明確指出施工過程中需通過“智慧城建綜合管理平臺”提交所有質量控制和工程驗收相關資料。為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并實現從始至終的建設監管,質安站在現有的檔案管理基礎上,實施了一系列創新措施,以進一步完善質量監督檔案管理體系。
(1)創新質量監管檔案管理機制
在生產性實訓基地大學生創業創意園項目的質量監督服務中,質安站以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為核心,推動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全面管理。鑒于該項目的特殊需求,質安站致力于構建一套與工程建設進度相匹配的監管體系,完善智能化質監管理系統,向質量監督檔案的數字化轉型邁進,從而為工程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數字監管支持。該項目被選作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質量監督領域應用的試點,通過利用“智慧城建綜合管理平臺”中的“數字質監”功能,拓展了BIM技術在工程質量監督及竣工驗收等環節的應用,建立起一套數字化的工程建設成果交付與檔案管理系統,從而實現工程建設質量監管業務的系統整合,保證數據資源全過程互聯互通。例如,當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建筑材料不合格的情形,相關單位可通過“數字質監”模塊上傳不合格的檢測信息,實現質量控制資料在檔案收集過程中的數據共享,以便有效提升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2)構建檔案數字化管理與工程標準化建造互動體系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質安站通過監督檔案數字化管理助推生產性實訓基地大學生創業創意園項目實現標準化建造。一方面,運用“智慧城建綜合管理平臺”的“數字質監”模塊建立該項目質量監督電子檔案,同步收集項目責任主體行為資料、工程質量控制資料、工程實體質量資料,實時監督項目質量動態,及時處理項目施工中遇到的各種質量問題,確保工程質量符合建造標準。另一方面,在“智慧城建綜合管理平臺”同步開發“BIM驗收”模塊,開展項目質量驗收,及時完善項目數字化檔案內容,并與“數字質監”模塊數據互通,實現全生命周期檔案數字化管理。監督管理部門通過交互平臺集成各方數據并進行有效監督。[4]
3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的現存挑戰
3.1質量監督檔案與工程實際信息不對稱
當前,各省市政府機構因職能劃分不同,分設市級、區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建筑工程項目監督檔案管理流程規范性上存在差異。部分區級質監站人員編制少、項目多,在質量監督管理時,依賴例行抽查,偏重現場監督而忽略檔案管理,且無法全面覆蓋建筑工程的全過程,進而導致質量監督檔案和工程項目實際現場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3.2質量監督檔案管理缺乏規范體系
隨著建筑工程領域智慧化發展,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出現了區別于傳統檔案管理的新特點,但還未形成統一規范化管理的體系和標準。規范化體系的缺失導致監督檔案的質量難以保證,監督過程中的細節疏漏也難以發現,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監督效果。
3.3質量監督檔案數字化建設程度有待提升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的數字化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導致數字化建設程度和質量參差不齊,阻礙了各參與責任主體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數據共享,影響不同平臺的相互借鑒和對接。
4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規范化的優化策略
4.1AI技術加持質量監督檔案管理
圍繞AI技術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中的應用,構建專業的信息資源庫,成為進一步探索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助力建筑工程質量監管的新趨勢。未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不僅僅是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中各責任主體的真實記錄,更要結合AI技術對質量監督檔案中各項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和預測,實現對工程質量的實時監測、風險評估、風險預警、規律發現等。[5]專業機構為AI技術提供精準的算法和模型,將各類傳感器設備應用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中,提高監管的效率和準確性[6],從而形成高質量的全生命周期質量監管體系。AI技術可以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的海量歷史數據進行快速準確地自動分類、建模分析,提前識別風險,為決策者提供數據支持,進而設計出最優改善方案。
4.2完善質量監督檔案內容
根據《檔案法》《建設工程文件歸檔規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檔案資料管理規程》等對建筑工程電子資料及電子檔案管理新的規范要求,著重于推進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并倡導檔案數字資源在更廣泛領域內進行跨部門共享與利用,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這一趨勢不僅促使行業保持技術先進性,更催生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創新監督檔案管理模式的需求,旨在實現工程檔案的規范化與數字化雙重目標。
BIM技術作為當前國家積極推廣的前沿技術,在優化資源配置、高效安排工期和提前識別設計錯誤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尤其在集中管理建筑工程檔案信息方面潛力巨大。相較于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模式,BIM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與監管項目BIM模型以及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電子文件的高效鏈接,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為工程建設過程提供數據補充,還能實現工程監管的可視化,從而顯著提高質量監督檔案的時效性、精確性和完整性。
4.3同步檔案管理與質量監督工作
鑒于工程建設的長周期性,工程質量監督任務需要伴隨整個建造過程。在執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服務時,為解決偏重現場監督而忽略檔案管理,導致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與質量監督檢查之間出現一定程度分離的問題,應強化質量監督人員的責任感,并探索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機制將監督檔案管理與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工作整合起來,實現邊建檔、邊開發、邊利用。[7]
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致力于創新質量監督檔案管理模式,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理念,強化檔案管理在質量監督中的核心地位,促進質量監督與檔案管理工作有機融合,進而提升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效率和效果。
4.4加快質量監督檔案數字化建設
目前,各質監站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大多采用傳統的紙質案卷存檔,保存費用高,查檔煩瑣,不能實現監督資料的共享利用。[8]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加快質量監督檔案數字化建設進程。例如,南京創新性推出的“智慧城建綜合管理平臺”,融合了質量監督、安全監督、智慧工地、市場監管等多重功能,特別是其中的“數字質監”模塊,為各級質量監督機構提供了強大的在線工作支持,包括建筑工程報監、行為資料審查、質量監督檢查及整改、BIM技術監督、竣工驗收及備案等一系列流程實現在線操作。
“數字質監”實現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的初步數字化,為進一步增強系統的整合性和互動性,以下三個方向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1)構建統一的信息交互平臺
推動建立一個統一且通用的數據交互平臺,該平臺不僅提供標準化的數據接口,還促進質安站與其他職能機構、參建單位建立數據對接,有效消除“信息孤島”,實現跨部門數據互通。質量信息接口系統主要提供與其他單位內部管理系統質量數據交互的功能。[9]例如,通過該平臺,監督員可以訪問其他機構的建筑材料登記備案信息,加強信息共享與利用。
(2)開發和優化質量監督應用程序
例如深化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移動執法系統”等APP的功能開發,使其成為保障監督資料歸檔及時性和完整性的有力工具。通過優化應用程序,更高效地收集和管理質量監督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和記錄,同時提高監督工作的靈活性和實時性。
(3)提供項目級交互平臺統一賬號
在交互平臺上為參建單位提供統一的賬號管理服務,允許項目部上傳施工過程中生成的各種電子文件版本,使得監督員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規范化施工的全面管理,整合各方面的數據,從而豐富和完善監督檔案的內容,并對工程建設進行有效監管。
5結語
未來,隨著智慧城建理念的深人實施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將朝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10]這不僅要求質量監督機構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還需要構建更加開放、互聯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機制,以及完善的法規和標準體系。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實現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精準化、高效化,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質量,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本文系“杰出青年培養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經貿人[2024]4號)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貢獻說明
成珊珊:提出總體思路,撰寫與修改論文;袁思南:提出修改思路和重要觀點。
注釋與參考文獻
[1]王正喜,李猛,于海洋,等.安全質量檔案標準化管理促進代建標準化管控[J].中國港口,2024(S1):91.
[2]王仁艷.水電工程質量監督與規范化管理研究——以大中型水電工程建設項目檔案鑒定為例[J].中國品牌與防偽,2025(4):206.
[3]張健.探討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措施[J].門窗,2014(3):345.
[4]張雅玲.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新模式研究——基于工程電子文件背景[J].福建建筑,2019(12):145-148.
[5]張思雅.數字化技術和AI技術應用于建設工
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中的優勢與挑戰[J].科技視界,2023(10):81-83.
[6]楊文蘭.信息化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辦公室業務,2021(2):94-95.
[7]付成文.論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今日科苑,2010(8):163.
[8]賈莉.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探析[J].檔案與建設,2015(6):90-91.
[9」肖孟,葉艷兵,魏然,等.武漢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1(1):48-52.
[10]高大偉,嚴睿倩,張一帆.數字中國建設背景下的城建檔案治理:環境、進展、問題與趨勢[J].檔案與建設,2024(12):19-27.
(責任編輯:邵澍)